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剛柔并濟,借力打力——FBI剛柔并濟的超級心理密碼(1)
- FBI攻心術:美國聯邦警察的超級心理戰術
- 金圣榮
- 4733字
- 2015-06-18 12:08:34
實際上,很多人都希望在攻心戰中憑借自己強勁的進攻勢頭贏得勝利,但是往往事與愿違。雖然,強勢的攻擊有時候可以使人們成為攻心的勝利者,但是這個方法卻并非百戰百勝。一些攻心高手懂得,將贏得攻心戰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強硬的攻勢上是不可取的攻心策略。而有時候,剛柔相濟的攻心方法才是贏得攻心戰爭的秘密戰術。與強硬的攻心戰術相比,“剛柔相濟”的攻心方法會讓人們產生一絲甜味,進而放松自己的防備心理。這樣一來,攻心者的勝算才會加大。
1.開闊思維,設置巧妙局勢——綿里藏針的心理密碼
很多人在嘗試進入他人內心的時候都會遇見這樣的情況:無論你怎樣講,對手都無動于衷,總是在敷衍你。如果美國警察遇到這種情況,他們會敏銳地意識到,對方并沒有認真聽你講話,而是在思考其他的事情。因為美國警察會敏感地發現以下細節:他們雖然在同你說話,但是他們的眼睛卻在注意其他地方,而且一些時候,當你同對手說話的時候,對手卻在轉移話題或者談論有些與當時的說話主題毫不相符的話題……如果你在進行攻心戰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你就遇上了一個難以突破的障礙。在FBI看來,若想突破障礙,首先就要誘導對手改變其漠不關心的心理,最佳的誘導辦法就是先談論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
在攻心戰爭中,所謂的漠不關心就是指對手的內心對你所說的話沒有任何反應,而此時你就要更換進攻策略,用他感興趣的東西激起他內心的波瀾。這與人們在社交場合中博得他人的喜愛的道理相似:如果你希望他人接受你、喜歡你,你就要了解他人的興趣愛好,然后在聊天的時候投其所好,才會在聊天中建立你與他人的感情,這樣你很快就會達到目的,而攻心也同樣如此。實際上,達到目的的方法有很多,有時候固執地按照相同的辦法行事只會讓你在攻心戰爭中寸步難移,這時候我們不妨轉變思路,開闊自己的思維,巧妙地設計一個局勢來幫助自己達到目的。
FBI在一次偵破行動中,根據掌握的證據抓獲了一名叫做查理·戴維斯的嫌疑人。查理·戴維斯是一個彪形大漢,身高6英尺左右,當時僅有三十多歲。他常常把胡子刮得干干凈凈,也十分注意衣著整潔。在警察審訊他的時候,戴維斯竟然主動與警察交談,這令在場的警察十分意外。警察猜測,戴維斯能夠主動與警察談話的原因也許是他不知道如何度過看似過多的空閑時間。那么,除此之外,戴維斯這樣做的目的是不是想讓自己在談判中占據有利地位,甚至成為勝者呢?警察意識到,眼前的這個嫌疑人并不是等閑之輩。因此,警察決定利用他愿意主動交談的特點來進攻他的內心。想到這一點,FBI調查員轉變了思路,對戴維斯說道:“現在看來,你的確比我們有優勢。查理,因為我們并不知道你做了些什么。”對方得意地回答:“我殺了五個人。”說罷,他還向FBI講述了自己的作案方式。令警察吃驚的是,他一手控制的局面和策劃現場,似乎毫無漏洞。于是,警察們說:“你是一個真正的警察迷。你希望你能夠成為警察,并且占據有權有勢的地位,而并非從事一些根本不會給你提供展現才華機會的低賤的工作。”查理笑著告訴警察,他的父親曾經也是警察中尉。
此時,查理在警察的要求下再次描述了他殺害女性的一貫手法,而且他向警方一次性講述了他殺害五個女性的過程。這時,FBI改變了自己的談話策略,警察說道:“查理,你在與女性的交往上存在問題,你在第一次作案的時候巧遇財務危機,當時你不到三十,你認為你的工作不會讓你施展才華,因此你覺得你的生活十分糟糕。”此時,警察注意到,對方在點頭,這證明警察的話并沒有錯誤。
警方接著說:“當時的你欠了債,并且和與你同居的女人經常發生爭吵。”說到這里,警察發現了一個細節:查理的身體語言正在發生變化,他的情感也逐漸有所流露。于是,警方憑借著自己已經掌握的情況繼續推斷說:“但是,你在最后一次作案的時候,你的手法遠遠不如第一次兇殘,因為你在強暴之后給她穿上了衣服,還蒙住了她的臉。”此時,FBI注意到,查理在仔細傾聽警方說的話。于是,警察突然問道:“她對你說了什么,讓你最終決定殺掉她?”
霎時間,查理的臉變得通紅,他猶豫了一下說道:“她看到了我的臉,知道了我的相貌,因此我不得不殺掉她。”片刻的安靜之后,警察說道:“你拿走了她的什么東西?”這時,查理坦白地說他拿了錢包,并且在錢包里發現了一張一家人的合影。這時,警察接著說道:“你曾經去過她的墓地,因為你對這件謀殺案十分愧疚。而且,你并非兩手空空地前往墓地,你帶了什么東西?是那張合影,對不對?”聽到此話,查理微微點了點頭,然后垂下了頭。此時,FBI的精英才長舒一口氣,因為他們成功破案了。
在審訊查理的過程中,FBI采用的方法就是及時改變自己的思路,開闊自己的思維,然后巧妙追擊,使對手承認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實,在多年的發展中,FBI曾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嫌疑人,這些人的作案手法不完全相同,而正是這些不同的作案方法給FBI留下了蛛絲馬跡——而這些細微的線索都能夠使FBI推斷出對手的個性,由此,FBI才能夠轉變自己的思維,給對手設置一個能夠讓對手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局勢。為了能夠使自己給對手設置的局勢更有效,美國警察經常設想,如果自己處在嫌疑人的位置上會怎樣做呢?由此,警察可以揣摩對手的心理活動。實際上,揣摩對手的心理并非易事,但是這卻是給對手設局的一個重要的步驟。因為這樣可以使美國警察更加了解對手,因此在設置局勢的時候才會更占優勢。
在審訊查理的過程中,FBI就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推斷給查理設置了一個讓他不得不“迷”的局勢,從而使他在與警察交流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講述了自己的作案經過。在審訊查理的過程中,美國警察先對查理說道:“現在看來,你比我們有優勢。”而正是這句話,幫助了美國警方獲取了最終的結果——在嫌疑人看來,既然自己已經占據了優勢,對方的勝算自然不大。這樣,查理一步一步地在美國警方設置好的局勢中深入,最終承認了自己所做的事情。可是,美國警察的這些做法讓一些希望學習攻心術的人疑惑不解:通常來講,人們極力掩飾自己的劣勢,只會讓對手看到自己的優勢;此外,我們也不會當面指出他人的缺點,因為人們既不愿意損害自己,也不愿意傷害他人。可是,FBI在審訊查理的時候卻一反常態,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劣勢在何處,而正是這種做法使得FBI變得異常可信。
FBI的經歷告訴我們,在某些時候我們應該適當暴露自己或他人的缺點,這樣可以在對手的心中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從另一個角度講,適當暴露自己或他人的缺點也可以幫助你在進攻他人內心的時候制造靈活的局勢。
FBI在與查理進行心理周旋的時候恰到好處地暴露了缺點。其一就是在交談開始的時候明確告知對方“你比我們有優勢”,其二就是當查理一步一步走進美國警察設置好的局勢的時候說“你與女性交往的方式存在問題”。這兩種做法在心理戰中的好處就是,第一種暴露自己的缺點的方法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誠實,第二種暴露他人缺點的方法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可信,而“誠實”和“可信”帶給美國警察最大的好處就是,查理更容易鉆進他們設好的局。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盡管“暴露自己與對手的缺點”的方法能夠讓自己設置的局勢更逼真,但是一旦掌握不好就會適得其反。因為很多人都能夠辨別真假,尤其是那些經常被他人奉承的人,這些人只需聽一句話就能夠知道你是在真心向他提建議,還是為了設置局勢或計謀而虛情假意地提建議。其實,開闊思維固然是一件好事,而適當暴露缺點也是開闊思維的一種方式,但是我們在使用這些方法時應該注意的是,能夠開闊思維發現新的攻心方法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一旦讓對方察覺你的“謊言”,你設置局勢的愿望就會化為泡影。這提醒我們,如果我們要在攻心戰中給對方設置局勢,一定要提醒自己:開闊思維、突破常規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必須不能讓對方識破自己在說謊。
我們從美國警察審訊查理的過程中總結美國警察攻心的策略,無非是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開闊思路、大膽創新,適當暴露自己和對方的缺點,而這一切做法的目的就是給對方設置一個迷局并且能夠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走進這個局。或許一些聰穎的人還會從這個案例中發現這樣的信息:在美國警察審訊查理的時候,他們巧妙地給對方設置了一個讓人不容易察覺的局勢。可是,雖然美國警察成功設置了局勢,但是在與對方交談的時候絲毫不見警察的嚴肅作風。從另一個角度講,“剛柔并濟”是最適合形容美國警察在審訊查理的時候的做法。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知道美國警察的這種做法并無過錯——如果美國警察在利用計謀給對手設置局勢的時候依然保持嚴肅的作風,必然無法拉近與對手的心理距離,而只有暫時改變自己的嚴肅作風才能夠使對手的防備心理有所松懈。當對手逐步講述自己的行為的時候,再用自己一貫的作風逼迫對手承認罪行。從這個角度講,FBI即是用“剛柔并濟”的方法拉近自己與嫌疑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然后開放自己的思維巧妙設局,這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
FBI的經歷告訴我們,在給對手設置局勢的時候采用“剛柔并濟”的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使對手放松戒備心理。如此一來,我們設置局勢的方法才有效,才能夠幫助我們徹底進入對手的內心,從而破解對手的心理密碼,成為攻心戰中的勝利者。
2.FBI精英懂得欲擒故縱,先給予對手想要的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之一,人們時時刻刻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心理研究認為,這是人的一種生存本能。換句話講,在為人處世方面,如果人們能夠遇到一個與自己的利益關系最緊密、能夠給自己提供有效幫助的人,人們則會主動與其親近。同樣,人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例如在求職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企業是否會給我們提供良好的待遇,我們從中又能夠得到其他的什么。最終,人們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必然會選擇一個能夠給自己提供最多收入的企業。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些企業成功招聘到自己所需的人才的原因是該企業給他們提供了令他們感興趣的職業和收入,這與FBI進攻他人心理的策略如出一轍:若想成功進入他人內心,必須懂得欲擒故縱,先把對手希望得到的東西給予對手。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最在乎的東西,通常都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東西。因此,當你與一個陌生人相處的時候,若想盡快接近他,就要談論一些能夠引起對方興趣的話題。當然,如果此時僅僅局限于“談論”,結果也許不太令人滿意,而要讓對方獲得。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經寫過這樣一則寓言:
南風和北風決定一決高下,看看誰的能力高,比賽方式就是看誰能夠讓行人脫掉身上的大衣。北風向行人吹來凜冽的寒風,而且越吹越猛,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嚴寒反而將身上的大衣裹得更緊了;而南風徐徐吹動,霎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暖和,便脫掉了大衣。結果,誰在比賽中勝出自然不言而喻。
雖然寓言是作家虛構的,但是其中卻含有聰慧的攻心之道:先給予對方利益。在FBI的攻心智慧之中,這就是“欲擒故縱”的攻心法則。所謂的“欲擒故縱”,就是在表面的行為上表現的與自己的目標相反,但是卻達到了自己的目標。表面上看來,美國警察在與對手周旋的時候是在順應對方的意愿,但是卻在無形中讓對方遭遇挫折或發現自己的缺陷,進而糾正對手的觀點,從而達到攻心的目的。其實,在與嫌疑人周旋的過程中,FBI有時候也用這種方法成功馴服對手,與理查德·斯佩克周旋的過程就是這樣的過程。
1966年,理查德·斯佩克在位于南芝加哥的某城區襲擊了護士學校的學生,并且導致了一些人死亡,因此他被判了無期徒刑。后來,FBI成功攻入他的內心,使他承認罪行,并且服刑,可是審訊理查德·斯佩克的過程卻并不十分輕松。當FBI與他剛剛交鋒的時候,理查德·斯佩克就明確表示自己的意愿:希望警方不要把他與其他的嫌疑人混為一談,因為他并不想與這些人一同出現在同一張名單上。理查德·斯佩克進一步表示:“那些家伙都是一些瘋子,是系列殺人犯,而我可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