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關于金錢(1)

——三塊一頓,三萬一頓,結果不都是一個“飽”字

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只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

——陶鑄

1.金錢帶不來幸福,幸福的是你的內心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社會把幸福變得太物質化了,真正的幸福不是說你住進一個大房子就能得到的,幸福只能來源于你的內心。”道理雖如此,但在現實中卻仍舊不乏執迷不悟者。

漣子和小盧是一對夫妻,他們從大學時就開始相愛,畢業沒多久后就在親人的祝福聲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二人雖然都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但是日子過得也還算和美、殷實,房子不大,卻愛意濃濃。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從漣子的一次經歷改變了。有一天,漣子接到久未見面的大學同學梅的邀請,讓她去參加梅的婚禮。在跟梅的交談中得知,梅嫁給了一位有錢的富商,后半輩子算是衣食無憂了。初一聽,漣子也沒覺得有什么,還衷心地祝福梅有一個好的歸宿。

當漣子來到梅的家,一進門就被梅家的闊綽驚呆了,豪華的裝修和大大的客廳,別說其他屋子了,光那個客廳就足有她那個一居室的三倍。她越想越難受,直到沖動燃燒了原來的理智,她想:“為什么自己就要比別人差,為什么自己這么漂亮,工作也這么努力卻沒有應有的回報呢!”

漣子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里,迎面而來的是小盧不冷不熱的態度,還有大大小小要自己操持的家務,這讓她更加不開心,她想自己并不比那些開寶馬、穿名牌的同事、同學差,卻要過著比她們寒酸幾十倍的日子。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只是因為她沒能像她們一樣找到了一個有錢的老公。

被這種情緒嚴重控制了的漣子,對小盧整日橫挑鼻子豎挑眼,總覺得他一無是處。時間一長,當外面有“登徒子”試著追求她的時候,她居然答應了,并且回來堅決地選擇了離婚。從相戀到結婚,她與小盧共同度過了6載,而離婚卻用了短短的幾天,當她走向新生活的時候,當她花錢也如流水的時候,當她也住上豪華的大房子的時候,她心里真的是裝了滿滿的開心。

漣子本以為這輩子就可以這樣完結之時,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她面前:他的新郎君又有了外遇。不用說,對方是個比她更年輕、更漂亮的妙齡女郎。起初,她蒙在鼓里,雙方倒也相安無事,雖然他經常不回家,卻還是會盡量滿足她物質上的需求。當她得知真相與丈夫大鬧時,他卻說只要她不管,自己還會供她消費,要么就趁早離婚,她怕了。從此,她又過上了提心吊膽甚至奴顏卑膝的日子。

她看著老公身邊的女人換了又換,她的眼淚慢慢地干了,當她生了重病,當她一個人孤獨的躺在床上,連口水也沒人給她倒的時候,她想起來了原來的老公小盧,她想起當初她有一點小病,他都緊張得不得了的樣子,想起了他細心的照顧。她這才明白,原來,真正的幸福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的。

的確,金錢是買不來幸福的,就像挪威著名劇作家易卜生所說的:“金錢可以是許多東西的外殼,卻不是里面的果實;它能帶來食物,卻不是里面的谷粒;它能帶來食物,卻帶不來胃口;能帶來藥,卻帶不來健康;能帶來相識,卻帶不來友誼;能帶來仆人,卻帶不來他們的忠心;能帶來享受,卻帶不來幸福的寧靜。”

幸福往往來自內心些微的感覺,它來源于平凡的生活中有許多可愛的東西,比如父母臉上的一絲微笑,兒女憨態可掬的一個小動作,丈夫遞到手里的一塊擦汗的毛巾,妻子天冷端來的一碗熱湯面……這些才是最能勾起人們平凡感動的東西,這些東西,這些樂趣,往往不是金錢可以換來的。

可以說,有錢未必幸福,沒錢未必不幸,關鍵是你以何種心態來看待,知足常樂是種幸福,甘于平淡也是種幸福,一個懂得享受精神生活的人,即使在最低限度的物質生活中,也能領略到海闊天空心安理得的幸福。

不較真哲學1

正確看待金錢與幸福

首先,珍惜簡單樸素的生活。生活的目的不是拼命積累錢財,必須學會珍惜你所擁有的,并且感恩已有的生活,要牢牢記住,你的幸福不在于你擁有什么,而是在于你內心的滿足感。

其次,不要去嫉妒金錢多的人。只關注自己有多少錢,能做多少事就好,只要在自己能力允許的范圍內,過得舒舒坦坦、快快樂樂就好,因別人住豪宅、開名車而心生不平衡最不值得,殊不知,你這是在用別人的尺子量自己的長短,自然不會有準確的結果。

2.一個壯實的窮人,勝過一個擁資百萬的病人

當下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健康是‘1’,其他都是‘0’,如果健康這個‘1’都沒了,后面再多‘0’又有何意義?”不得不承認這個說法很精辟,它把健康和金錢等的關系說得直觀透徹,不覺讓所有人都驚出一身冷汗。每個人在拼命賺錢的同時,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他們自恃身體強壯,體力尚可,就一味地透支著自己的健康,去追求所謂的高品質生活。

回過頭來,卻不得不用千辛萬苦賺來的金錢去買健康,這是多么具有諷刺意味的一件事情,就像下面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所作所為,讓人啼笑皆非。

有一個商人因為一次過失被縣太爺判了有罪,那個縣太爺是個仁慈的人,他也很同情商人犯罪的動機,認為其并非是個罪大惡極的極端分子。于是,在量刑時給了商人三個選擇,讓他自己決定。

第一種是罰50兩銀子;

第二種是打50大板;

第三種是生吃5斤辣椒。

商人聽后二話沒說,就選擇了第三種。在眾人的圍觀下,商人開始吃辣椒,他心想:“吃辣椒不是什么難事,對我來說這是最輕的懲罰,再說我本來就喜歡吃辣椒。”當然,這僅僅是他吃第一個辣椒時的想法。可越往下吃越感到難受,吃完2斤辣椒的時候,他感到自己的五臟六腑都在翻騰,像被烈火炙烤一樣,他流著淚對縣太爺喊道:“我不吃辣椒了,我寧愿挨50大板!”

縣太爺并沒有為難他,痛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執法的衙役剝去商人的衣服,把他按到一條板凳上,當著眾人的面左右交替開始行刑,當打到第10下時,商人痛得屁滾尿流,終于忍不住叫道:“青天大老爺,可憐可憐我吧,別再打我了,罰我50兩銀子吧!”

圍觀者都唏噓散去,商人則拖著快開了花的屁股,忍著胃里翻江倒海的痛苦,拿著空空的錢袋,灰溜溜地走了。

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比如,有些人為了賺錢,寧愿忽視自己的健康,可等到他吃夠了苦頭,不得不為健康大把花錢的時候,為時晚矣!罪也受了,錢也花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有錢又怎樣,沒錢又能怎樣?

佛家有語云,與其說你賺了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它賺走了你的青春、時光、體力和生命。是啊,那些住在醫院里,忍受病魔折磨的人,有多少不是因為被錢所控,體力透支所致啊!他們虛弱的眼神告訴你,其寧可健康地在外奔波,也不愿花著錢氣力全無地躺在床上。“我寧愿自己健康”這便是我們聽到的最絕望的懺悔。

一個壯實的窮人可以悠然自得地站在泰山之巔,看日出日落,享盡人間美景;而一個擁資百萬的人,拖著病軀孱弱不堪,風一吹就可能跌倒,他甚至沒有心思去欣賞身邊花草的芬芳,更沒有力氣多看人間百態一眼。兩種狀態,你會選擇哪一種?答案不言而喻。當然,并不是說人就不需要去賺錢,只是要有個節制和平衡。

就像一位非常富有的人在行將就木時說的一段話一樣:“如果現在有誰真的可以讓我多活一天,讓我跟孩子相處,那么我寧愿給他現在我所有的財富。”從中也不難看出,只有當他失去了健康的時候,才會發現健康是自己生命里面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了健康,什么幸福,什么金錢,什么事業成就全都緊隨消失了。

健康需要你有一個結實的體格,更需要一個凡事想得通透的心理。健康需要靠不斷的自我操練,健康更要靠有效的紀律維持。健康是自己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時、每一刻都需要關注的事情,而不是只有一時的沖動,更不能因為金錢而忽略它的存在。

不較真哲學2

如何看待金錢與健康

首先,不要透支自己的健康去換取金錢。金錢最大的誘惑就在于,有多少都不覺得多,而健康則是有多少都覺得少,你在無限制地追求金錢的過程中,犧牲的就是最有限的健康,金錢沒了可以賺,健康一旦失去,卻是永遠也不能彌補的。

其次,真正地關注健康,才是真正地愛惜自己。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是最愛你的人,如果連你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發膚,漠然視之,那么就沒有人會在意它們的健康與否。不關注自己的健康,就是在向死神投降。

最后,懂得珍惜金錢,享受生活。千萬不要做從早忙到晚疲于奔命,有了錢之后,卻不懂得享受金錢的人。這樣的人充其量就是金錢的奴隸,就像巴爾扎克筆下守財奴葛朗臺腰中的一串鑰匙,金錢沒有為他增壽,只是一堆破銅爛鐵而已。

3.金錢能買來地位,但買不來尊重

金錢和地位就像一對孿生兄弟,有了錢,人們就想追求地位,享受那種高高在上,被人仰視的感覺。殊不知,這種仰視只是相對于你自己的位置而已,抬頭看你的人也許并不是真正在看你,他們有可能只是想看看天空中的云展云舒。

金錢和地位可以通過互相交易得來,但它們卻買不來尊重,尊重是一方對另一方發自內心的敬意,它不會因為你的身價的高低而有所增減。就像一位清貧的老教授一樣,他一生辛苦育人,在物質上并沒有得到太多的報酬。但他沒有因為物質上的清貧感到后悔或不平衡。相反,他因桃李滿天下,著述滿案牘,精神世界異常富足。當那些昔日的學生尊敬地叫一聲“老師,您好”時,周圍人無不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

可以說,金錢是必要的物質財富,尊重是人的精神財富,獲得金錢不一定獲得尊重,精神才是永恒的。別人會尊重你,不是因為你擁有金錢和地位,而是被你的行為所感動。然而,很多人卻始終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總是試圖用金錢購買他人對自己的尊重。

有一個小伙子,是個打工仔,他一直以為那些有錢人看不起他,是因為他沒有錢。于是,他絞盡腦汁賺錢,不乏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比如行賄、送禮,花錢買關系。經過他不懈地努力,他終于成為了一個有錢人。令他不解的是,雖然他在當地又有錢,又有勢,但不尊重他的人卻更多了,就連路邊的乞丐都對他不屑一顧。

有一天,小伙子出去散步,看到路邊坐著衣不蔽體的乞丐,他心想:機會來了,便給乞丐丟了一張百元大鈔。誰知,乞丐頭也不抬地仍忙著捋自己那幾根打了結的頭發,小伙子見狀十分氣憤:“窮鬼,你眼睛瞎了!我給你那么多錢你沒看見嗎?”

乞丐不緊不慢地答道:“我又沒求著你給,不想給你可以拿走。”

小伙子十分受刺激,心想:“我今天就是要拿錢砸醒你,讓你知道我是誰?”于是,他又丟了一些錢在乞丐的碗里。

不料,這次乞丐更不睬他,氣急敗壞的年輕人歇斯底里地沖乞丐嚷道:“我給你這么多錢,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總可以吧!”

乞丐斜眼一瞥,答道:“有沒有搞錯,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是我的事,干嗎要強迫?”

小伙子一聽氣得幾乎失去了理智:“好,我將我財產的一半都給你,這下你該尊重我了吧?”

乞丐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答道:“給我一半財產,那我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我沒必要尊重你。”

沒辦法,小伙子幾乎用祈求的口氣說:“那么,我把全部財產給你,你可以尊重我嗎?”

乞丐的回答差點讓他吐血身亡:“你將財產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么來尊重你?”

到這份兒,小伙子還不明白一個道理:金錢能買來地位,卻買不來尊重,金錢與尊重在許多時候是難以劃上等號的。你有錢,未必別人買你有錢的賬,對你尊敬有加。只有當你不拿錢當炫耀的資本,而是將它當成工具,兼濟天下,施恩布善時,你才有資格受人尊重。就像托爾斯泰曾說的:“金錢與糞尿相同,積聚它便會放出惡臭;然而散布時,則能肥沃大地。”積聚金錢是否會發出惡臭,答案見仁見智,不可以偏概全。但散布財富,卻能夠積善修德,恩澤世人。

當然,散布金錢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所謂“貧者不食嗟來之食”,如果你用金錢的目的是讓別人仰視你,對你俯首帖耳,那估計沒有幾個人會買賬。而如果你在擁有金錢后,將其用來真心誠意地做善事,將其敬贈給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必將會贏得眾人的尊重。

不較真哲學3

如何看待金錢與尊重

首先,如果你是富人,最好不要在窮人面前炫耀你的財富及奢侈糜爛的生活。不管你初衷如何,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其次,有了金錢也不要忘了修身。人生就是一次艱難的修行,你是否能成佛得道,全看你的個人的修為,為富者如果窮兇極惡,勢必會遭人唾棄。

最后,懂得分享金錢,就會贏得尊重。善于分享的人是以善立世,將自己的所有財富無私地奉獻出來,不為別的,只因心中裝著他人。而那些囚在狹隘自私的牢籠里的人,永遠都無法獲得內心的寧靜與世人的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泰安市| 什邡市| 镇平县| 隆尧县| 岑溪市| 隆子县| 上栗县| 合江县| 靖边县| 宜春市| 达孜县| SHOW| 梅河口市| 北流市| 平顶山市| 五原县| 宁武县| 余庆县| 凤冈县| 隆子县| 浑源县| 临西县| 辉县市| 石首市| 五寨县| 高雄市| 富蕴县| 西平县| 卢龙县| 惠州市| 兰西县| 望谟县| 交城县| 华坪县| 平顶山市| 新田县| 建昌县| 宜兰市| 泰兴市|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