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做人從修身開始(9)

職責貫穿于每一個人的一生。從我們來到人世間一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對上司的職責和義務、對下級的職責和義務、對同事的職責和義務,以及對親人和家屬的職責和義務。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動的地方,都有我們人類應盡的職責,職責和義務與人們的生活是不可分離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上天賦予我們的一切手段和能力來履行自己的職責。

一位年紀很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訴他的老板,他想要離開建筑業,然后跟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輕松自在的生活。雖然他也會懷念這段時間里還算不錯的薪水,不過他還是覺得應該退休了,生活上沒有這筆錢,也是過得去的。

老板實在有點舍不得這樣好的木匠離去,所以希望他能在離開前,再蓋一棟具有個人風格的房子。木匠雖然答應了,不過可以發現這一次他并沒有很用心地在蓋房子。他草草地用了劣質的材料和拙劣的技術,就把這間屋子蓋好了。其實,用這種方式來結束他的職業生涯,實在有點不妥。

落成時,老板來了,順便也檢查了一下房子,然后把大門的鑰匙交給這個木匠說:“這就是你的房子了,我送給你的一個禮物。”木匠實在是太驚訝了,也有點丟臉,因為如果他知道這間房子是給他自己的,他一定會用最好的建材,用最精致的技術來把它蓋好。不過,現在他卻因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要住在一個一點都不好的房子里面。

生活中有時候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們都沒有全力以赴地去做我們該做的工作。直到看到自己的成品,發現將住在自己所蓋的房子里之后,我們才感到震驚。

如果之前就知道,自己會生活在自己所創造的物品里,就不會這樣了。

假設你自己就是這個木匠,想一下這將是你的房子,那么每當你下釘子、放置木板和豎一面墻的時候,就會精心一點。就好比是在營造你的一生一樣,即使只在里面住幾天,為了那幾天,都要做得好,住得有尊嚴。

責任是最足以發揮我們力量的東西。從來都不能負起責任的人,決不能發揮他們全部的力量,他們的力量因為從來沒有被重大的責任所磨煉,所以終其一生都將是弱者。

責任心本是一個虛擬而無時不在的東西,在全社會大力宣揚“職業精神”的今天,將工作責任心與生存聯系在一起并非危言聳聽。如果你有足夠的責任心,你一定會為自己贏得一棟“最完美”的房子。

不論尊卑貴賤,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名普通的“服務員”,為了我們自己的幸福,也為了他人的幸福,我們應該利用上天賦予我們的一切手段和能力來履行自己的職責。

責任心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松下幸之助曾說:“責任心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獨自承擔這些行為的哪怕是最嚴重的后果,正是這種素質構成了偉大人格的關鍵。”事實上當一個人養成了盡職盡責的習慣后,無論從事任何工作他都會從中發現工作的樂趣,并在這種責任心的驅使下,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成功概率大幅度提高。

小李是一名毫不起眼的理發師。他的理發店在街角最不起眼的地方,但卻是顧客盈門。理由很簡單:這里面有一位很好的理發師。他總能把顧客的頭發剪出最好的效果。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好發型和一份好心情,在路上多花一點時間又有什么關系呢?不僅如此,他的客人還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推薦這家理發店。久而久之,小李的理發店名聲大振,成為這個城市中首屈一指的理發店。

在這個過程中,小李招收了一批小學徒。在每次教授技藝的時候,小李總是不忘說這樣一句話:記住,每一刀剪下去都要負責任。這句話也是在小李正式做學徒的那一天師傅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因為這句話,小李對工作的態度近乎偏執。有一次,一位有錢人來店里理發。小李告訴對方,剪發大概要用40分鐘的時間。對方沒有異議。可是,剪到30分鐘的時候,這位顧客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得馬上走。小李堅持說:必須把頭發剪完才能走,不然的話,會影響到整體的效果。顧客很生氣,但是小李仍然不肯放他走,并且再三強調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顧客沒有辦法,只能留在店里把頭發剪完。

半年后,那位顧客又來了,他笑瞇瞇地對小李說:“上次因為在你這里剪頭發而耽誤了生意,我曾發誓再也不來這里剪發了。但后來發現其他理發店剪出來的效果都沒有這里好。現在,我和我的朋友們只認你這一家理發店。”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當我們對工作充滿責任感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懶散敷衍成為一種習慣時,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這樣,人們最終必定會輕視你的工作,從而輕視你的人品。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的生活范圍內完成自己的職責。職責是真實的,是生活的一種目標和目的,在一切快樂中,最真正的快樂來源于對生活職責業已完成的意識。而且,這種快樂是最令人滿足的,是最不可能讓人后悔和失望的。

責任感是成功者的標簽

有一位母親和兩個女兒,母女三人相依為命,過著簡樸而平靜的生活。后來,母親不幸病倒,家里的經濟狀況開始惡化起來。這時候,大女兒珍妮決定出去找工作,以維持家庭生計。

她聽說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一片森林,里面充滿著幸運。她決定去碰碰運氣。

如人們傳說的那樣,一切都很幸運。當她在森林中迷失方向、饑寒交迫的時候,抬眼一看,不知不覺之中她已經來到一間小屋的門前。

一跨進門,她吃驚地縮回了腳步,因為她看到了杯盤狼藉、滿地灰塵的場面。珍妮是一個喜歡干凈的姑娘,等她的手一暖和過來,她就開始整理房子。她洗了盤子,整理了床,擦了地。

過一會兒,門開了,進來12個她從沒見過的小矮人。他們對屋里煥然一新的環境十分驚訝。小女孩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她做的。她媽媽病了,她出來找工作,想在這里歇歇腳。

小矮人們非常感激。他們告訴她,他們的仙女保姆去度假了。由于她不在,房子變得又臟又亂。現在他們需要一個臨時保姆。

小女孩高興極了,她馬上表示愿意當他們的臨時保姆。

工作生涯開始了。第二天,她早早地起床,給主人們做早餐,打掃屋子,準備午餐和晚餐,手腳勤快,工作又認真。

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此。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她透過廚房的窗子看到了美麗的森林風景。“對了,自從來到這里,我還沒有見過森林白天的景色。出去看看吧。”小女孩對自己說道。

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她在外面玩了整整兩個小時。回到屋里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落山了。她急急忙忙地跑過去整理床鋪,洗盤子,準備晚飯。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打掃地毯和地毯下面的灰塵。但由于時間太短,她決定不打掃地毯下面的灰塵了。“反正地毯下面沒人看得見,有點灰塵也沒有關系。”

一切都非常順利,小矮人回來后,并沒有發現什么。

又過了一天,珍妮又跑出去玩,又沒有打掃地毯下的灰塵。“我每周清理一次灰塵就可以了。”珍妮對自己說道。

又過了幾天,小矮人們也沒有說些什么。用過晚餐,他們聚在一起打撲克。其中有一位小矮人丟了一張牌,他們到處尋找都沒有找到。這時候有一位小矮人開玩笑地說:“說不定那張牌鉆到地毯下面去了。”

很不幸的是,居然有人相信他的話,他們揭開了地毯,看見了灰塵滿地的地板。

結局如你所料,幸運之神不再眷顧珍妮,她丟掉了這份工作,離開森林,開始尋找下一份工作。在深深的懊悔中,她開始明白:就算機會垂青,工作機遇降臨身邊,也要付出責任心,百分之百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樣才算真正地掌握了機會,利用了機會。

這是一個在美國故事書中經常出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同時也有很多人從這個故事中領悟到了生活和工作的真諦。他們的內心擁有平衡感,不會因為看到某個人在一夜之間成功就說:“他們是上帝的寵兒,是機遇讓他們成功的。”他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待成功的本質,認為成功取決于個人品質。

責任感是我們戰勝工作中諸多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它使我們有勇氣排除萬難,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得相當出色。一旦失去責任感,即使是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也會做得一塌糊涂。

責任感是成功者的標簽。對待工作,是充滿責任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務,還是敷衍了事,這一點正是事業成功者和事業失敗者的分水嶺。

權利越大,責任越大

任何人作了決定就得擔起責任,必須在決策之后負責到底。這就是說,決定產生責任,有責任就要負責。

在那些經營不善的公司里,人們總是彼此推諉責任,不作或推遲作出決定,致使低效率的官僚主義應運而生,從而扼殺決策。在這些公司里,需要決策的問題在公司里得不到解決,最后擺在某個高層人物面前,逼著他對此作出是或否的表示,可就是這些推諉責任的人卻在背后猛烈地指責他作了錯誤的決策,不肯放權,不能大膽任用下級。

一個優秀的領導則不然,他作出決定,并承擔責任。由于要承擔責任,他必須竭力使自己百分之百地明確自己的責任,他的決定是慎重的,如果他不清楚是否應由他作出決定,他或是與上司聯系,或寧可鋌而走險自己做主。優秀的經理懂得,澄清模糊的責任界限的最佳途徑,便是作出決斷,期待別人有朝一日向他挑戰,這就是他分清責任的機會。他也更清楚,一旦他作出一個以上的壞決定,或作了決定卻不能負責到底,他就可能被解雇,因而負責是需要勇氣的。

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第一,一定是他目標明確;第二,一定是他非常清楚自己身負的使命。每個人在做決策遇到瓶頸的時候,只要回頭思考一下他的使命是什么,就可以很快地解決他目前的困擾,然而一般人都沒有使命感,都沒有仔細研究過使命對人的影響。

你不妨先弄清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么?事業上的使命是什么?對自己經濟上的使命是什么?對自己的本能、身體上的使命是什么?在人生最重要的領域當中,讓你自己有一個使命,你會發現自己的行為開始改變,因為你已經擁有了核心思想。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經濟使命是要積累財富,在這樣的使命下,你想花錢的時候,通常你會怎么想?你可能告訴自己:“我必須要存錢。”因為你必須要積累財富。

如果你在人際關系上的使命是要讓彼此感覺很棒,那么當你存有這樣的理念時,一旦別人跟你吵架或發生爭執,你便會立刻修正,因為你的使命是讓別人感覺很棒。以使命為導向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模式,能讓你突破各種瓶頸,使你的生活更有價值,因為你清楚地知道你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做。

使命是需要你自己去尋找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說:“你人生最大的工作,就是去找一份適當的工作;人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去找出自己的使命,活出自己的人生。”當你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時候,就可以撒播你的影響力來造福人群,讓更多的人跟你一樣活得很好。

責任與權利是成正比的,權利越大責任越大,只有勇于擔當起責任,才能勝任權利范圍內所賦予自己的職責,扮演好自己所在崗位的角色。

勇于負責,機會會更多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感。”

許多年以前,倫敦住著一個小孩,自幼貧病交加,無依無靠,飽嘗了人生的艱辛。為了糊口,不得不在一家印刷廠做童工。

環境雖苦,志氣卻不短。早就與書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他,常常貪婪地佇立在書櫥前,不住地摸著衣兜里僅有的買面包用的幾個先令。為了買書,他不得不挨餓。一天早晨的上班途中,他在書店的書櫥里發現了一本打開的新書,便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直到把打開的兩頁讀完才走。翌日清晨,他又身不由己地來到了這個書櫥前,奇怪,那本書又往后翻開了兩頁!他又一氣讀完了。他是多么想把它買下來呀,可是書價太高了。第三天,奇跡又出現了:書頁又順序地翻開了兩頁,他又站在那兒讀了起來。就這樣,那本書每天往后翻開兩頁,他每天來讀,直到把全書讀完。這天,書店里一位慈祥的老人撫摸著他的頭發說:“好孩子,從今天起,你可以隨時來這個書店,任意翻閱所有的書籍,而不必付錢。”

日月如梭,這個少年后來成了著名的作家和記者,并成為英國一家晚報的主編。他就是本佳敏·法利吉龍。

本佳敏之所以自學成功,是因為他酷讀善學,也是因為他遇到了一位極富有責任感的人。善良的老人傾注給他的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溫存憐憫,愛護關懷,鼓舞鞭策。他向身處困境的少年人打開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引導他步入知識的世界,為他后來成為對人類有所貢獻、為世人所尊敬的作家而承擔了自己的責任。

對生活的熱愛,對人類、對大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會使一個人認識自己身負的使命以及應該去承擔的責任,從而努力對社會做出貢獻。

沒有責任感的軍官不是合格的軍官,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責任感是簡單而無價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南汇区| 永丰县| 文昌市| 尉氏县| 博野县| 永兴县| 藁城市| 宁陕县| 乾安县| 毕节市| 张家川| 澜沧| 永安市| 景洪市| 仲巴县| 肥乡县| 乐山市| 交口县| 周口市| 会理县| 汾阳市| 怀柔区| 屏东市| 甘泉县| 龙里县| 张家界市| 尼勒克县| 榕江县| 信阳市| 阳朔县| 宜阳县| 阳城县| 岐山县| 化州市| 南汇区| 大荔县| 鄂温| 谷城县| 茶陵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