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隨方亦圓(2)
- 水之道:水的無為自然哲學與處世立業之道
- 吳蔚
- 4922字
- 2015-06-11 14:28:42
阿迪常說:“現代的體育運動迅速發展,體育用品的生產,必須時刻注意改進產品,以適應顧客的需求,否則就有被擠垮的危險。”這一段話正暗合了水道隨方亦圓的謀略。多少年來,阿迪達斯公司之所以能牢牢地吸引顧客,其中,像水那樣隨方亦圓、不斷地拓展市場是阿迪達斯公司成功的關鍵所在。
30多年來,阿迪達斯公司開發了一種又一種受人歡迎的產品,橡皮凸輪底球鞋;適合冰雪地、草地、硬地比賽的各類球鞋;60年代研制出來的以塑料代替皮革的球鞋;70年代投產的用三種不同硬度材料混合制成鞋底的球鞋;80年代初生產的新式田徑運動鞋、其鞋釘的螺絲可以根據比賽場地和運動員的體重、技術特點、用力部位而自行調節。早在1978年,僅足球鞋一類,阿迪達斯公司在世界各地所獲得專利就達700多項。
盡管阿迪達斯公司取得了如此的成就,但是他們并沒有因此而滿足。他們時刻沒放松與國內彪馬公司、美國耐克、美洲虎公司、意大利的柏仙奴和日本的虎牌公司之間的競爭。他們的目標是逐步占領中、美、日三個重要市場,總產值突破40億馬克。為此他們首先改組了經營部,把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提拔到經銷第一線。此外,還不斷變革陳舊的經營方式,增加開發品種,準備向與運動有關的康復、消遣、旅游及日用化妝品等領域挺進,為今后公司的發展,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
隨方亦圓——虞詡示強惑羌軍
漢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西北的羌族起兵進攻東漢的武都(今甘肅成縣西)。朝廷委任虞詡為武都太守,叫他領兵征討羌軍。虞詡率領3000兵馬來到陳倉(今陜西省寶雞東)境內的崤谷附近,見這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生怕中埋伏,忙派出探子前往偵察,果然發現崤谷埋伏了大批羌軍。
虞詡覺得不易硬攻,決定先用假象分散敵兵,然后再乘機突破崤谷天險,進占赤亭,直逼武都。于是,虞詡命令部隊扎營待命,并四處聲言說:“我已派人報告朝廷,請求援兵。援兵一到,我們就開始進攻。”
羌軍頭目得到這樣的消息后,心想:虞詡憑3000人馬,怎敢進攻險要的崤谷?待漢朝的援兵趕到這里,還有好多天的路程呢。就留下少數羌軍守崤谷,其余的分散到各地搶掠去了。
虞詡得知消息后,乘機命令部隊立即出發,突破崤谷,日夜兼程,以每天100多里的速度向赤亭疾進。途中休息,他讓官兵每人壘兩個人的鍋灶,飯后也不毀掉;第二天,又命令每人壘四個人的鍋灶。
羌軍見虞詡突破了崤谷,慌忙追趕上來。但發現虞部的鍋灶逐日增多,以為他們有了援軍,嚇得不敢再追了。
部下奇怪地問虞詡:“當年孫臏斗龐涓是逐日減灶,你怎么逐日增灶?兵法上說,軍人日行不能超過30里,以防意外。而你卻督軍每日行軍將近200里,這是什么道理?”
虞詡說:“敵軍勢眾我們人少,行軍速度慢了容易被敵人追上,急行軍能使敵人摸不清我們的情況。敵人見我們的鍋灶日益增多,必定認為我們有了援軍,我軍人多而行進速度又快,敵人就肯定不敢輕易追趕了。當年孫臏示弱,今天我虞詡示強,這是因為形勢不同的緣故啊。”
大家連連稱是。
虞詡率領不到3000人馬到達武都,卻被一萬多羌兵包圍住了。為了迷惑羌軍,虞詡命令漢軍不準發射強弓,只用小弓箭射擊攻城的羌軍。于是,羌軍以為漢軍弓力弱,射不到他們,便一窩蜂似地急攻而上。這時虞詡命令20個強弓手集中射擊一個羌軍,每發必中,羌軍大驚,倉惶敗退下去。虞詡見羌兵敗退,率部掩殺過去。
第二天,虞詡決定再給羌軍一種假象。他讓所有官兵列成長隊,雄赳赳地從東邊城門出去轉了圈,再從北邊城門進來。進城后更換衣眼,又從這個城門出去,那個城門進來,一天反復好幾次。這樣,羌軍以為漢朝又派來了幾萬援軍,嚇得趕快撤退。
虞詡以弱勢兵力,能夠出奇制勝,是因為他不死守兵法,精于水的隨方亦圓之道。
“出奇制勝”語出《孫子兵法·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是說,大凡作戰,一般都是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取勝。所以,善于出奇制勝的將帥,其戰法如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樣奔騰不息。這正是水道的隨方亦圓的謀略。
隨方亦圓的謀略思想,其核心在于辯證地看待“出奇制勝”中“奇”與“正”的關系,不要以為一次奇招制勝,便認為此招永遠是奇;也不要以為常用的戰法,就永遠不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而要隨情況的變化而變換奇正戰法,從而達到正變奇、奇變正,奇亦勝、正亦勝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在現代商戰中,水道的隨方亦圓被廣泛應用,并且,賦予新的內涵,它不僅表現在營銷領域里的奇謀妙計,而且還表現在產品設計領域里的創新發明。這方面的精采戰例數不勝數。
皮爾·卡丹,這位在法國與埃菲爾鐵塔和戴高樂總統齊名的服裝巨孽,精通水的隨方亦圓之道,堪稱是“出奇制勝”的典范。在卡丹數十年的服裝設計和經營生涯中,他獨樹一幟,不斷創新,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最前面,給法國時裝界注入了朝氣和活力。在卡丹的手里,每根針線,每塊色彩,都充滿了神奇的魅力。他就是用這神奇的針線和色彩征服了法國乃至世界的服裝市場,創造出一個舉世矚目的卡丹帝國。
隨方亦圓——曹瑋應變除叛軍
北宋真宗時,宋、夏邊境上,兩國經常發生戰事。
卻說這一年,在北宋與西夏國交界的渭州(今甘肅寧夏部分地區),北宋兵偷偷投敵的特別多,西夏將軍們高興極了。可是有一天,一個埋伏在北宋中軍帳的西夏軍探子向主帥報告了這樣一件事:
前天下午,宋軍渭州守將曹瑋正在和客人下象棋。有個部將向曹瑋報告道:“將軍,今天又發現50多個士兵叛逃西夏國。”
“知道了。”正在下棋下得興致勃勃的曹聽完報告,鎮定自若,一點也沒有那種驚慌失措的樣子。報告人的話音一落,他不假思索似地回答道:“慌什么,那是我派過去的!”
曹瑋這句話剛出口,好像馬上發覺自己說溜了嘴,立即抬起頭環顧左右,見在場的都是自己的親兵,便沒說什么。可是,他的親兵無意中把這一重要情況泄露給西夏國在宋軍中的那個坐探。這一情況很快傳給夏軍主將。
“原來是這樣,我本就在疑心這些宋兵是否是真心投誠過來的。”夏軍主將恍然大悟。“來人哪,把所有投誠過來的宋兵全部都給我斬了!”一道令下,先后投向夏軍的幾百宋軍,全部給殺了,西夏兵把他們的腦袋一個個扔到國界上。
等到把這批降兵殺完之后,西夏軍主將細細一想:“不好,我們中了曹瑋的奸計了。”正當他后悔得跺腳捶首的時候,渭州將軍府內曹瑋正在哈哈大笑。
曹瑋能夠像水那樣隨方亦圓,隨機應變,用一句假話來借刀殺人,可謂是精于水道的高手。從此,宋軍士兵便不敢向西夏軍投降了。
古代軍事家說過,行軍布陣,敵我雙方都會,但取勝的關鍵在于“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用現代話說,就是要動腦筋,隨方亦圓,隨機應變,運籌帷幄,以巧服勝。這些其實都跟水道的隨方亦圓是同一個說法。由此也可以看出水道的內涵的廣泛,它涵蓋了所有的兵法謀略。
經營者注意市場機會的研究,沒有機會創造機會而一舉成功的例子很多。日本東京西武百貨公司池袋店是設在地下鐵道上面的九層大樓,這里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交通方便,二是文化發達。該店就充分利用這里的有利環境的機會,接二連三地舉辦各種展覽,吸引各種有興趣的人前往參觀,雖然辦展覽耗資巨大,但他們也在所不惜。如1982年7月下旬,池袋店就同時舉辦我國的故宮文物和范曾的書畫兩個展覽,僅故宮文物租借費一項,就付出2億日元,保險費、包裝運費、廣告費等都花費巨大。
然而,就是這兩個展覽會,先后吸引了3O萬觀眾,參觀的人餓了、渴了,總要吃、喝,臨回去時順便買一些東西,也是常有的事。而池袋店很大,吃穿用及文化體育用品、電子儀表儀器、醫藥衛生用品,甚至釣魚用品都應有盡有,因此營業額大大增加。平常該店營業額一天為7~8億日元,展覽會期間,營業額每天增至15億日元。這就是水道隨方亦圓的巧妙運用。
隨方亦圓——文彥博借用實例平市場
宋仁宗至和年問,國家財政緊張,幾種錢幣同時流通,國家難以控制市場。于是,便有大臣上疏仁宗,請求統一錢幣,特別是要罷掉陜西鐵錢,由國家統一鑄幣流通。仁宗接到奏疏,交大臣們議論。大多數人覺得罷掉鐵錢會造成市場混亂,所以并沒有實行。
但朝廷商議的消息卻傳了出去,一時間,首先從京都汴梁(今河南開封)開始,刮起一股風:“朝廷要罷掉陜西鐵錢了,趕快脫手出去,晚了就一錢不值了!”一傳十,十傳百,不長時間便傳遍了城市鄉村。
那時,陜西鐵錢不僅在陜西,連京都及周圍一帶都十分通行,存這種錢的大有人在。大家聽說這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就要廢了,那還了得,所以都紛紛拿鐵錢到店鋪中搶購貨物,不管目前用不用,先搶到手再說。
店鋪老板也不是傻子,他們比別人更早得到了消息,因此紛紛掛出牌子:不收陜西鐵錢。
這家不收,那么就到那家吧!可百姓們串了幾家店鋪,走了幾個集鎮,到處都一樣。這下大家更急得不得了,有火爆性子的人竟到店鋪中強行買貨,嚇得店鋪競相關門。一時間,市場大亂,人心浮動,危及治安。
消息馬上反饋到朝廷,仁宗大為惱火,一邊追查是誰傳出的消息,一邊責令宰相文彥博迅速處理此事,平定市場,安定民心。文彥博召集大家商量,大家都說別無辦法,只有讓朝廷下令,辟此謠言,用行政手段平市場。
可文彥博深深知道,市場上的事有時單靠強令是辦不好的。法令出去,大家還會將信將疑。特別是平民百姓,看重的是實例,而不是一紙公文。想到這里,文彥博對大家說:“這么辦吧,先讓我來獨自經辦此事。若我財力不足時,再麻煩各位。”
他回到家中,詢問管家:“絲絹縑帛還有多少?”管家說:“還有500匹。”于是文彥博讓管家找來京城中最大的綢緞鋪主,托他代賣這些絲絹,并特別叮囑:不要其他的錢,只收陜西鐵錢。
店主照辦,第一天簡直擠破了門。別的店主都來打聽為何倒行逆施收陜西鐵錢,當他們得知是文丞相讓代賣代收的后,都放下心來,連丞相都要鐵錢,看來鐵錢是決不會廢止了,于是各店也收起了鐵錢。
消息傳揚出去,老百姓都放下心來,再沒人急于脫手陜西鐵錢去搶購貨物了。一場市場動亂就這樣讓文彥博平定了下來。
文彥博能夠將一場彌天大波舉手平息,這與他深諳水道的隨方亦圓是分不開的。
《韓非子·五蠹》中說:“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鄙諺就是俗語。其意為:舞蹈者靠著袖子長,跳起舞來便婀娜多姿,容易達到體態優美的效果;做買賣的人,憑著資本雄厚的實力,其經商也就游刃有余。做什么事都要像水那樣隨方亦圓,機智靈活,善于憑借自己的優勢,利用優越的條件,施展各種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袖子長能力舞蹈增添姿色,本錢多能為商賈提供方便,這是非常普通而又正確的道理,在今天的經濟領域里,仍有其廣泛的意義。
要在企業界出人頭地,就要具備豐富的學識和靈敏的經營頭腦,及時捕捉市場信息,正確展望市場趨勢,善于采用靈活多變的經營手法。這些都如同舞蹈者的“長袖”,要舞姿出眾,這樣的長袖是萬萬少不了的。享有“萬能博士”美譽的阿曼德·哈默,就是一位“長袖善舞”的杰出企業家。
哈默18歲時就顯示出其過人的經商才華,并成為大學生中第一個百萬富翁。1921年,哈默獲悉當時世界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正瘟疫流行,饑荒嚴重,便毅然放棄當醫生的機會,決心赴蘇作一次人道主義冒險。許多人對哈默此行表示不可思議,稱之為“到月球上探險”。
哈默帶領一所流動醫院,包括一輛救護車和大批藥品,經過長途跋涉,歷經艱辛,終于當年8月抵達莫斯科。他把帶去的價值10萬美元的醫療設備無償贈予主人。
當哈默來到烏拉爾山考察時,他看到的是餓浮遍野,令人毛骨悚然,然而,那兒白金、綠寶石應有盡有,各種礦產和毛皮堆積如山。
“為什么不出口這些東西去換取糧食?現時的美國糧食大豐收,價格大跌。”善于理財、富于創見的哈默突發奇想。他馬上向當地的蘇維埃政府提出了這條戲劇性地改變了他生活道路的建議:“如果你們愿意,賒銷給你們價值100萬美元的小麥。”
經過短暫的商議,雙方一拍即合。哈默頓時成了當地的紅人。
這條消息很快傳進了列寧的耳中,這位目光敏銳、富有遠見的偉人立即表示要接見這位年僅23歲的美國百萬富翁。
哈默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步入克里姆林宮,來到列寧的辦公室。兩位東西方的天才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他們面對面坐著,彼此靠得很近,用英語交談了一個多小時。
列寧對哈默說:“我們希望通過給外國人提供工業和商業方面特許權的方法來加速我們的經濟建設,這對你將是個極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