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戰略定得準確,管理才能到位(1)

只有戰略準確,細節才會有意義,執行才會有意義。如果只顧細節,忽視戰略,盲目執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果戰略錯誤,細節再完美也無濟于事,細節越完美,執行力度越大,在細節上下的功夫越多,越是背道而馳。

戰略失誤是最大的失誤

戰略失誤是不能犯的,一個戰略失誤可能導致整個企業全軍覆沒,整個人生一敗涂地,而且永無東山再起之日。

在企業發展進程中,戰略是至關緊要與企業命運攸關的最重要要素,戰略失誤是企業經營中最大的失誤,這在企業界人士和相關專家學者中是有共識的。

“戰略”兩字,其本意是在軍事對抗中、在戰爭中首先使用的,企業戰略由戰爭戰略引申而來。如果要問什么是企業戰略,概括地說,企業戰略就是關系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具有方向性、綱領性、全局性、整體性、長期性和指導性的根本謀略。戰略決策,對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決策。一旦戰略決策失誤,就會對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所以,戰略一定要講究科學化、民主化、程序化。也正因如此,企業家要花很多時間進行戰略思考、戰略研究。企業實踐一再表明,無戰略的企業肯定會導致失敗,會在商海中,因無明確方向、因盲目性而陷入危險境地。就會如未來學家托夫勒講過的,“對于沒有戰略的企業來說,就如同在險惡的氣候中飛行的飛機,始終在氣流中顛簸,在暴風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因此,必須隨時關注經營環境的變化,尋找可能出現的戰略脫節的信號,并仔細分析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善于把握企業戰略的主動權,去爭取和贏得企業的持續發展。”

托夫勒的這種說法和形象比喻是很有道理的。

大失誤是戰略,小失誤是細節,戰略失誤了回天無力,細節失誤了還有改進的余地。對于一艘駛錯了方向的航船來說,任何來風都是逆風,同樣道理,對于一個犯了戰略失誤的企業和個人來說,任何細節上的改進都沒有意義。

其實一提起戰略,人們會認為太抽象,太空洞了,企業領導者常常會這樣說,戰略問題不用談,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我自己最清楚,不用你們來說。

有資料表明,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財富500強中的230家企業(占總數的46%)悄然消失了。而19世紀最大的100家公司,到20世紀結束的時候,只有16家仍然存在。企業前行的道路上處處充滿了礁石和險灘,無數明星企業折戟沉沙。不同類型的企業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階段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危機。許多專家指出,企業戰略失誤是企業的最大失誤。例如,葉生就曾指出,“企業最大的危機是戰略性的危機,如果是企業戰略出現危機,那絕對是致命性的危機。”所以,企業管理首先應該重視戰略上的管理。

戰略不是一個隨心所欲的目標或一句空洞的口號,它是基于對特定歷史時期特有經濟規律的深刻把握,對宏觀環境和行業動態的透徹理解,對競爭對手和自身競爭能力的深入了解等而采取的經營方略,并要隨著企業運行環境、行業、競爭對手和自身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調整。

任何產業都有它的產業周期,一個國家和整個世界經濟也有它們的經濟周期,歷史性機會必然會有成為歷史的時候,這些都是基本的經濟規律,一個戰略失誤就會導致全軍覆沒。做小生意憑經驗,中等生意用各種部門科學,做大生意就要靠哲學了,否則,只要你還沒有離開生意場,無論有多少錢都不是你的,怎么上去還會怎么下來。早期在中國股市里出現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富豪們幾乎都已不見蹤影了,如果史玉柱、牟其中他們去炒股,必定也會在牛市里大發橫財,又在熊市里賠得血本無歸,賺到的可能只是“瀟灑走一回”。

綜上所述,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之所以衰落,是因為發展戰略失誤;之所以產生發展戰略的失誤,則是源于對經濟轉型時期這一特定歷史時期歷史性沒有正確的認識,從而將這種歷史性永恒化了。

戰略是關于未來的,而多數戰略領導者天生樂觀,漠視將來可能出現的失敗;即使他們承認有失敗的可能,但往往把失敗當成個別現象。戰略有缺陷,不管領導者多么高明,實施得多么得力,仍注定會失敗,周密的戰略加上完美的實施,才會獲得成功。

企業發展戰略是一種“術”。它是企業發展術,是企業中最大的術。當今國內外先進企業都非常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已進入戰略制勝時代!

戰略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戰略不是因為復雜而犯錯誤,戰略經常因為不被正確認識和重視而犯錯誤。無論員工還是領導者,都必須樹立戰略至上的觀念。

戰略眼光決定競爭成敗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首先必須具有戰略眼光,能夠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賺錢機會。哪一個投資領域是好的,哪一個產品是好的,誰能首先發現并開拓市場,誰就具備優秀的領導者戰略眼光。

當今,世界經濟起伏不定,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著劇烈變化。我們正處在淘汰別人或被別人淘汰的大變革時代,是生與死的抉擇時代。要在這樣激烈的競爭時代中生存與發展,僅僅靠組織好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已遠遠不夠了。因此,高效的企業戰略管理在當前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尤其顯得重要。企業要生存,要持續成長,必須深謀遠慮,必須有戰略眼光,確定戰略定位,明確戰略重點,抓好戰略策劃,并加以有效地實施。

柳傳志在創業初期歷盡艱辛,PC機經營一見生機就萌發了研制自己品牌微機的想法。還在1989年的時候,柳傳志就給聯想制定了一個戰略發展的指導思想:第一,我們要辦一個長期的公司,辦老字號;第二,聯想要有規模,要大到足以能跟世界500強比;第三,我們要的是高技術領域,不能再在發展領域發展。

綜觀全球的商業巨子們,他們的成功皆得益于其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先說20世紀初美國商人威廉·胡佛,1908年,當他認識到汽車必將取代馬車成為人們代步工具后,毅然放棄他正為馬車配套生產皮革制品的生意,轉而生產真空吸塵器,他的決定引發了一個巨大的真空吸塵器市場;CNN總裁泰德·特納以戰略眼光,首開24小時不停頓播報新聞節目的先河;比爾·蓋茨的戰略眼光從把WINDOWS軟件與IBM計算機捆綁銷售中表現出來;邁克爾·戴爾的戰略眼光則表現在抓住網絡展開網上直銷的先機。他們的戰略眼光時刻提醒人們: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正是其眼光敏銳的原因所在。

這種戰略眼光除了智慧靈機般地閃現,還展現出這些領導者堅定的決心和企業上下因此而形成的強大凝聚力。從他們身上不難看出,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要么有最出色的產品,要么采用了最恰當的生產、銷售方式。隨后,為搶占市場而采取攻擊性營銷策略;為保住市場而對顧客“甜言蜜語”;為了保持活力而不間斷地對內部整頓;為取得社會認可而對外展現自身的文化和價值觀。而中國的領導者不缺少智慧和足夠的戰略頭腦,但要想擺脫企業因人而盛,因人而衰的怪圈,要做的有兩點:第一點要做的是讓企業也具備智慧的頭腦,第二點要做的是讓企業的“頭腦”學會不斷地學習和更新。

對企業戰略的布局,簡單地說就是戰略領軍人物波特所闡述的三個層次:獨特的、有利的定位,明智的取舍,合理地在企業的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一種配稱。對一個企業來說,這些戰略最終要落實到企業的產品上,落實到產品的自主創新上,領導者的戰略眼光和創新應該在產品上體現出來。創新,是戰略眼光的一塊基石。但是,要創新,就會有挫折,有彎道,沒有一種創新是一蹴而就的,戰略眼光并不是一把萬能的鑰匙。但具有戰略眼光的領導者在遭遇失敗的時候會轉彎而不會被擊敗。聯想收購IBM公司的PC業務時,IBM有一個評判標準,就是看聯想能否保持IBM的創新和技術領先的傳統,結果聯想通過了,因為在聯想的企業文化中有一條就是鼓勵創新、允許失敗。

中國的創新型企業和國際相比總體上還處于滯后狀況,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1年人類發展報告統計,全球有46個技術創新中心,美國最多有13個,英國有4個,中國和德國并列第三,各有3個。但是很遺憾,中國的3個技術創新中心分別在中國臺北、新竹和香港,大陸無緣排名。看來,大陸企業要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執行力、管理、細節等對企業的成敗來說至關重要,但對企業的自主創新而言,領導者的戰略眼光還是占統領地位的。這是“綱”,只有舉起“綱”,其他一切才能產生良性連鎖反應,才能在自主創新的路上走好、走穩。

沒有戰略的企業,其生命力是短暫的。一個企業,只有領導者具備戰略眼光,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反之,一個企業在戰略定位上不準,那么,企業就會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導致破產。從一定意義上說,今天的企業已進入了戰略競爭的年代,企業領導者的戰略眼光已成為現代企業競爭成敗的核心因素。因此,如何在激烈起伏的市場競爭中,擁有超前的戰略眼光,制定和執行正確的企業戰略,已經成為決定企業能否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戰略定位要準確

明確的產業戰略定位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前提,恰當的市場戰略定位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途徑,適宜的聯盟戰略定位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領導者只有為其企業準確地進行戰略定位,才能從容地迎接挑戰,獲得發展機會,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戰略是企業成長的路徑,準確的戰略定位是企業戰略的原點,它是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描述和構想。在企業動態的經營環境中,企業的戰略管理漸成“時尚”。一個好的戰略定位是企業戰略管理成功的開端,可以說,它是企業戰略管理的基礎和前提。

企業要發展,定位很重要。定位是為了解決企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問題。企業發展要有正確方向,要靈活地運用規模化和差別化原則,要堅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要有中長期目標,定位要準確,定錯位,白費勁。

戰略管理是一個過程,目的是通過戰略定位來優化企業業務結構,將有限的資源投入轉換成持續的競爭優勢和企業價值。而企業的戰略定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它是企業戰略管理的基礎和前提,沒有準確的戰略定位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戰略管理,也就不可能有出色的企業。

從某種角度來說,企業的戰略定位是企業發展的指南針。目前,經濟環境的變化使中國許多企業面臨著二次創業的問題。企業的二次創業要求企業重新審視自我,明確自己的戰略定位,這是現階段中國許多企業戰略管理的重點。企業只有找準了方向,才能讓企業最大限度地集中資源,高效利用資源,從重點突破,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企業在發展中不斷突破。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就曾說過:“企業的發展首先是定位要準確,其次是要選好人才,再次是要有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當然,肯學習、勤奮工作是最重要的。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時間里成為上市公司,發展到旗下有七家公司,近9 000名員工的企業。這并不是我們比別人勤奮,比別人聰明,關鍵是定位準確,發展機遇抓住了。”

許多人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都會犯一個錯誤,希望每個人來用我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不可能的。定位要準確才能做好。戰略最忌諱的是面面俱到,一定要記住重點突破,所有的資源在一點突破,才有可能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崇明县| 东源县| 四子王旗| 来宾市| 石屏县| 三河市| 全南县| 普格县| 苗栗县| 唐海县| 丹东市| 友谊县| 岳西县| 土默特左旗| 余江县| 宁波市| 武清区| 扎囊县| 揭阳市| 红桥区| 刚察县| 麻栗坡县| 长春市| 大同市| 固镇县| 威宁| 红原县| 县级市| 米易县| 曲阜市| 梅河口市| 尼勒克县| 万州区| 凤山市| 桐柏县| 共和县| 固镇县| 乳源| 朝阳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