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做人從修身開始(8)

其他的孩子也一定和這個男孩遇到了同樣的事情,發現種子始終不發芽,他們也一定和這個男孩一樣,去求教于自己的父母,但是只有這個男孩的母親,以身作則教導了自己的孩子,告訴了他誠實所帶來的價值。

國王發布公告的前提就是要找尋誠實的人,但家長們卻為了讓孩子能中選而不惜使用欺瞞的手段。

以謊言堆砌而來的贊賞一點也不值得驕傲,成人,往往知道得太多,也因此狹隘了心靈,投機取巧的結果,卻是給孩子樹立了最壞的榜樣。

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去兌現。如果自己無法辦到的事,就不要輕易開口,否則就會失信于人,損害自己的形象,造成不良后果。

誠實是一種征服人心的堅韌力量

誠實是一個人走向人生頂峰時所自然呈現的坦誠,是一種堅韌的力量。在誠實的人那里,一切謊言虛飾都變得毫不重要,甚至可憎。

齊白石70多歲的時候,對人說:“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畫畫。”人們齊聲稱贊老人的謙遜。老畫家說:“我真的不會畫畫。”人們會越發稱贊,當然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齊白石從古人與造化中看出自己能力的細微,是接近真理時的謙遜。

巴金也曾經說過:“在我不會寫作……”聞者驚詫不已,巴金不會寫誰還會寫呢?

牛頓也說過:在宇宙的秘密面前,我只是個在海邊拾揀貝殼的兒童。

愛因斯坦被推舉擔任以色列首屆總統,他辭謝了。他說:我只適合從事與物理學相關的一些工作。

這些高明人士的嘉言懿行,以往都被當作謙遜的美德加以贊揚。其實,真正的謎底是在于他們的坦誠、真實。

誠實是一種力量,一種美的力量。

和誠實的人打交道,令人心儀。他們的平靜以及坦白,初聽起來有一點意外。突如其來的真話甚至像假話。

誠實的人常常談笑從容,他們的眼睛和口氣使你無法懷疑話語的真實。他們可以坦誠地談論自己的出身、處境和對事情的看法,使你感到所謂榮辱進退、尊卑顯隱之間,有一個大的道理存在。掌握這一道理的人敢以真面目示人,這樣的人讓人感到踏實牢靠。

誠實的人同時是得大自在、占大便宜的人。他們比詭詐的人更放松,因而更有智力。他們沒羈絆,不設防,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辭令、表情、身姿來解釋自己。誠實的人把真話像石頭一樣卸到了別人的懷里,自己反覺輕松。

不說真話者,除去道德缺陷之外,大約屬于這幾種情形:不宜、不敢和不能。第一種屬于私密范疇,如一個女人沒有必要向每一個剛見到的男人作自我介紹。不敢,是在文化上懷疑誠實的作用。這種人知悉誠實帶來的小麻煩,不知誠實帶來的大境界。不能,是一個長期在不講真話的環境下生存已久,誠實的機制已經遲鈍,誠實會與他整個世界觀相對立。

誠實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散發著人心的美德,折射著人性的光輝,在無聲無息間影響他人、征服人心。

誠信讓你一生永立不敗之地

凱瑟琳·格雷厄姆是一位具有猶太血統的女人,她出身名門,性格孤僻、軟弱,處事缺乏經驗,一直在家里當家庭主婦。可是,1963年她的丈夫自殺身亡后,她不得不接替丈夫管理他們家族創辦的報紙——《華盛頓郵報》。

開始的時候,她沒有信心,不知怎么做才好。后來一位朋友告訴她,應該每天閱讀自己報社辦的報紙,這樣可以增強自己的信心。她按朋友說的去做,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閱讀自己報社辦的報紙。幾天以后,她發現《華盛頓郵報》并不是一份最好的報紙,這份報紙有支持政府的傳統,經常有一些吹捧政府官員的報道。于是,她就找來一些工作在第一線的記者、編輯,征求他們的意見。報紙改進以后,成了一份誠實、公正的報紙,許多其他報紙不敢公開的事情,《華盛頓郵報》都敢報道,不久報紙的銷量大增。

1971年,《華盛頓郵報》的兩名記者發現:現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在參加總統競選時,曾經使用不正當手段,使用竊聽器竊聽了對手的機密,這就是美國歷史上有名的“水門事件”。

這是現任政府的丑聞,如果揭露了這件事,說不定會被投到監獄,報紙也會被查封。可是凱瑟琳覺得,新聞應該把誠實作為第一原則,既然有這樣的事情,就應該如實報道。不久,“水門事件”第一次在《華盛頓郵報》上被揭露。

當時尼克松正準備參加連任總統競選,他曾經警告凱瑟琳,如果他連任競選成功,將對《華盛頓郵報》進行特別報復。基辛格也提醒凱瑟琳,如果不馬上停止對這件事的調查和報道,會有很大的風險。可是凱瑟琳認為,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誠實、公正的報道一定會得到人們的認可。于是,她頂住各方面的壓力,一面繼續調查“水門事件”,一面在《華盛頓郵報》上連續報道。

經過兩年的努力,“水門事件”終于真相大白,尼克松總統成了新聞媒體指責的對象。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向全國發表廣播電視講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對“水門事件”的誠實報道,使《華盛頓郵報》頓時成為全世界知名的報紙,曾被列為全世界九大報紙之一,被認為是誠實的新聞楷模。凱瑟琳從此成為華盛頓最有影響力的女人以及世界十大女杰之一。

保持誠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的瑣細和繁雜嚴格地考驗著我們能否誠實、自我控制、公正和坦誠。惟其難能所以可貴,那些經受了考驗、沒有被玷污并且能保持誠實的人會得到人們的信任,他們將被賦予更重大的任務,也就有機會獲得更偉大的成就。他們的人格也成了人生的最大財富。

誠信是一生的財富,是為人處世的法寶,講究誠信的人,人生之路會少許多周折,成功的大門也一直為他敞開著。

誠信的人生永不褪色

星期五的傍晚,一個貧窮的年輕藝人仍然像往常一樣站在地鐵站門口,專心致志地拉著他的小提琴。琴聲優美動聽,雖然人們都急急忙忙地趕著回家過周末,還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腳步,時不時地會有一些人在年輕藝人跟前的禮帽里放一些錢。

第二天黃昏,年輕的藝人又像往常一樣準時來到地鐵門口,把他的禮帽摘下來很優雅地放在地上。和以往不同的是,他還從包里拿出一張大紙,然后很認真地鋪在地上,四周還用自備的小石塊壓上。做完這一切以后,他調試好小提琴,又開始了演奏,聲音似乎比以前更動聽、更悠揚。

不久,年輕的小提琴手周圍站滿了人,人們都被鋪在地上的那張大紙上的字吸引了,有的人還踮起腳尖看。上面寫著:“昨天傍晚,有一位叫喬治·桑的先生錯將一份很重要的東西放在我的禮帽里,請您速來認領。”

人們看了之后議論紛紛,都想知道是一件什么樣的東西,有的人甚至還等在一邊想看個究竟。過了半小時左右,一位中年男人急急忙忙跑過來,撥開人群就沖到小提琴手面前,抓住他的肩膀語無倫次地說:“啊!是您呀,您真的來了,我就知道您是個誠實的人,您一定會來的。”

年輕的小提琴手冷靜地問:“您是喬治·桑先生嗎?”

那人連忙點頭。小提琴手又問:“您遺落了什么東西嗎?”

那個先生說:“獎票,獎票。”

小提琴手于是就從懷里掏出一張獎票,上面還醒目地寫著喬治·桑,小提琴手舉著獎票問:“是這個嗎?”

喬治·桑迅速地點點頭,搶過獎票吻了一下,然后又抱著小提琴手在地上瘋狂地轉了兩圈。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喬治·桑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員,他前些日子買了一張某銀行發行的獎票,昨天上午開獎,他中了五十萬美元的獎金。昨天下班,他心情很好,覺得音樂也特別美妙,于是就從錢包里掏出五十美元,放在了禮帽里,可是不小心把獎票也扔了進去。小提琴手是一名藝術學院的學生,本來打算去維也納進修,已經定好了機票,時間就在今天上午,可是他昨天整理東西時發現了這張價值五十萬美元的獎票,想到失主會來找,于是今天就退掉了機票,又準時來到這里。

后來,有人問小提琴手:“你當時那么需要一筆學費,為了賺夠這筆學費,你不得不每天到地鐵站拉提琴。那你為什么不把那五十萬美元的獎票留下呢?”

小提琴手說:“雖然我沒錢,但我活得很快樂;假如我沒了誠信,我一天也不會快樂。”

康德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引起人內心深深的震動,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個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如今,我們仰望蒼穹,星空依然晴朗,而俯察內心,崇高的道德卻需要我們在心中每次溫習和呼喚,這個東西就如誠信。誠信是一種力量,它讓卑鄙偽劣者退縮,讓正直善良者強大,誠信無形,卻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出無數有形之身,永不褪色,誠信以卓然挺立的風姿和獨樹一幟的道德高度贏得眾人的信任和愛戴。

誠信作為一種傳統美德,是人們參與社交的“信用卡”,也是維系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信譽鏈”。有了誠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充滿了溫情。

第4節做一個擔當責任的人

——承擔重任,履行使命

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如對家庭、親戚、朋友、國家、社會的責任。責任心本是一個虛擬而無時不在的東西,在全社會大力宣揚“職業精神”的今天,將工作責任心與生存聯系在一起并非危言聳聽。如果你努力進取,積極向上,就必須擔起責任,如果你作出決定并對這些負全責,你就向優秀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責任感成就偉大品格

美國總統林肯曾這樣說過:“我——對全美國人,對基督世界,對歷史,而且,最后,對上帝負責。”林肯成就了自己的偉大人生,得到了世人的尊敬與敬仰,應該說這與他的責任感不無關系。人活在世上,不免要對家庭、親戚、朋友、國家、社會承擔各種責任。我們的責任心,最基礎的體現是在家庭中。

責任就是對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所以責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反,一個不愛家庭的人怎么會愛他人和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逐流的人怎么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這樣的人往往是把責任看作是強加給他的負擔,看作是個人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么責任的人,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爾斯泰請教,為了盡到對人類的責任,她應該做些什么。托爾斯泰聽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們為之受苦的巨大災難就在于沒有自己的信念,卻偏要做出按照某種信念生活的樣子。當然,這樣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

更常見的情況是,許多人對責任的關系確實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于自覺的選擇,而是由于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有的人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當作自己的責任,從不嘗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有的人看見別人發財和揮霍,便覺得自己也有責任拼命掙錢、花錢;有的人十分看重別人,尤其是上司對自己的評價,于是謹小慎微地為這種評價而活著。由于他們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究竟是什么,在責任問題上也就是盲目的了。

首先,我們要做一個對家庭負責的人,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的家庭負責,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內的一切社會關系上,他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種負責的態度。如果一個社會是由這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的,這個社會就必定是高質量的、有效率的。

勇于做一個負責的人,就必須要做到在任何時候不遷怒于他人,這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美國的教育學家約翰遜的小女兒剛學會走路時,有一天她搬著她的小椅子到廚房里,想要爬到冰箱上去。約翰遜急忙沖過去,但已經來不及在她跌倒之前扶住她。當他把扶她起來時,她狠狠地踢了那把椅子一腳,喊道:“壞椅子,害得我跌了一跤。”

你會常常在小孩子那里聽見這樣的借口。小孩子只會率性而為,為自己的過錯遷怒于沒有生命的東西或是無辜的旁觀者,對他們來說這是正常的行為。但是,如果我們將這種小孩子的反應帶到成年時,麻煩就來了。自從有人類以來,因為自己的失敗和過錯而責怪他人的現象一直存在著。

成熟的第一步是自己負責任。要確信自己已經不再是一個跌倒了便找把椅子來踢的小孩子了,直面人生,自己要負起責任來。當然,不這樣做則容易多了。責怪我們的父母、老板、丈夫、妻子、子女比較容易,我們甚至可以責怪祖先。

對不成熟的人來說,他們的缺點和不幸總是有理由的——當然,都是除了他們自身之外的理由:他們有一個悲慘的童年,他們的雙親太窮了或是太富有了,對他們的管教太嚴厲了或是太放縱了,他們沒受過教育,他們總是受體弱多病的折磨,等等。

當我們做到了遇到失意的事,不遷怒于他人后,就要試著去敢于承擔責任。只有做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支持。

有責任感,就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一個能夠和勇于擔當責任的人,才能承擔重任和使命,開創人生的大局面。

職責貫穿一生,責任決定一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台中县| 集贤县| 克什克腾旗| 图木舒克市| 宜昌市| 灌阳县| 特克斯县| 台北市| 沙河市| 宁安市| 新河县| 马关县| 泸水县| 盐亭县| 内乡县| 德安县| 清丰县| 即墨市| 鄄城县| 广丰县| 柞水县| 嘉义市| 泾源县| 灵山县| 泉州市| 安西县| 永福县| 辽宁省| 平凉市| 秭归县| 屏边| 柘城县| 扶绥县| 黄骅市| 资兴市| 镇巴县| 临汾市| 安福县| 水城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