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翻譯嘗試,在精心揣摩冰心譯本之后展開。
這不是對冰譯的顛覆或挑戰,也不是對該譯本的某種增補。而是以該譯本的質量為標桿,在我個人理解的基礎上,對泰戈爾進行紀念的一種私人表達。
幼小之時,冰心譯本已經成了我喜歡的讀物。但有時候,他人走過的路,自己走一遍仍有必要,也可以有自己的收獲。此時的一切作為,無非丹漆隨夢,追隨前哲而已。
冰心的譯本,從我作為讀者和欣賞者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優美的本子,和完美譯本之間的距離,很可能比現存別的任何《吉檀迦利》中文版都要近。
我感謝她的譯本在我翻譯過程中對我提供的參考和給我帶來的極大壓力;盡管有時候,她的一些個詞語用得如此精妙,簡直能逼得后來者幾無立足之地。被這樣折磨一番之后,我確實能感到,我對母語的理解也有了一點進步。
對于我這個譯本,我最大的希望是:但愿不要距離她的譯本過于渺遠。
我也希望,這個譯本能被更多讀者看到,欣賞泰戈爾詩歌尤其是《吉檀迦利》這本書的人能夠多起來。
同時,在此感謝受教育過程中,對我提供了各種幫助的老師們,沒有他們的教導,我無法完成這個譯本。由于名單太長,有些老師也不喜歡被人念叨,這里不一一列舉他們的名字了。
我也很感謝朋友們的幫助與鼓勵。特別感謝詩人樓河,他專門花時間細讀這個譯稿,并提供翔實的意見和建議。我喜歡他的大部分詩作;他的一些作品在意境上和泰戈爾作品有一定的相通之處,所以我覺得他的看法很有參考價值。
最多的恩惠來自作者本人我非常感謝本書作者泰戈爾,是他貢獻出《吉檀迦利》,以至于讓我在他這103首詩中,心甘情愿蹲了4年文字獄,經受了一番大有裨益的歷練。
我本人才薄如紙,力有不逮,只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并對譯文中可能存在的一切錯誤和不足承擔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