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制度之道:制度是真正的老板

一個不重視公司制度建設的管理者,不可能是一個好管理者。一流的公司必有一流的制度,制度才是管理的真正老板。

管理制度是公司一系列成文不成文的規則,制度不僅規范公司中人的行為,為人的行為畫出一個合理的受約束的圈;同時,也保障和鼓勵人在這個圈子里自由地活動。制度將公司中人的行為區分為符合公司利益的行為和不符合公司利益的行為。

制度、規范、標準是公司完成一切活動的前提,但制度并非領導的意志和指令,雖然很多公司的制度制定是管理者所為,公司堅決反對無視制度、各耍小聰明的行為。試想,一個公司如果沒有剛性的制度,沒有堅定地遵守制度的氛圍,就根本談不上公司效率和公司效益。

1.制度定江山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制度和標準就是競爭力。工作中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和流程,就容易產生混亂,有令不行、有章不循。很多公司都會遇到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造成的事故。缺乏制度會使整個組織無法形成凝聚力,缺乏協調精神、團隊意識,導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制度的重要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制度為員工創造一個求贏爭勝的公平環境。

所有員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他們會按照制度的要求進行工作,會在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努力促進公司效益和個人利益最大化,從而使各個團隊在良好的競爭氛圍中實現績效的突飛猛進。

(2)管理者要善于把制度引發的競爭樂趣引入到管理工作中。

這樣做可以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對工作保持激情,興趣百倍地去工作。

【錦囊妙計】小公司想不斷發展永續經營,有一個比資金、技術乃至人才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制度。

2.制度為公司畫出規矩方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團隊里,需要盡量避免個人的思想和行為,要求整體步調一致,所以紀律的約束不能缺少。

在每個公司的建立之初,管理者首要做的就是指定明確的紀律規范,為公司畫出規矩方圓。好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1)不同的分配制度,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一個單位如果沒有好的工作效率,那一定存在機制問題。

(2)一個強勁的管理者,首先也應該是一個規章制度的制定者。

(3)規章制度包括很多層面:財務條例、保密條例、紀律條例、獎懲制度、組織條例等。好的規章制度可以使被執行者既感覺到規章制度的存在,又并不覺得規章制度是一種約束。

(4)公司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規矩之爭。

誰的胸懷和氣度大,誰能立起有效的規矩,誰的公司才能隨之長久和偉大。

【錦囊妙計】制度不是束縛公司發展的圍墻,而是為公司發展護航,是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環境里生存和作戰的保障。

3.用活制度,搞活經營

保證制度的實際效果是管理者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衡量制度實際效果的重要指標是制度與市場是否接軌,是否能夠促進公司出效益。公司的本質任務是盈利,能夠促進效益產生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否則就是形式主義。

所以,管理者要建立合理的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充分的授權。

一方面,創業初期的公司需要集權的靈活性。另一方面,這一階段公司絕大多數決策都是非程序化的。隨著公司的發展,當公司行政系統初步完備、工作程序開始形成、決策步入程序化軌道的時候,授權顯得尤為重要。公司管理者應該通過明確的授權和管理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分工合作來實行規范化管理。

(2)推行層次管理。

層次管理指的是逐級負責,一個上級層只能對應一個下級層,一般情況下上級不能越級指揮,下級不能越級匯報。上級可以越級檢查工作,下級可以越級申述,但不能隨便發表議論。

【錦囊妙計】建立規范化的制度管理,讓每一位成員嚴格按照管理規范和制度工作。

4.設計標準化的運行機制

善于領導的管理者總是能夠制定出一套簡潔、高效的群體運行機制。遠大集團董事長張躍評價制度的重要性時說:“公司最強的不是它的技術,制度才是決定所有活動的基礎。有沒有完善的制度,對一個公司來說是成敗之分。”一個標準化運行機制的建設,直接效益就是大大提升了公司的運行效率。

管理者如何設計出完善的群體運行機制?這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1)結合企業文化。

群體運行機制是灌輸和貫徹企業文化的一條重要渠道。

(2)與公司發展階段的適應性。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公司會面臨不同的階段性任務,相應地就不可避免地要應對不同的問題。運行機制就是保障公司在這個階段的運營,圓滿完成階段性任務。

(3)要與公司資源的適應性。

運行機制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斷促進公司資源的完善,而不是無謂消耗資源。

(4)充分考慮到市場因素。

運行機制要充分保障公司目標的順利實施,讓市場成為真正的運行機制設計的導師。

(5)鼓勵員工參與設計。

總經理在設計群體運行機制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服務于員工的理念,并盡可能要求員工參與進來,發動所有員工對制度的建設獻計獻策,共同制定。

【錦囊妙計】建設標準化的群體運行機制,可以令公司大大提升運行效率。

5.簡化管理層次,優化制度管理

MCI公司的管理人麥高文認為,每位員工包括高級管理人員都不要為了工作而相互制造更多的工作。每個人對每個工作崗位及每個管理層次提出質疑,看看它是不是真的需要被設立。比如,兩個管理層次是否可以合并?職位的存在是否對生產有益?如果是,那就合并或精簡它。

簡化管理層次,鼓勵人們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是優化制度管理的核心。這種結構具有更多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有利于決策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管理層次越少,高層領導和管理人員指導與溝通相對緊密,容易把握市場經營機會,使管理決策快速準確。

(2)有利于組織體制精簡高效。

減少管理層次必然要精簡機構,特別是一些不適應市場要求、能被計算機簡化或替代的部門與崗位。

(3)有利于節約管理費用。

發揮計算機輔助與替代功能,實現辦公無紙化、信息傳輸與處理網絡化,可以大幅減少辦公費及其他管理費用。

(4)有利于管理人才的培養。

組織層次減少,可以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有利于培養下屬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能力,造就一大批管理人才。

【錦囊妙計】公司規模越大,管理層次越多,公司的運行成本就越高。所以,在公司能正常行使其管理職能的前提下,管理層次越少越好,制度執行也就越直接高效。

6.制度管理“經”與“權”

“經”指規范、原則、制度;“權”指權宜、權變,即衡量是非輕重,因時、因地、因事制宜。“經”與“權”,即所謂原則性與靈活性,堅持按制度辦事與適當變通之意。

管理中需要按規章制度辦事,堅持原則性,這是制度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時,在管理過程中也不能沒有靈活性。

如何處理“經”與“權”之間的矛盾,需要注意下面兩點:

(1)根據組織中的實際情況,應加強“經”的一面,推行制度化管理,即使犧牲部分靈活性也在所不惜。因為傳統的和現實的各種原因,會導致現實中原則性太少而靈活性太多。

(2)在基本的方面、關系全局的方面應堅持原則不動搖;而在局部的、無關緊要的方面可以適當放寬,多些靈活性。

【錦囊妙計】制度化管理強調的不是極端的制度化,而是以制度化管理體系為基礎,謀求制度化與人性、與活力的平衡。

7.制度管理不是一味求統一

管理者在領導員工的時候,不能因為自己處于管理者位置而表現出居高臨下、高傲自大,不能依賴制度的框架而使下屬覺得管理缺乏感情,不能片面地依靠命令而使下屬產生束縛和限制,不能因為上下級關系而使員工產生距離感;否則,團隊將會層出不窮地產生問題。

(1)有效的管理必須包容個體的差異性,并在此基礎上靈活管理。

無視員工個體的差異,一味追求看似完美的統一,那么這樣的組織最終一定會因抹殺了個體的個性而導致解體或僵死。

(2)管理者可采取“空氣式”管理,將思想、理念、制度規范彌漫在公司的每個角落。

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卻無處不在,人們離不了空氣,公司也離不開領導,這說明了領導對公司發展的價值。領導的思想、理念,所傳遞的制度規范要彌漫在公司的每個角落,能達到這種境界的領導才是真正高明的領導。

【錦囊妙計】制度管理不是強制性統一,在制度管理中浸潤情感上的交融,才能獲得員工的追隨,才能真正達到團隊內部的和諧。

8.制度要體現人性化

隨著組織成員越來越多,協同一致就成了更大的挑戰。為了分攤責任,公司往往會創建一種組織構架,以避免一個部門到另一個部門的信息流動會遇到障礙或者被歪曲。

(1)公司運行機制的最大意義是保證公司各項信息流動的便捷性、有效性和準確性。

公司規模越大,人們分享信息、做出一致的決策和調整其優先業務的難度就越大。決策的速度變慢,執行力的優勢就被削弱。

(2)人盡其才,保證效率。

保證人盡其才,這需要在合適的崗位安排合適的人才,以此來提升團隊的運行效率。沃爾瑪通過這樣的機制,能夠使調查的主管積極工作,使商店的執行人員迅速根據決定進行調整,使物流和廣告投放人員在團隊運行下高效工作。人們協同一致,增強了責任感。

(3)做到公開、公平、透明。

管理者在推行制度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業績的需要自覺調整自己的團隊,力求每一個人都是在他最合適的崗位上工作。員工對公司自身的成長、客戶滿意度以及責任感的關注也日益增強。

【錦囊妙計】公司的管理者要想提高公司的業績和執行力,就要充分重視人才的使用。公司實現執行力的關鍵是需要建立一種協同個人貢獻的機制。

9.制度建設要與文化建設同步

企業文化是一種“軟性”的管理方式,一旦為成員所接受和內化,便能使其自覺地約束個人的行為,使其行為與組織戰略目標及前景規劃相一致。公司制度卻是“硬”要執行的,企業文化要內化到成員的意識中,必須以完善的制度為基礎,其內涵也要通過制度來體現。

公司制度與企業文化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具體表現在:

(1)企業文化與制度建設同等重要。

企業文化與制度建設是推動公司前進的兩個翅膀,折其一,組織就難以按預定的航道向預期的目標順利飛行;文化與制度建設是蹺蹺板的兩端,偏廢其一,組織的發展就會失去平衡。

(2)企業文化與制度建設協同作戰,步調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功效。

企業文化與公司制度同步進行,才能使企業文化發揮其應有的功效,使制度能夠落到實處。

【錦囊妙計】企業文化必須以完善的公司制度為基礎,先進的公司制度則有助于企業文化的推行。

10.有過必有罰,有功必有賞

管理者只有賞罰分明,才能不斷強化正確的行為、抵制錯誤的行為。賞罰分明,要做到有理有據。摩托羅拉就是賞罰分明的代表。

公司和軍隊,都是組織。一個軍隊賞罰分明,可以提升軍隊戰斗力;一個公司賞罰分明,可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管理者在制定賞罰分明的制度時要注意三個問題:

(1)有過必有罰。

一個組織必須講究制度和紀律,團隊事務是公,不能因為個人私交感情而過失不懲罰。有過不罰,等于說總經理自動放棄了懲罰機制。

(2)有功必有賞。

下屬有功勞而不能獲得獎賞,他會心生怨氣,陷入懈怠,工作失去主動性和積極性。

(3)獎罰雙管齊下。

下屬取得成績,及時給予獎勵和肯定,以此來激勵下屬取得更大的成績。下屬犯了錯誤,給予批評和懲罰,以此來警醒下屬改正錯誤。另外,賞罰一定講求公平,否則會引起員工的抵觸心理。

【錦囊妙計】如果賞罰不明,一切制度都成了虛設;賞罰一分明,制度就容易得到鞏固和完善。

1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倘若不能自律,就無法以德服人、以力御人。所以好的管理者懂得:要求下級和員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柳傳志從來都是把服從規章制度作為自己也必須做到的事。他說:“公司做什么事,就怕含含糊糊,制度定了卻不嚴格執行,最害人!”

柳傳志認為,立下的制度是要遵守的。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所有的公司都會有自己的制度,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制度不是定來給人看的,而是定來遵守的。只要是公司組織的成員,就應該受制度的約束。

(1)要想讓員工遵守制度,管理者首先要管好自己。

領導的力量,往往不是由語言而是由行為動作體現出來的,老板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

(2)制定統一規范的制度,并強有力地執行它。

如果員工表現優秀并做出貢獻,公司應獎勵,而對犯錯誤或違反制度的員工給予批評、處罰。只有公司的正氣引導和紀律約束,才能鍛煉和造就一支紀律嚴明、團結協作、朝氣蓬勃的團隊。

【錦囊妙計】領導人以身作則,自覺地遵守著各種有益于公司發展的制度,才能使公司蒸蒸日上。

12.制度不完善,滋生“潛規則”

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公司某項工做出現真空現象,使原來的有序變成無序,造成極大浪費。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有章不循造成的無序。

隨心所欲,把公司的規章制度當成約束他人的守則,沒有自律意識,不以身作則,不按制度進行管理考核,不僅影響了其他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會降低整體工作效率和質量。

(2)業務流程的無序。

以本部門為中心,要求流程圍繞部門轉,從而導致流程的混亂,工作無法順利完成。

(3)協調不力造成的無序。

部門之間的工作缺乏協作精神和交流意識。

(4)業務能力低下造成的無序。

出現部門和人員變更時,工作交接不力,協作不到位,因能力不夠而導致工作混亂無序。

公司的管理者應該著力培養自己的規則意識和法制意識。良好的規章制度和執行到底的作風是公司發展和盈利的基本保證。

【錦囊妙計】管理者應該分析造成無序的原因,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很好地執行,使無序變為有序,從而整合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13.防止制度建設錯位

在公司制度形成過程中,任何環節的錯位都有可能使制度失去效力。

公司制度建設錯位的表現有很多種,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規章制度缺乏系統性。

(2)形成制度缺乏民主性。

(3)制度內容缺乏操作性。

(4)執行制度缺乏連續性。

(5)落實制度缺乏原則性。

公司制度錯位的根源,一般有以下幾點:

(1)總經理對制度建設的認識和重視不夠,是制度錯位的第一大原因。

(2)繼任的管理者由于對前任的經驗采取“顛覆”態度,致使公司制度缺乏連續性。

(3)文化建設不力的公司會使制度合力、凝聚力不夠,從而導致錯位現象的發生。

【錦囊妙計】要想根除制度錯位現象,最先反省的就是制定制度的管理者,尤其是公司的主要決策者。

14.再好的制度也有老化的一天

公司制度具有一定的剛性,不過,要使制度發揮出最大的效用,又得做到靈活運用。制度化管理并不意味著死板與僵化,如果制度的剛性與管理的柔性不能有效結合,公司制度很難發揮最大的效益。

(1)保證制度的剛性是根本。

制度的剛性不意味著不需要完善。制定制度的目的是對一些模糊不清的事項做出一個明確的標準,因此,制度的時間性很強,絕不可能是不變的定律。當時代與環境發生變化,制度本身也要隨之變化。

(2)制度要適應時代與環境的變化。

管理者必須時刻注意公司的規章制度,發現不切實際或不合情理的要及時糾正。一個好的規章制度,必然是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

(3)避免制度僵化或過于迷信制度。

對于制度的剛性與管理的靈活性,管理者要注意兩點:

(1)制度應該讓執行者有一定的自主權,使其能夠按照制度的目標來處理某些例外情況。

(2)讓制度的執行者對公司的理念有深刻的認識,而不是“死守”條文,不知變通。

【錦囊妙計】任何制度都是有條件的,因而就要求管理者在實際操作中,要懂得靈活運用。并且只有靈活運用,制度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15.不斷修訂,讓制度日臻完善

許多成功的公司,都將自己的成功歸因于擁有成熟的制度模式。公司要想贏得優勢,就必須學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迅速調整方針制度。如果故步自封,白白浪費掉大好機會。使原本優秀的公司走向衰退。

科學完善的制度應該至少符合兩個基本條件:

(1)制度的時效性。

制度必須符合公司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符合公司應對同業競爭和市場現狀。

(2)制度的前瞻性。

公司的制度在時效性的基礎上,更要能夠引領公司走在其他公司前面,并符合時代潮流方向發展。如果公司制度不能引領公司加速發展,甚至落后于發展的潮流,那么這樣的制度早就應束之高閣。

時效性、前瞻性是公司制度缺一不可的特質,是公司生命的根基。

【錦囊妙計】為了使公司能真正擁有科學的制度,管理者就必須對所有不具有時效性和前瞻性的規章制度及時、全面地梳理、修訂,這樣才能使公司朝先進、科學的方向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洪湖市| 东乌珠穆沁旗| 长沙县| 万宁市| 成安县| 衡水市| 依安县| 乌海市| 凤冈县| 柘荣县| 特克斯县| 波密县| 合川市| 巢湖市| 本溪| 乐昌市| 来安县| 镇坪县| 山东省| 石门县| 抚远县| 古浪县| 博兴县| 九寨沟县| 海盐县| 资源县| 莫力| 衡阳县| 临海市| 襄城县| 永平县| 乌什县| 惠安县| 迁安市| 永昌县| 西丰县| 滁州市| 永修县| 邵阳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