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糖尿病配餐工具——食物交換份法

飲食治療糖尿病的7大原則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基本原則就是合理控制總能量,維持理想體重。對于肥胖者來說,應該減少能量攝入以減輕體重。對于消瘦者則應適當提高能量攝入以增加體重。而孕婦、乳母、兒童應增加維持其特殊生理需要和生長發育的能量需要。

1糖類不宜限制過嚴

糖類,是人體的主要供能營養素。在中國,根據大多數民族的生活習慣,飲食多以富含糖類的糧食為主食。糖類按照化學結構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葡萄糖和果糖屬于單糖,蔗糖和乳糖屬于雙糖,多糖主要有淀粉、糊精和膳食纖維等。所有的糖類在消化道均轉化為單糖(主要是葡萄糖)而被吸收。

過去在糖尿病的飲食治療中,都強調要嚴格限制糖類的攝入,而現在研究發現,適當提高糖類攝入量并不增加胰島素的需求,反而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對病情的控制非常有利。這種提高糖類在總能量中的比例的主張,并不是讓患者隨意吃糖和甜食等含單雙糖類的食物,而是適當放寬富含復合糖類(多糖)的食物,如糧谷、薯類。

糖尿病患者飲食中糖類應占總能量的50%~60%,應以多糖類食物為主,盡量避免食用單糖、雙糖,以防血糖波動。谷類食物是糖類的主要來源,其他淀粉類食物如土豆、紅薯、芋頭、粉條、粉皮等糖類 也不少,糖類的選擇一般要考慮該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當病情控制不好時,胰腺功能較差,這時糖類的比例應適當降低,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逐漸增加主食量。

2脂肪攝入要合理

脂肪的攝入量不宜過高,一般按總能量的20%~25%供給,不宜超過30%(烹調油及多種植物所含的脂肪均應計算在內)。除了控制脂肪的總攝入量外,還應注意脂肪的成分比例,即注意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現在一般推薦健康人的脂肪酸比例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1∶1∶1,而對于糖尿病患者,應該適當提高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占到總脂肪酸的40%左右。

【動物性脂肪】

(在動物脂、乳、蛋類中)含飽和脂肪酸多,攝入過多可導致血清膽固醇增高而引起動脈硬化癥,應嚴格限制攝入。

【植物油】

(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與膽固醇結合成酯,可促進膽固醇的代謝。

不飽和脂肪酸又可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之類的植物油是飲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但由于多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容易氧化而對機體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也需限量。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則是較理想的脂肪來源,在茶油和橄欖油中含量豐富,經濟條件許可時,應優先選用。脂肪總量包括肉類、魚類、堅果類和烹調油等食物提供的總量,來自烹調油的脂肪量不要超過30克,即3湯勺。

糖尿病患者還應注意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入量,一般每天在300毫克以下,以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含膽固醇較多的食物有動物內臟、蛋黃、魚子等。

3蛋白質攝入可按正常人的標準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千克體重1.0~1.2克,占總能量的12%~20%,其中至少應有1/3來自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有很多來源,比如乳類及乳制品、蛋類、魚蝦類、禽肉、畜肉(瘦肉)及大豆制品等。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或有特殊需要或消耗者,如妊娠、哺乳、消耗性疾病、消瘦患者,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可按每千克體重1.5克供給。

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時應監測腎功能,合并腎病者應慎重。

4礦物質、維生素應滿足需要

糖尿病患者的尿量較多,使B族維生素的丟失和消耗增加,應該注意補充。

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對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炎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維生素B6、維生素B12及葉酸能降低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正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

抗氧化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等,可以減低自由基對患者腎臟、眼晶狀體及神經的損害。

微量元素如鉻、錳、鋅等有利于脂質代謝,三價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部分,良好的鉻營養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易患骨質疏松癥,因此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磷。

【吃水果要限量】

每天可以吃200克左右的水果。同時,所吃水果的量要固定,不要今天吃得少,明天吃得多,這樣會使血糖波動,不利于醫生掌握病情、調整藥物。

【吃水果要計算能量】

糖尿病患者吃了水果必須減少主食。要把水果的能量折算到患者一天攝入的總能量中,以一天吃200克蘋果為例,則主食建議減少25克,這樣才能保證全天飲食能量平衡。即把水果能量與其他食物進行等份交換,不能因吃水果而導致能量超標。同時,對于糖尿病患者,前提是水果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續時間長的話,則會加重胰腺負擔。

【掌握吃水果的時間】

吃水果的時間有講究,忌餐前和餐后吃,宜作為加餐或睡前1小時吃。“加餐”即兩個正餐之間進食水果,如上午9~10時、下午3~4時,既預防低血糖,又保證血糖不發生大的波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水果】

可以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一些的水果。西瓜、蘋果、獼猴桃含糖量比較低,此類水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果膠,還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對于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活性也是很有幫助的。

【吃水果前和后2小時自測血糖】

由于個體的差異,可能有的人吃完含糖量低的水果反而血糖升高速度很快,所以含糖低的水果只能是推 薦,仍然要自己檢測、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水果。吃水果前和后2小時測血糖波動大小,這樣可以掌握自己能否進食某類水果。

6要有充足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指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一類不能被腸道內消化酶分解的多糖類物質,可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兩種。

【膳食纖維對血糖的影響】

可溶性膳食纖維有豆膠、果膠、樹膠等,在豆類、水果、海帶等食品中含量較多,在胃腸道遇水后與葡萄糖形成黏膠而減慢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并能降低膽固醇。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有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可在腸道吸附水分,形成網絡狀,使食物與消化液不能充分接觸,故淀粉類消化吸收減慢,可降低餐后血糖、血脂,增加飽腹感并軟化大便。

【推薦攝入量】

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以30克左右為宜,食入過多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平時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天然食物,如粗糧(玉米、小米、燕麥片、全麥粉、莜麥面等)、豆類、蔬菜及藻類,必要時還應添加膳食纖維(如魔芋精粉)類食品。每天攝入500克蔬菜+200克水果+100克粗雜糧基本可滿足膳食纖維需求。

7保持膳食平衡

人體為了保持健康,需要從自然界攝取40多種營養素,每種食物各有其營養優勢,食物沒有好壞之分。如何選擇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來搭配就存在合理與否的問題,比如牛奶,雖然營養豐富,卻屬于貧鐵食物,肉類雖然含鐵較多卻只含有少量的鈣。所以,只有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樣化,才能使人體最大限度地獲得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平衡膳食的概念就是既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營養素,又不致過量,且各種營養素之間保持合適比例的膳食。

食物交換份法與常見食物交換份表

食療是治療各型糖尿病的基礎,無論病情是否嚴重,且有無并發癥,使用何種藥物,都要嚴格執行糖尿病配餐原則,以保證從根本上控制和緩解糖尿病。

食物交換份法是將食物按照來源、性質分成幾類,同類食物在一定重量內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及能量相近。按照此法將食物分成七大類: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大豆類、肉魚蛋類、乳類和油脂類,每個食物交換份可產生90千卡能量。此法雖然不是十分精確,但簡便易行,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快速、簡便地安排飲食,配合治療。

食物交換份法應用原則

糖尿病患者應該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盡量做到食物種類的多樣化,以保證營養攝入全面。

同類食品可以互換。如50克大米可以和50克面粉互換。一般不提倡不同類別間的互換,比如不要為了多吃肉類而用瘦肉去替換主食。

但是不同類食品當營養素結構相似時,也可互換。如我們所推薦的飲食中一般都包含大豆類,如果某日沒有進食大豆類食品,可從瘦肉類食品中選擇替換。

列出水果類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不穩定時不推薦食用水果,當血糖控制理想時可適量添加,但同時要減少部分主食。如在不增加全天總能量的條件下,吃500克西瓜和35克饅頭所產生的能量是一樣的。

食物交換份對供能營養素的計算比較粗略,它把許多同類食物歸在一個能量水平上,其實每種食物的能量還是有些差別的,但是使用食物交換份能夠簡化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計算過程,所以此方法有很好的實用性。

應用舉例

某患者計算得出一日能量攝入為1600千卡,那么從表1-11中找到1600千卡所在行,即一日需攝入谷薯類10份、蔬菜類1份、肉蛋類3.5份、大豆類0.5份、乳類1.5份、油脂類1.5份。比如其中“谷薯類10份”就可以從表1-4中進行選擇:如“大米10份(即250克)”或“大米8份+面粉1份+蘇打餅干1份”。

計算總熱量,合理安排三餐

每日總能量的設計是以維持標準體重為原則的,標準體重的計算在臨床上一般采用的公式為: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正常體重為標準體重±10%,超過10%~20%為超重,超過20為肥胖)如果超重或肥胖,應在根據標準體重計算出的能量基礎上再加以限制;如果是消瘦或體重不足,要適當放寬能量限制。

另外,還可根據體質指數來判斷體型:

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計算舉例:一男性糖尿病患者,45歲,身高175厘米,體重72千克,從事辦公室工作,他的一日能量為多少?

標準體重為175-105=70千克,BMI=72/1.752=23.5,均屬于正常。

根據表1-12,輕體力活動且正常體型的患者每日所需能量應該為30千卡/(千克·日),即該患者的一日能量計算得72×30=2160千卡。

【如何制訂飲食計劃】

1.判斷自己的體型、勞動強度。

2.計算一日所需能量,特殊病情如腎病需要限制蛋白質的要另行計算。

3.能量固定下來后,可以根據食物交換份表1-11確定自己一天中各種食物的具體需求量。

4.按照自己制定的餐次分配食物。

另外,保持飲食的規律,要做到定時定量,運動也要有一定的規律,與飲食配合,保持血糖的穩定。

【合理安排餐次,三餐之間最好有加餐】

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應吃三餐,并將主副食合理地分配在每餐中。如果是吃三餐,主食量可以按照1∶2∶2進行分配。

而加餐是防止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晚上臨睡前的加餐尤為重要,可以防止夜間低血糖。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患者容易出現低血糖,每天應該吃5~6餐,也就是除了三次正餐外,應再有2~3次加餐。這樣可以防止因某一餐吃得較多,導致血糖明顯升高,也可以防止兩餐之間因間隔時間過長而引起低血糖。

加餐的時間可以選擇上午9點、下午3點和晚上臨睡前。可以從正餐中留出25~50克主食作為加餐食物,也可以選擇牛奶、水果(血糖穩定時)等。加餐的食物應該計算在一日總能量之內,不能超過規定的量。

案例分析1

糖尿病患者,女性,無并發癥,年齡35歲,身高165厘米,體重62千克,辦公室職員,安排一日飲食。

患者理想體重165-105=60千克,實際體重62千克,BMI=22.77,體型正常,勞動強度屬輕型。一日能量計算:60×30=1800千卡。(參見表1-12)參見表,找到能量1800千卡所在行,每日飲食內容為:谷薯類12份,蔬菜類1份,肉蛋類3.5份,大豆類0.5份,乳類1.5份。

若餐次定為每日5餐,可以設計如下餐次飲食內容早餐谷薯類0份雞蛋0個乳類0.0份加餐谷薯類0份午餐谷薯類0份肉類0份大豆類0.0份蔬菜類0.0份加餐谷薯類0份(或水果類0份)晚餐谷薯類0份肉類0.0份蔬菜類0.0份案例分析2

糖尿病患者,男性,無并發癥,年齡42歲,身高170厘米,體重75千克,公務員,安排一日飲食。

患者理想體重170-105=65千克,實際體重75千克,BMI=25.95,體型為超重,勞動強度屬于輕型。一日能量計算:65×20=1300千卡,65×25=1625千卡≈1600千卡。(參見表1-12)該患者一日能量攝入范圍為1300~1600千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1600千卡為例,參見表1-11,找到能量1600千卡所在行,其他步驟同案例1。

若餐次定為每日5餐,可以設計如下餐次飲食內容早餐谷薯類0份雞蛋0個乳類0.0份加餐谷薯類0份午餐谷薯類0份肉類0份大豆類0.0份蔬菜類0.0份加餐谷薯類0份(或水果類0份)晚餐谷薯類0份肉類0.0份蔬菜類0.0份案例分析3

糖尿病患者,女性,無并發癥,年齡60歲,身高162厘米,體重48千克,已退休,安排一日飲食。

患者理想體重162-105=57千克,實際體重48千克,BMI=18.29,體型為消瘦,勞動強度屬于輕型。(參見表1-12)一日能量計算:57×35=1995千卡。而患者年齡60歲,一日能量應為1995×(1-10%)=1795≈1800千卡。

參見表1-11,找到能量1800千卡所在行,其他步驟同案例1。

上架時間:2014-07-07 18:09:16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高唐县| 珠海市| 抚远县| 清苑县| 罗平县| 玉山县| 静海县| 平南县| 灵川县| 江源县| 晴隆县| 黎川县| 区。| 湘乡市| 枣强县| 遵义市| 灵寿县| 哈尔滨市| 呼图壁县| 顺昌县| 拉萨市| 大港区| 马鞍山市| 和硕县| 和静县| 二连浩特市| 股票| 柳河县| 宣恩县| 伊金霍洛旗| 攀枝花市| 芷江| 博爱县| 岑巩县| 永靖县| 辛集市| 鄂托克前旗| 洛浦县| 苏尼特右旗|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