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員工語重心長地講:“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制造汽車的時候起碼應該知道的。”
市川永次開始派人到日本本田總部學習,第一批48人,第二批100人,第三批100人,總計248人,培訓時間為三個月。
他自言自語道:“我要讓他們每個人都肩負使命。想學質量管理的人讓他們去質量管理部門,想學規格管理的人就讓他們到規格管理部門接受訓練。他們從日本回來后會發生質變的。”
市川永次打著如意算盤,果然,這些從日本回來的泰國員工都充滿了干勁,不過,他們回國后對市川永次談的感想,倒是五花八門,非常有意思。
“日本這么冷,我真沒想到。”
“日本人工作認真,真讓我吃驚。”
“生產線速度很快,我才跟上了一半速度。”
市川永次用他對員工的真誠激勵的語言,使公司的員工上下同心,在懂得自己在公司占的重要地位后,團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為公司盡心盡力地工作著,幾年后,公司取得了出色的業績,為此。他贏得本田公司川本社長的高度信任。
一句話點評:讓每個員工都能發揮才干。
4.善于發現員工的長處
獅子要去參加一個百獸擂臺賽。一頭花驢一直對獅子很敬仰,這時它覺得是為獅子效勞的時機到了,于是它畢恭畢敬地走到獅子面前,對獅子說:“親愛的大王,我有洪亮的聲音,在你打擂時,我會用我的嗓音,竭盡全力,為你吶喊助威的。”
獅子點點頭,同意了花驢的請求。獅子在花驢的陪伴下向樹林走去。
一只烏鴉看見它們在一起,沖著獅子叫道:“好一個頂呱呱的伙伴吶!跟頭蠢驢在一起,你不覺丟臉嗎?”
獅子回答道:“無論是誰,身上都有可取之處,只要愿意為我服務,我都非常樂意讓它跟著我。”
獅子的話,一語道出了它的用意。管理者也應如此。要善于發現員工身上的長處,不該像寓言中的烏鴉一樣,目光短淺。大人物讓普通人與他為伴時,他們就是這么想的,只要對我支持,就是對我的尊重。
在企業管理中,作為企業的領導者,管理的真正任務就是充分開發人力資源,將公司全體員工身上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實現公司利潤的幾何倍增。
完善有效的人力資源的開發,就是對公司員工的充分利用,有很多員工,他們雖然默默無聞,不愛推銷自己。但他們對公司很兢業。領導者只要能發現他們對工作的盡力,就要激動他們,讓他們的長處發揮出來。
【事典】商界富豪李嘉誠:讓員工的長處發揮到極志
知人善用是一個公司求得發展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李嘉誠的用人之道在香港曾傳為美談。
香港某周刊在《李嘉誠的左右手》一文中,探討李嘉誠的用人之道說:“創業之初,忠心苦干的左右手,可以幫助富豪‘起家’,但元老重臣并不能跟上形勢。
“到了某一個階段,倘若企業家要在事業上再往前跨進一步,他便難免要向外招攬人才。一方面以補元老們胸襟見識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利用有專才的人才,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故此,一個富豪便往往需要任用不同的人才……”
“李嘉誠用人之道,非常卓越。如果長江實業的發展過分依賴那些元老重臣,就不會有現在的規模。長實在80年代得以急速擴展及壯大,股價由1984年的6(港)元,升到90元(相當于舊價),和李嘉誠不斷提拔年輕得力的左右手實在大有關系。”
世上每一個人,都不是全才;而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別人所不能比的閃光點和可取之處。在公司或企業中,元老重臣經驗豐富,老成持重,但拙于開拓,缺乏闖勁。在事業處于上升期,則需要勇于開拓。企業越來越大,就需要科學管理,就需要專才。
如果說,創業之初需要忠心耿耿、同甘共苦。隨著事業擴展,單憑這些便很不夠。這時候,十分需要青年人的闖勁,特別是有能耐的外國人。
這也是李嘉誠左右手們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聘用不少“洋大人”,把他們身上的優點挖掘出來。
在70年代初,長江實業的工廠分布在北角、柴灣、元朗等多處,管理人員約200位,員工2000余人。李嘉誠為了從塑膠業徹底脫身投入地產業,聘請美國人Erwin Leissner任總經理,李嘉誠只參加重大決策。其后,長江實業再聘請一位美國人Paul Lyons為副總經理。這兩位美國人是掌握最現代化塑膠生產技術的專家,李嘉誠付給他們的薪金,遠高于他們的華人前任,并賦予他們實權。
80年代中期,李嘉誠已經控有幾家老牌英資企業,這些企業里有很多外籍的員工。李嘉誠從能力上肯定能夠直接領導他們,但是集團超常拓展的主要職責是為旗艦領航,最有效的辦法,是用洋人管洋人,這樣更利于相互間的溝通。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老牌英資企業,與歐美澳有廣泛的業務關系,長江集團日后必然要走跨國化道路,啟用洋人做“大使”,更有利于開拓國際市場與進行海外投資——他們具有血統、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天然優勢。
長實董事局副主席麥理思也是英國人,他畢業于著名的劍橋大學經濟系。麥理思曾任新加坡虎豹公司總載,因業務關系與李嘉誠認識。1979年,麥理思正式加盟長實,與本港洋行和境外財團打交道,多由麥理思出面。李嘉誠很器重他,不僅看重他的英國血統、名校文憑,更重要他是個優秀的經濟管理專家。這對于李嘉誠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幫手了。
李嘉誠入主和黃洋行,韋理卸職后,李嘉誠提升麥理思為行政總裁,自己任董事局主席。到1983年,麥理思與李嘉誠在投資方向上“不咬弦”,麥理思離職,李嘉誠又雇用另一位英國人——初時名不見經傳,后來名聲顯赫的馬世民。
1984年,馬世民是長實系除老板李嘉誠外,第一個有權有勢,炙手可熱的人物。李嘉誠表示:“我一個人沒有那么多時間做那么多家公司的主席。”另外,青州英泥行政總裁布魯嘉,也是英國人。
在和黃、港燈兩大老牌英資集團旗下留任的各分公司董事長、行政總裁達數十人之多。
馬世民把李嘉誠左右手稱為“內閣”。評論家說:“這個內閣,既結合了老、中、青的優點,又兼備中西方的色彩,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李嘉誠少年時,曾聽父親講戰國時孟嘗君的故事,孟嘗君能成大事,是“客卿”之助也。李嘉誠能成宏業,“客卿”之功不可沒。
而他所謂的“客卿”當然少不了作為老外的“洋大人們”。
一句話點評:管理者要用員工的長處。
5.與員工同甘共樂
松鼠、針和手套在一起,他們生活得很和睦。有一天,他們一起到森林里去找好東西。松鼠和手套并排走著,針跟在他們后面一蹦一跳地往前趕。
他們走了很久很久,沒有找到任何好東西,三個朋友很不高興。突然,針發現了一個小水塘,他高興得叫了起來:
“松鼠、手套,你們快來呀!我找到了一個好東西,你們快來看呀!”
松鼠和手套飛快地跑過去,以為針找到了什么好東西。可是過來一看,原來是個小水塘。他們非常失望,對針說:
“你就找了這么個東西?”
“是啊,”針回答說:“難道你們還嫌少嗎?”
“哎呀,你也太古怪了,就為了這么一個小水塘還把我們叫過來看!”松鼠和手套帶著一肚子怨氣回去了,針也跟在他們后面一跳一蹦地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他們又一起到森林里去。松鼠和手套在前面走,針跟在他們的后面。他們走了很久很久,后來,針發現了一個樹樁,又像昨天一樣叫了起來:
“松鼠、手套,你們快來呀!我找到了一個好東西,你們快來看呀!”
松鼠和手套以為針真的找到了什么好東西,就急急忙忙跑過去沒想到,原來是一個爛樹樁。他們火冒三丈,真想把針敲扁了!后來,他們總算和解了,松鼠和手套在前面走,針跟在他們后面,又一起回了家。
又過了一夜,天剛蒙蒙亮,三個朋友就在一起商議:他們已經撲了兩次空,還值不值得再到森林里去一趟呢?商量來商量去,決定還是再去試一試。松鼠和手套還在前面走,針還是一跳一蹦地在后面跟著。前面的伙伴又是什么都沒有找到。針獨自在后面東找找,西看看,他跑到一大片沼澤地,用他的一只眼睛細心地觀察,終于發現了一頭鹿,他立即躲到草叢里。鹿過來吃草了,針也被它吞到了肚子里。針在鹿肚子里到處戳,這頭鹿終于疼死了。針又從鹿肚里爬了出來,大聲地喊道:
“松鼠、手套,你們快來呀!我找到了一樣好東西,你們快來看呀!”
松鼠和手套聽到針又在叫他們,生怕再次受騙,互相商量說:
“要是他真的找到了好東西,我們就去看。可是,誰知道他這次是不是又在撒謊呢?”
他們翻來覆去地商量,認為還是眼見為實,決定還是再去看一看。到了那里,看到一頭死鹿,使他們喜出望外。手套圍著這頭鹿看了又看,松鼠的溜溜圓的眼睛也轉個不停,對針找到的這件好東西贊嘆不已。針對他們說:
“我已經把鹿戳死了,現在該你們去煮了!”
松鼠和手套連連點頭,開始忙碌起來。松鼠咬碎了老樹樁,手套提來了塘里的水,針找到的三樣東西都派上了用場。篝火熊熊,不一會,鹿煮熟了,他們一起吃了一頓美餐。用過美餐后,松鼠和手套商量,要把針推位三人中的道領。他們說:
“針前兩次找到東西不但沒得到我們的支持,反而受到我們的厭惡,當你第三次找到吃的后,他還是到把我們一起叫來分享,針是很講‘哥們義氣’。你的這種‘義氣’有首領風范。以后我們也要學習你的這種精神。”針推辭不過,當了首領,從此以后,三人齊心協力,有苦同當,有樂同享,生活得十分快樂。
在企業管理中,管理人要學習針的“哥們義氣”精神,創業時,和員工一起苦干,而有了快樂,別忘了與員工一起分享。達到同福同享,有樂同樂。以下一些因素能達到和員工一起分享的目的:
1.如果員工的工作單調,試試給工作添加些樂趣和花樣;
2.對于如何做工作,只給出一些提議,由員工自己選擇去做;
3.在公司里提倡并鼓勵責任感和帶頭精神;
4.鼓勵員工之間的互動與協作;
5.有很大的慶祝活動,別忘記也讓員工參加;
6.日常閑談中多表示贊賞,讓員工知道管理人是關心他的;
7.在員工生日時,給他一份禮物或讓其休息,員工自然會對公司產生一種親切感。
【事典】商界食品王國“國已”海因茨:先快樂員工,再快樂自己
海因茨去佛羅里達旅行,這是他公司所有的員工都知道的事情。
大家對他說:“好好玩一玩,你太累了,一年到頭也難得輕松那么一回,這會就放松的玩吧,公司的事大家頂著。”
不久,他就回來了,而且沒玩幾天。
“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大家以為他在外面碰到不愉快的事。
“你們也不在,沒有多大意思。”他對大家說。
接著,他指揮一些人在工廠中央安放了一只大玻璃箱,員工們納悶地過去看,原來里面有一只大家伙,是短吻鱷,重達800磅、身長14.5英尺、年齡為150歲。
“怎么樣,這個家伙看起來還好玩嗎?”
“好玩。”許多人都說從來就沒有看到過這么大的短吻鱷。
海因茨笑呵呵地說:“這個家伙是我佛羅里達之行最難忘的記憶,也令我興奮,但你們不在我身邊,我的興奮很短暫,就想把它買回家,請大家工作之余一起與我分享快樂吧!你們快樂了,才是我最大的快樂。”
原來,海因茨是為員工們買回來的,他不喜歡一個人享受觀看這個動物,他就干脆把它買回家。
這個海因茨就是亨利·約翰·海因茨——一個偉大的領導者。
1844年,亨利·約翰·海因茨出生于美國的賓夕法尼亞。他8歲的時候,就具備了領導才能。他在家中是最大的孩子,于是,他帶領著弟弟妹妹們在父親磚廠的空地上開墾了一塊小菜地,種植西紅柿、洋蔥、土豆等蔬菜,到了收獲季節,他們就挎著菜籃子向鄰居和磚廠的工人兜售蔬菜。弟妹們把這事當成了一個游戲,玩了一陣子就沒有了興趣。但海因茨卻對此非常上心,他不但堅持了下來,10歲時就開始推著獨輪車走街串巷去叫賣,到了16歲,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小老板,手下有了好幾個伙計替他種菜和賣菜。
后來,這個海因茨創建了H.J.亨氏公司,有人說:這個食品王國里的“國王”是從賓夕法尼亞的菜地里走進商界的。因為從1888年他的公司更名為H.J·亨氏公司以來,海因茨不但是“醬菜大王”,到了1900年,亨氏公司的產品種類超過了200種,躍居美國大公司的行列。又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亨氏公司的產品不只是人們印象中的嬰兒營養奶粉、嬰兒營養米粉,只就美國而言,亨氏公司的產品已經滲透到美國人的每一間廚房、每一張餐桌——罐狀金槍魚、青豆罐頭、泡菜、芥末粉等,成為美國人生活的組成部分。現在亨氏公司的分公司和工廠遍及世界各地,是一個年銷售額高達60億美元的超級食品王國。
那么,那個8歲就帶領弟弟妹妹種菜的小男孩是如何創立這個超級食品王國呢?應該說,海因茨在經營過程中有很多招法,但建立一個融洽的勞資關系應該是他一個經營秘訣。他是個身材短小的家伙,可員工們都認為他很高大,因為他總是與大家談笑風生,往來于他們之間。他還特別善于用自己的熱情來打動員工,使大家非常感動和振奮。
亨氏公司的勞資關系被認為是全美工業的楷模,被譽為“員工的樂園”。
一句話點評:把快樂傳給員工的老板會有成功的企業。
6.領導者要尊重員工的工作
兩個旅客遭受到太陽的炙曬。正午時,他們在一棵大槐樹下休息。一個旅客對另一個說:“槐樹真是百無一用啊,既不能結果實,對人類又沒有什么實際的利益。”槐樹非常生氣地說:“真是忘恩負義的家伙,你在我的樹蔭下乘涼,享受我送你的好處,嘴里卻說我毫無益處!”
槐樹的樹蔭可以給兩個旅客防曬,但結果卻遭忘恩負義的旅客說百無一用,這給管理者一個啟示,對待屬下員工的成績,一定要給予肯定,千萬不能口無遮撞攔,妄下評論。那樣會傷害員工的心。給予員工一份熱情,獲得的是員工十分的報酬。要善待每一位在公司或企業中默默無聞的員工。善待員工要從尊重他們的工作開始,不管他們的工作多么卑微,既然能做得很好,就要另眼相看。善待員工,還要和他們多溝通,多給予獎勵,給他們良好的工作環境。作為領導不能傲慢,居高臨下。
一個企業需要上下一心、榮辱與共的精神,在激發公司員工上下團結一致時一定要采取善待下屬的策略,以下幾點應該注意:
1.善待下屬,領導人在行為上要表現出來,要讓他們懂得你是為他們著想的;
2.多參與員工們的活動,了解他們的苦衷,及時與員工們溝通;
3.給下屬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知道你處處體貼他們;
4.認同下屬的表現,要向下屬表示贊賞,不僅要口頭肯定,還要適當加薪,讓他們知道你隨時在肯定他們的貢獻;
5.容忍每位員工的個性與風格,使他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存在,不要把他們管理成僅會說話的機器。
6.面對危機,企業領導人應做到指揮自如,并以自己這種穩如泰山的姿態來穩定員工及其家屬的情緒。
【事典】福特鹟總裁艾柯卡:善待每一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