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體力活動流行病學模型

早期的流行病學病因模型是生態學模型,是將機體與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包括流行病學三角和輪狀模型,后來又提出病因網絡模型。根據生態學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尋找多方面的病因,這些病因相互存在聯系,按時間先后順序串起來就構成一條病因鏈,多個病因鏈交錯聯接起來就形成一張病因網,這就是病因網絡模型。

將體力活動與體質置于流行病學疾病模型(如疾病、損傷、死亡等)中,才能更好地理解體力活動與體質對健康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圖2-1顯示3個常用的流行病學模型。最常用的是流行病學三角(epidemiologic triangle),由宿主(人)、環境(身體的、社會的因素等)和致病因子(如體力活動、體質)構成。這一模型來自早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模型。后來發展起來的一些更加適用于慢性病的模型如網絡模型(web of causation),在此模型中,病因與疾病往往是多因素的。網絡模型認為,沒有一個疾病是由單一的、孤立的病因造成的。因此研究體力活動或體質與疾病間的關聯必須考慮它們與其他危險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其優勢(病因的相互作用)同時也是其缺點,由于網絡模型的復雜性使得對疾病病因的解釋和疾病預測更加困難。輪狀模型可能是解決流行病學問題最有效的模型,輪狀模型把宿主的發展與環境聯系起來,中心是宿主的遺傳內核,外界生物學因身體、社會環境的因素可影響遺傳內核。

[1]流行病學三角

[2]網絡模型

[3]輪狀模型

圖2-1 三種傳統的流行病學模型

運動科學家Claude Bouchard和Roy Shephard將傳統的流行病學模型應用于體力活動與健康的關系中,顯示遺傳、體力活動、環境、社會、個人因素如何影響健康。如圖1-5和圖2-2所示:遺傳與模型中其他部分直接相關。盡管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改變遺傳,但是意識到遺傳因素在體力活動與健康關系中起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人們的遺傳背景差異很大,如不同種族間DNA序列的變異。某些人由于特定的遺傳背景使得他們對疾病或傷殘不易感。遺傳因素至少可以部分地解釋在體力活動或膳食干預項目中,為什么不同的個體對體力活動的生理學反應不同(體脂、膽固醇、血壓、有氧能力)。不同社會背景下的個體所處的生理與社會環境因素同樣也有很大的變異,包括氣候、人口密度、自然環境、經濟狀況、受教育水平、文化價值觀等。這些因素可單獨或共同影響暴露于疾病危險因素時的易感性。有證據表明:人們體力活動的變異只有20%可由遺傳因素解釋,心肺耐力的40%可由遺傳因素解釋(遺傳度)。另外,即使同卵雙生子(Monozygotic,MZ),對高強度體力活動的生物學適應相似度也只達到50%。因此,應對體力活動的基因表達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盡管年齡、性別、種族對體力活動的反應的影響不大,但是個體表型(trait)是影響體力活動反應的主要因素(次最大心率、血壓等)。

圖2-2 流行病學傳統模型用于體力活動、體質與健康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福海县| 伊宁市| 通州市| 和田县| 曲周县| 苏尼特右旗| 威信县| 湄潭县| 龙州县| 抚松县| 巴林左旗| 临邑县| 大冶市| 彭泽县| 仁寿县| 淮滨县| 时尚| 合川市| 汝南县| 磴口县| 军事| 甘孜县| 海门市| 肇庆市| 车险| 绍兴市| 峨边| 平阳县| 共和县| 舒城县| 北碚区| 阜宁县| 稻城县| 宝兴县| 深泽县| 河曲县| 会同县| 昂仁县| 焉耆|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