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菩薩蠻(1)
- 納蘭性德全集(全4冊)
- (清)納蘭性德
- 3691字
- 2015-04-08 16:08:19
春云吹散湘簾[1]雨,絮粘蝴蝶飛還住。人在玉樓[2]中,樓高四面風(fēng)。
柳煙絲一把,暝色籠鴛瓦[3]。休近[4]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注釋】
[1]湘簾:湘妃竹制成的簾子,蘊含高雅、浪漫之意,此處泛指竹簾。
[2]玉樓:傳說是天帝或仙人居所,此處泛指華麗的樓閣。
[3]鴛瓦:鴛鴦瓦。
[4]休近:原作“休問”。
【賞析】
此詞寫景,惆悵的情懷隱約可見。春云四處漂浮,去留無意;蝴蝶來往雙飛,乍走乍還。佳人獨坐玉樓,見春色漸深,一陣風(fēng)連著一陣雨,風(fēng)雨之后,匆匆春就歸去。濛濛煙霧之中,婆娑的柳絲若隱若現(xiàn),慢慢模糊成一片,最終連小樓也隱入暮色之中。山映斜陽,人在斜陽外。即使靠近闌干極目眺望,也難覓情人蹤影。
又
闌風(fēng)伏雨[1]催寒食[2],櫻桃一夜花狼藉[3]。剛[4]與病相宜,鎖窗[5]熏繡衣[6]。
畫眉煩[7]女伴,央及[8]流鶯喚。半餉[9]試開奩[10],嬌多直[11]自嫌[12]。
【注釋】
[1]闌風(fēng)伏雨:原指夏秋之交的風(fēng)雨,后泛指風(fēng)雨不止。
[2]寒食:節(jié)日名。古代自春秋后習(xí)慣在清明前一天或兩天,禁用炊火,只吃冷食,為寒食節(jié),也有禁火三天的。
[3]狼藉:散亂。
[4]剛:正好。
[5]鎖窗:繪有花紋的窗戶。
[6]薰繡衣:用香料薰衣。
[7]煩:客氣語。
[8]央及:懇求。
[9]餉:同“晌”,頃刻。
[10]奩:古代女子的梳妝盒。
[11]直:只是。
[12]自嫌:自己不滿意自己。
【賞析】
寒食期間,風(fēng)雨不定,氣候多變換,極易生病。少女身體剛剛有所好轉(zhuǎn),就急急忙忙打開奩籠,迫不及待地試穿單衣。由于大病初愈,氣力不足,連畫眉都得讓女伴幫忙,開箱檢衣這樣的小事也累得她氣喘吁吁,她對自己這嬌弱的身軀也有些不滿了。
又
飄蓬只逐驚飆轉(zhuǎn),行人過盡煙光遠。立馬認河流,茂陵[1]風(fēng)雨秋。
寂寥行殿[2]鎖,梵唄琉璃火[3]。塞雁與宮鴉[4],山深日易斜。
【注釋】
[1]茂陵: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在今陜西省興平縣;此處泛指古代帝王的陵墓。
[2]行殿:皇帝的圣殿。
[3]琉璃火:用玻璃制成的油燈,佛寺常見。
[4]宮鴉:棲息在行殿上的烏鴉。
【賞析】
中唐詩人李賀,以《金銅仙人辭漢歌》“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寫盡盛衰轉(zhuǎn)換之悵惘。詞人路過十三陵,亦不無思古之幽情。世事漫似流水,人生恰如飄蓬。前明皇陵,一派寂寥,斜陽沉沉,燈火幽幽。孤雁倏然掠過,寒鴉嘶啞一聲,平添幾分蕭索陰森。
又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1]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2]?濕云吹雨寒。
絲絲[3]心欲碎,應(yīng)是悲秋淚。淚向[4]客中多,歸時又奈何?
【注釋】
[1]征鴻:即征雁,多指秋天南飛的大雁。
[2]長安:今陜西西安,此處指北京。
[3]絲絲:比喻雨絲細小。
[4]向:一直。
【賞析】
詞寫鄉(xiāng)關(guān)之思。行走于山城,抬眼望去,無非是荊棘榛莽。舉頭惟見日,不知何處是長安。綿綿秋雨,打濕了山路,也打濕了心情。秋色日濃,鄉(xiāng)情日重,征鴻自顧南飛,不為離人稍作停留。客中不勝凄涼,可佳人已去,歸后又能如何,依然是傷心欲絕。
又
為陳其年題照
烏絲曲倩[1]紅兒[2]譜,蕭然半壁驚秋雨[3]。曲[4]罷髻鬟偏,風(fēng)姿真可憐[5]。
須髯渾似戟,時作簪[6]花劇。背立訝[7]卿卿[8],知卿無那[9]情。
【注釋】
[1]倩:也作“付”,請。
[2]紅兒:原是唐代一名妓,善歌舞。后泛指樂妓、歌女。
[3]蕭然半壁驚秋雨:也作“洞簫按出霓裳舞”。蕭然半壁比喻屋子簡陋不堪。驚秋雨形容樂聲高亢振奮,驚動了秋雨。
[4]曲:也作“舞”。
[5]可憐:可愛。
[6]簪:佩戴。
[7]訝:驚詫,驚異。
[8]卿卿:男女間有愛的昵稱。
[9]無那:無限。
【賞析】
陳維崧(一六二五年至一六八二年),字其年,號迦陵,江蘇宜興人。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試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其詞初刊名為《烏絲詞》,約在康熙八年。性德所題之畫,為《迦陵填詞圖》。康熙十七年閏三月二十四日,僧大汕在揚州曾為陳維崧畫像。是年秋,陳維崧攜此像入京,才人名士多有題詠,性德亦為其中之一。是詞先稱頌陳維崧詞名流播海內(nèi),風(fēng)采迷人,戴花為戲,時作驚人之舉,有偉丈夫之風(fēng)而不失詼諧柔情。
又
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1]催歸雨。深巷賣櫻桃,雨余[2]紅更嬌。
黃昏清淚閣[3],忍便[4]花飄泊。消得[5]一聲鶯,東風(fēng)[6]三月情。
【注釋】
[1]霎:頃刻,瞬間。
[2]雨余:雨后。
[3]閣:含淚。
[4]忍便:也作“忍共”。
[5]消得:忍得,禁得起。
[6]東風(fēng):也作“春風(fēng)”。
【賞析】
詞寫春愁,為傳統(tǒng)題材,但極富新意。陸游詩《臨安春雨初霽》有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詞人改為“深巷賣櫻桃,雨余紅更嬌”,極有表現(xiàn)力,使櫻桃之鮮嫩如在眼前。在陽春三月,在和煦的東風(fēng)中,還有什么比它更讓人留戀與回味呢?
又
過張見陽山居[1],賦贈
車塵馬跡紛如織,羨君筑處真幽僻。柿葉一林紅,蕭蕭四面風(fēng)。
功名應(yīng)看鏡,明月秋河[2]影。安得此山間,與君高臥閑。
【注釋】
[1]張見陽山居:在今北京西山。
[2]秋河:即銀河。
【賞析】
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年)三月十五日,朱彝尊、陳維崧等人與性德游西山,宿于張純修處。是年秋,張純修出任陽江令,性德此詞作于此前,故于柿葉紅遍、秋風(fēng)四起之日,而有功業(yè)未就之嘆。張純修之隱居西山,只是等待良機,并非視功名為虛幻,如同鏡花水月一般。
又
曉寒瘦[1]著西南月,丁丁漏箭[2]余香咽[3]。春已十分宜,東風(fēng)無是非。
蜀魂[4]羞顧影,玉照[5]斜紅[6]冷。誰唱《后庭花》,新年憶舊家。
【注釋】
[1]瘦:指彎月。
[2]漏箭:漏壺的部件,指示時間用。
[3]咽:充滿。
[4]蜀魂:鳥名,即杜鵑鳥。
[5]玉照:鏡子的別名。
[6]斜紅:頭上戴的紅花。
【賞析】
詞中言“新年憶舊家”,自當(dāng)是新春之際流落在外,佳節(jié)思親,難忘故里。主人公正獨自惆悵,而旁人不解他心中凄苦,猶唱《玉樹后庭花》歡慶新春。詞中又言西南的月亮也消瘦了,且多用蜀地掌故如杜鵑等,則所寫為蜀中之感受。
又
窗前[1]桃蕊嬌如倦,東風(fēng)淚洗胭脂面。人在小紅樓,離情唱《石州》[2]。
夜來雙燕宿,燈背屏腰[3]綠[4]。香盡雨闌珊[5],薄衾寒不寒?
【注釋】
[1]前:也作“間”。
[2]《石州》:樂府商調(diào)曲名,多表達相思哀怨之情。李商隱《代贈二首》之二:“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3]屏腰:屏風(fēng)中間的部分。
[4]綠:顏色暗的幾乎接近黑色。
[5]闌珊:將盡,將停。
【賞析】
春雨過后,窗前的桃花經(jīng)過一番沖刷,顯出幾分零落散亂,好比濃妝艷抹的女子,臉上掛滿道道淚痕。春意闌珊,閨中人百無聊賴,高唱《石州》曲來抒發(fā)別離之情。夜晚降臨,她更覺孤苦,在昏暗的燈光下輾轉(zhuǎn)難眠,燕子尚且雙宿雙飛,人卻幽凄獨處。
又
隔花才歇廉纖[1]雨,一聲[2]彈指[3]渾[4]無語。梁燕自雙歸,長條脈脈[5]垂。
小屏山色遠,妝薄鉛華[6]淺。獨自立瑤階[7],透寒金縷鞋[8]。
【注釋】
[1]廉纖:細微,微弱。
[2]一聲:也作“一身”。
[3]彈指:形容時間極短,司空圖《偶書五首》之四:“平生多少事,彈指一時休。”此處指落寞沉郁之感。
[4]渾:完全。
[5]脈脈:飽含溫情而不說話,用眼神來表達。
[6]鉛華:古代婦女化妝用的鉛粉。
[7]瑤階:本指玉砌成的臺階,后多作為石階的美稱。
[8]金縷鞋:金絲線繡成的女鞋。
【賞析】
詞寫春愁別恨。佳人屈指一算,良人離別已久,千愁萬緒,頓時涌上心頭。環(huán)顧室內(nèi)室外,閨閣庭院,尋尋覓覓,幾處徘徊。站定石階,看燕子雙飛微雨中,柳條搖擺春風(fēng)里,不知不覺濕透了鞋襪。
又
夢回酒醒三通[1]鼓,斷腸啼[2]花飛處。新恨隔紅窗,羅衫淚幾行。
相思何處說,空有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團樂[3]照鬢絲。
【注釋】
[1]三通:鳴鼓三遍,即三更。
[2]啼:杜鵑鳥,蘇軾《蝶戀花》:“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初夏時節(jié)晝夜不停地鳴叫。
[3]樂:同“圓”。
【賞析】
酒醒時分,卻是三更已過。本想借酒澆愁,誰知夜半醒來,相思涌上心頭。恰在此時,窗外又傳來杜鵑悲啼,似乎也在叫著不如歸去,自己歸途在何處呢?滿腹心事,又能向誰訴說?前人曾言“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但現(xiàn)在連這明月,也與往日不同了。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1],酒醒已見殘紅舞[2]。不忍覆余觴[3],臨風(fēng)淚數(shù)行。
粉香[4]看又別,空剩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凄清照鬢絲。
【注釋】
[1]花奴鼓:唐玄宗時汝陽王的小字,擅長羯鼓。
[2]殘紅舞:形容花瓣飛舞飄落。
[3]覆余觴:飲完杯中的殘酒。
[4]粉香:代指愛妻。
【賞析】
此詞與《菩薩蠻?夢回酒醒》立意遣詞相同處較多,或為詞人親自修訂而兩者并存。繁花似錦,令人心醉,酒醒夢回,落紅滿地。惜春而不愿花開早,但時光催人老,花兒無可奈何而落去,正如佳人牽扯不住而終將遠離。凝眸處,依依而別,踽踽前行,且將杯中殘酒,留待他日再聚。“臨風(fēng)數(shù)行淚”“月也異當(dāng)時”等,本為習(xí)見之語,一經(jīng)詞人道出,略加點染,便成佳句,齒頰生香。
又
回文
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
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fēng)剪[1]一絲紅,紅絲一剪風(fēng)。
【注釋】
[1]風(fēng)剪:風(fēng)吹。剪,迅速之意。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