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經典好湯常常喝,身體常年保健康(1)

1.無花果煲豬腿肉,養肺和胃兩不誤

無花果豬腿肉湯

Ingredients

湯食材

·豬腿肉500克 ·無花果50克

·南杏仁、北杏仁各10克 ·蜜棗5克

·清水1500毫升 ·蔥、姜、鹽適量

method

煲湯方法

1將豬腿肉切成塊狀,清洗干凈,用開水燙一

燙;無花果洗凈,浸泡5分鐘;南杏仁、北杏仁洗凈待用;蜜棗洗干凈待用;蔥洗凈切段待用;姜洗凈切片待用。

2將無花果、南北杏仁、蜜棗、豬腿肉、姜片、蔥段一起下入盛有1500毫升清水的盅里隔水蒸3小時。

3揭開蓋,加入鹽,再隔水蒸15分鐘即可。

efficacy

功效

緩解痰咳,疏通腸胃。

一到換季,就有朋友咳嗽,不是干咳,就是咳中帶痰,這可怎么辦呢?不用擔心,止咳的方法很多,接下來我就介紹一款對付痰咳的好湯——無花果煲豬腿肉湯。

無花果是一種來自民間的很普通的食材。記得有段時間,每逢夏天我都要到一個朋友家里做客,這位朋友的后院就種植了好幾棵無花果樹。一到收成的季節,一顆顆青紅相間的無花果,非常奪目。更可貴的是,這種果子不但能看,更可以吃。

有幾次我到那個朋友家做客,當時正好換季。喉嚨多多少少有點痰,同時胃口也不太好。朋友就到院子里摘了幾顆無花果,洗干凈了,直接讓我吃。我知道無花果的妙處,也就不客氣地吃了,吃了之后,口感別有一種清涼,連咳嗽的欲望也壓下去了。

當然了,現在大部分人吃的無花果都是干制的。干制和鮮制的效果相差不大,而且干制的食用比較方便,既可以直接當干果來吃,也可以用來泡茶、煲湯。如果用來煲湯,不但能夠潤澤喉嚨、滋養肺部,對于現代人的腸胃問題也很有裨益。

準備材料:豬腿肉500克,無花果50克,南杏仁、北杏仁各10克,蜜棗5克,清水1500毫升,蔥、姜、鹽適量。

一、將豬腿肉切成塊狀,清洗干凈,用開水燙一燙;無花果洗凈,浸泡5分鐘;南杏仁、北杏仁洗凈待用;蜜棗洗干凈待用;蔥洗凈切段待用;姜洗凈切片待用。

二、將無花果、南北杏仁、蜜棗、豬腿肉、姜片、蔥段一起下入盛有1500毫升清水的盅里隔水蒸3小時。

三、揭開蓋,加入鹽,再隔水蒸15分鐘即可。

這個湯口感清甜、香氣四溢,對于四時的養肺、養胃都很有好處。

傳統醫學認為,無花果是歸于肺、胃經的,有清熱生津、健脾開胃的作用?,F代醫學藥理研究,發現無花果里含有的多種脂質,具有緩解喉嚨腫痛、稀釋痰液的作用,所以人們喝完無花果的湯后,喉嚨會別有一股潤澤甘涼,把想咳嗽的那股沖動都壓下去了。為了加強這個效果,我還在湯里加入南杏仁,南杏仁所含的杏仁油,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潤腸通便、殺蟲解毒的作用。

無花果的好處不但在于化痰鎮咳,對于腸胃也有好處?,F代藥理研究表明,無花果含有蘋果酸、脂肪酸、水解酶、蛋白酶,能幫助人體對食物的消化,促進食欲。同時無花果富含食物纖維、果膠和半纖維素,吸水膨脹后能吸附胃部和腸道的多種化學物質,使腸道內各種有害物質被吸附排出,疏通腸胃。無花果本身還有輕瀉作用,如果你腸胃不好,經常便秘,也可以喝一點無花果煲的湯,效果是不錯的。

2.清補涼煲排骨,祛濕開胃可常喝

清補涼湯

Ingredients

湯食材

·懷山20克 ·芡實20克 ·薏米20克

·杞子15克 ·沙參15克 ·玉竹15克

·北芪15克 ·蜜棗2個 ·排骨250克

·生姜3片 ·清水1000毫升 ·淀粉少量

·鹽適量

method

煲湯方法

1將懷山、芡實、薏米、杞子、沙參、玉竹、北芪、蜜棗用水稍泡10分鐘;排骨洗凈,用開水燙一下,用少量淀粉腌制10分鐘;生姜洗凈切片。

2將清補涼下鍋,加入1000毫升清水,煮沸,轉小火煮20分鐘,再加入排骨煮15分鐘至

出味。

3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efficacy

功效

祛濕健脾,消暑理氣。

當醫生平日的工作是比較沉悶的,但有時候來一兩個青春活潑的實習生,一下子就能讓整個氣氛活潑起來。

記得以前做坐診醫師的時候,來了一個實習生姑娘小羅。我看她臉色是一種很健康的黝黑色,一問才知道是??谌?。小羅非常健談,總是讓診室里充滿歡聲笑語。例如有一次,我們不經意聊起了清補涼,小羅兩眼發光地問:“你們也喝清補涼嗎?”我告訴她不但有喝,還很喜歡喝呢。她就哈哈大笑說,這就好了,明天她做一壺,帶給我們喝。我一想來自海南的小姑娘也會做清補涼,不錯嘛。

第二天一早,她就提著一個大大的保溫瓶來了,說大家上班前先來喝喝??傻人慌ら_瓶蓋,大伙都傻眼了,只見滿滿一瓶乳白色的飲料,里面浮著些綠豆、薏米、芋頭、湯圓之類的食材,倒出來一摸,居然還是冰的。

我就問了:“你做的這是綠豆冰還是清補涼???”

小羅就一臉奇怪,說:“我這可是地地道道的海南清補涼啊,我從小就是吃這個長大的。”

正當大家面面相覷的時候,一個同事指著電腦說,這的確是海南清補涼。在海南,清補涼就是指像這種椰奶綠豆冰的東西。

這下真相大白了,原來是同名不同種!

當時倒是小羅有興趣了,說廣東人所說的清補涼難道是另一種食物。我說是啊,海南的清補涼是冰的,廣東的清補涼是熱的;海南的清補涼是素的,廣東的清補涼通常是葷的,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小羅就更有興趣了,想學一學。我說好啊,就教她做這個清補涼了。

準備材料:懷山20克,芡實20克,薏米20克,杞子15克,沙參15克,玉竹15克,北芪15克,蜜棗2個,排骨250克,生姜3片,淀粉少量,鹽適量。

一、將懷山、芡實、薏米、杞子、沙參、玉竹、北芪、蜜棗用水稍泡10分鐘;排骨洗凈,用開水燙一下,用少量淀粉腌制10分鐘;生姜洗凈切片。

二、將清補涼下鍋,加入1000毫升清水,煮沸,轉小火煮20分鐘,再加入排骨煮15分鐘至出味。

三、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說完做法,我還告訴小羅這個湯的好處,對于身體瘦弱、氣血虧虛、肺燥等這些常見的問題,都有改善的作用。

關于清補涼的起源有個傳說。據說當初秦國派大軍征服嶺南的時候,來自中原的士兵都水土不服,作戰能力大降。正當統帥急不可待之時,發現將蓮子、百合、沙參、芡實、玉竹、懷山、薏米一類的食材磨成糊狀,然后給士兵飲用,會使士兵快速恢復體力,也不再上吐下瀉了,最終完成了征戰。

且不說這段傳說的真偽,至少里面提到的清補涼的效果是非常正確的。很多北方來的朋友,初到嶺南不是很服水土,這時候就可以喝一點清補涼緩解一下。

廣東的清補涼材料并不統一,有以健脾祛濕為主,也有以潤肺為主的。材料通常有懷山、蓮子、芡實、薏米、百合、蜜棗、南北杏和瘦肉,也有放入沙參、玉竹、陳皮和龍眼的,總的來說離不開健脾益氣、祛濕解暑的作用。

后來我了解了一下海南清補涼的材料,主要也是綠豆、芋頭、薏米一類的材料,同樣具有不錯的清熱祛濕作用,只是當成了冰砂糖水來做。我覺得,它們的起源應該也是接近的,故兩者雖然口感差別很大,但效果上差不多,都很符合“清補涼”這個名稱。

3.冬瓜薏米煲老鴨,夏天喝它最開胃

冬瓜薏米煲老鴨

Ingredients

湯食材

·老鴨半只 ·薏米40克 ·冬瓜400克

·鹽10克 ·清水3000毫升

method

煲湯方法

1老鴨去頭、腳和尾部,清洗干凈,剁成大塊;冬瓜洗凈切片,去瓤留皮;薏米洗凈備用。

2將老鴨、薏米放入壓力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蓋好鍋蓋,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小時。

3加入冬瓜,大火煮5分鐘,轉小火煮20分鐘,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efficacy

功效

消暑祛濕、健脾祛濕

我家附近有個小廣場,天氣比較好的時候,那里就會聚集很多人。年輕人在溜冰、玩滑板,大媽在跳廣場舞,老人家在帶孩子,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

有一次我到廣場上散步,走著走著,覺得有些累了,就到花壇附近坐下。正好旁邊有個五十幾歲正在逗弄小寶寶的老太太。小寶寶很可愛,讓我也忍不住和他做了個鬼臉。后來慢慢地,就和那個老人家說開了。

這個老太太是河南人,女兒嫁到廣東來,大半年前生了孩子,她就一起來到這里帶孩子。交談的時候,我發現她的寶寶嘴巴附近又紅又干,還脫了點皮,像是過敏了,我就問老太太小孩子怎么了。老太太說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這兩個星期孩子就是這樣,她還說兩個月前,帶寶寶去了一次河南,皮膚一下子好了很多,白白嫩嫩的,非??蓯?,可最近一回來,皮膚馬上干了起來,一開始是變得粗糙,后來就變紅,甚至脫皮。她有點懷疑是這邊的氣候太干燥了,小孩子適應不了。

聽老太太說完,我就覺得應該不是干燥的問題,反而可能是太“濕”了。老人家聽了不明白,明明是干得脫皮了,為什么會說是太濕呢?我向她解釋這個“濕”不是濕潤的“濕”,而是中醫所說的濕毒。為什么一到河南,寶寶的皮膚反而會變好呢?按理說,河南的天氣不是更干燥嗎?可見肯定不是干的原因,而是“濕”。

廣東地區地處亞熱帶,自古就是多瘴氣的地方,濕氣尤其重。不少北方人一來到南方就覺得身體不適應,這就是因為廣東的濕氣太重了。中醫一直強調六邪,其中濕邪是最難搞的,所以有“千寒易去,一濕難除”的說法。我告訴老太太,現在這種情況可以帶孩子去皮膚科,按照濕氣重的方向來治療,就會緩解脫皮的癥狀了。

當時我沒有向老太太推薦喝湯,畢竟才幾個月大的寶寶,湯不能亂喝。但除了寶寶以外,其實很多成年人也有這個問題,所以我還是要推薦一個湯。當出現上面說到的濕熱問題時,連喝這個湯幾天,就能很好地祛濕利水,緩和一些皮膚問題。

準備材料:老鴨半只,薏米40克,冬瓜400克,鹽10克,清水3000

毫升。

一、老鴨去頭、腳和尾部,清洗干凈,剁成大塊;冬瓜洗凈切片,去瓤留皮;薏米洗凈備用。

二、將老鴨、薏米放入壓力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蓋好鍋蓋,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小時。

三、加入冬瓜,大火煮5分鐘,轉小火煮20分鐘,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在夏天,或是濕氣特別重的寒冬,都可以喝一下,可以緩解濕邪帶來的皮膚干燥、昏昏沉沉等問題。

這個湯制作時間比較長,不需要每天都喝。但如果有條件或是濕氣很重的日子,天天喝也是沒問題的。

濕氣的病機,說到底就是一種“淤塞”。正常情況下,人體對于外界的溫度、濕度等環境變化有天然的調節功能,但是有些人因為體質或疾病等問題,容易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從而令水分排不出去,造成了身體的“水患”,臟腑運作也因水患而受阻。這個時候就需要排淤泄洪,簡單來說,就是要多吃點“利水”的食物。

這個湯里的冬瓜、薏米、老鴨,都是非常典型的利水化濕健脾食材。傳統醫學認為,鴨肉性寒,味甘、咸,歸脾、胃、肺、腎經,補血行水、養胃生津。《后肘方》指出,鴨肉可用于“治卒大腹水病”(同冬瓜、薏苡仁之類同用,其效尤佳)。冬瓜也有不錯的祛濕利水作用,傳統上一直用來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腹水等毛病。薏米在傳統醫學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既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脾虛泄瀉,也可用于肺癰、腸癰等病的治療。現代醫學研究,薏米對于一些皮膚問題也有不錯的功效,對于濕熱引起的脫皮、皮屑,是有一定效果的。

鴨肉的口感比較油膩,所以選用了清淡的冬瓜和薏米和它相配,不但功效合適,而且口感還相配,這也是這個湯的一大特色。如果覺得鴨肉有臊味,可以先把鴨塊放在冷水鍋中大火燒煮3分鐘去血水,盛出后用清水洗凈后再煲制,這樣就能徹底祛除臊味了。

4.黃花菜黃豆煲雞腳,健腦安神降血脂

Ingredients

湯食材

·黃花菜20克 ·黃豆50克 ·雞腳6只

·豬瘦肉200克 ·紅棗6個 ·生姜3片

·清水1500毫升 ·食鹽、生油各適量

黃花菜黃豆煲雞腳

method

煲湯方法

1.將黃花菜用清水浸泡30分鐘,切去硬的部分,洗凈瀝干水,放進沸水中煮5分鐘,撈起再洗凈,瀝干水分;黃豆洗凈,浸泡1小時;紅棗洗凈去核備用;雞腳去甲洗凈,用少許食鹽搓擦;豬瘦肉洗凈,切大塊。

2.將所有食材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煲沸后,改為中小火煲約1.5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即可食用。

efficacy

功效

調節情緒,補益身體。

在食材里面,有一種蔬菜可以當中藥來吃,這就是黃花菜。你說它什么作用特別強吧,又說不上,但它的作用真的很全面,我從年輕時起,就受過它的無窮好處。

記得年輕時學醫,背的醫書一部接一部,當時又正值物質條件不豐富的年代,吃的喝的都很簡單,偏偏又是長身體需要營養階段,再加上沒日沒夜地苦讀,身體很快就吃不消了,白天頭暈沒力氣,晚上睡不好覺。

我這種狀態很快就被老師發現了,于是就找我談話。得知我的問題之后,他就開導我,說學習要緊,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本錢,又怎么能學習呢?然后他就讓我晚上回去好好睡覺,明天一起跟他上山采野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兴仁县| 齐河县| 安泽县| 兴业县| 鄂托克旗| 谷城县| 贵州省| 灌云县| 宁陵县| 水富县| 荥经县| 金平| 鹿泉市| 互助| 仁布县| 丰顺县| 威海市| 吉木萨尔县| 东台市| 静宁县| 昌都县| 石林| 仁化县| 浙江省| 射洪县| 林口县| 萨迦县| 霸州市| 厦门市| 淅川县| 五指山市| 丹寨县| 曲松县| 务川| 平阴县| 清水县| 沁水县| 远安县| 武鸣县|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