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能放的都放下,把該減的都減去,你會發現,雖然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是卻得到了更多。得到的這些東西,會讓你越活越年輕,越來越精神。
數學題里的加減法,或許只是簡單的數字加減,而在生命中的加減法,卻決定了人的健康指數、衰老速度。生活就像是童話故事里的大灰狼,披著“加”的外衣,卻張著“減”的大嘴,為了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加上更多的金錢、榮譽以及物質享受,同時卻也從身上減去了健康、開心和空閑的享受……其實,我們也可以用另外一種算法,做一個快樂的圣誕老人,把身上的禮物一件件減下去,收獲一份份快樂和無盡的笑聲……
生活態度決定生命長度
朋友生病住院,帶了束鮮花去看望。到了他所在的病房,就被一陣爽朗的笑聲吸引,推門進去,原來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
看我進門,朋友連忙招呼,“來了,快點,聽聽老王先生的笑話,這幾天無聊得不行,我就指著他活了。”
向那位老王先生點了點頭,將花遞給朋友,可卻沒有插花的瓶子。這時候老王先生遞過來一只空瓶,“放這里吧,看著鮮花,聊著小天兒,可真是一大享受啊。”
老王先生的話剛落地,一直坐在窗前的年輕病人,蒼白著臉,眼睛望著窗外,渾身散發著一種悲觀的氣息,悠悠地說:“唉,鮮花雖美,但是過不了幾天就枯萎了,就像人的生命……”
大概怕我尷尬,朋友連忙接話,“這是小王先生,我們都是一個病房的……”
其實我并沒有覺得尷尬,只是覺得小王先生流露出的那種悲觀不應該是年輕人擁有的。和朋友又說了些閑話,中間還不時夾雜著老王先生的笑聲和小王先生的嘆息聲。
后來,由于工作忙,沒有時間再去醫院看望,在朋友出院后,我去了朋友的家里。閑聊的時候,朋友又提起了老王先生和小王先生,這時我才知道,小王先生在我去的一星期后和這個世界永遠說再見了,而老王先生和朋友同一天出的院,健康而又精力十足。
朋友意味深長地說:“從兩位王先生的身上,我學到了:樂觀地對待生活,生活對你也會樂觀,加長你生命的長度;悲觀地對待生活,生活同樣對你也會悲觀,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將你的生命收回。”
朋友這番評論其實早就從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中證實了,其研究顯示,對人生抱著樂觀的態度,可以延緩人的衰老進程。研究人員發現,和悲觀的人比起來,樂觀的人出現的衰弱跡象會少很多。可能是心理因素和基因、身體健康一樣,會影響到人的衰老速度吧。
“一個丑角,勝過一打兒醫生”,這是西方的一句諺語,在我國,也有著“笑一笑,十年少”的精僻比喻。這些都告訴我們,快樂生活,會讓人延緩衰老,身體健康。一個人如果充滿了快樂因子,就會幫助機體調節免疫機能,消除不良情緒,使我們身體內部器官能夠運行得更加協調,讓我們的血壓更穩定,血液循環也更加暢通,當這一切都正常的時候,我們怎么能不健康呢?
一個悲觀的人,有點小事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好像是急風暴雨中的一艘破船,隨時都會結束生命。經常性地處于悲觀當中,低落的情緒會干擾到神經系統的平衡協調,使心血管系統的調節能力降低,同時對免疫系統也會帶來強烈的抑制。這樣干擾身體的正常運行,怎么會不傷害身體健康,哪里有不衰老的道理?
快樂者長壽,悲觀者命短,這是鐵一般的健康法則。既然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為什么不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呢?很多時候,一個人是不是幸福,是不是健康,并不在于職位的高低,也不在于金錢的多少,而是在于他快不快樂,開不開心,對生活滿不滿意。要知道,樂觀地對待生活的每一天,生活就會還你快樂的每一天。
用加法生活,30歲的人,60歲的心臟
現在的我們,為了房子、車子、孩子努力工作著,努力讓自己的生活加入一件又一件東西。是的,當你的生活中加入了你想要的所有東西,有沒有想過,生活從你這里拿走了什么?健康、青春,還有曾經有過的理想……
一位朋友,可以說他是典型的成功人士,在他居住的城市有3套所謂的豪宅,車庫里放著幾輛豪華轎車,一位美麗溫柔的妻子,還有一個調皮的兒子。現在的他功成名就,用他的話說,他的加法生活給了他這一切。但是,當他正意氣風發的時候,卻在一次體檢中查出了心臟病。他告訴我,當醫生說他的心臟就像是60歲人的心臟時,他當場就愣了,要知道,他才不過30多歲……或許這是加法生活留下的后遺癥吧。
想當年,朋友也生活在每月3000多元的日子里,當別人都已經滿足的時候,他卻把自己的目標定得更遠,他不僅要衣食無憂,還要屬于自己的房子、車子……讓自己的生活慢慢加入這些東西。經過了多年努力,車子有了,房子有了,妻子有了,孩子也有了,但正值當年的他卻失去了健康,和衰老慢慢接近。
朋友生病,去醫院看他,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他并不快樂,當年的灑脫爽朗在他身上已沒了蹤影,剩下的只有成熟、穩重以及一身的疲憊。他所聊的話題,從來沒有脫離過他的公司,就算我把話題帶開,他也總會再繞回去。他說,他的公司雖然目前的狀況很好,但以后的發展誰也說不清。為了能讓公司越來越好,他每天累得脖子僵硬,可能心臟病就是累出來的吧。
我仔細觀察著他,以前高大的身軀現在居然有些駝了,頭發也不像以前濃密,一頭黑發中居然還夾雜著幾根扎眼的白發。“還記得以前你的理想嗎?”冷不丁地我問了一句。
他愕然地抬頭,顯然沒有料到我會問這句話。隨即低下頭冥想,過了幾分鐘,他苦笑,“你問倒我了,現在我的腦子已經被占滿了,以前的理想,早被忘到腦后去了。”
“你以前說過,最大的理想就是走遍中國大地,領略祖國風光。那時候的你,滿腔熱情,讓我至今都忘不了。”
再看向朋友,他望著窗外,好像要透過這扇窗看外面七彩的世界,又好像在回憶當年的自己是如何的年輕氣盛,如何的活力十足。好像過了很久的時間,他慢慢調回目光,看著我,似笑非笑,“想起來了,當時你還笑我窮小子一個,還癡心妄想。”
“是啊,當時我可沒想到你會如此成功。不過,你給自己的生活加入了房、車,以及可以享受的物質生活,現在的你別說走遍全中國了,就是走遍全世界都不是問題,但是……”
“但是,卻讓我的理想和健康從我的生活中退出。”
你有沒有過同樣的情況,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為了滿足自己更多的欲望,開始拋開理想,透支健康,當你得到一切曾經想得到的,卻又發現,自己是那么貧窮,最基本的健康都沒有守護好。
不要再向生活索取什么,也不要再為自己的生活搜集什么,放下心里一些不重要的向往,卸下身上不重要的負擔,不要為自己找借口,只為自己的生活留下最想要的,然后輕裝上陣,輕松地生活,爭取到60歲的時候,擁有一顆30歲的心臟。
用減法生活,今年20,明年18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老師將學生帶到一個森林的最深處,指著森林出口的方向,“如果你能輕松地走出這座森林,就可以順利畢業了。
學生疑惑地看著這位向來以嚴厲著稱的老師,非常不解為什么他會出這樣一個容易的題目。雖然這個地方被稱為“森林”,卻也不是很大,對于一個年輕的學生來說,走出去輕而易舉。可看著老師嚴肅的樣子,學生還是點頭答應了。
學生順著森林的出口向外走,輕松的心情讓他愜意地吹起了口哨,走著走著,看到“好成績”居然被棄在路邊,誰不想要好成績,于是將它放進了身邊的背包,再往前走,又看到了“金錢”“榮譽”“權利”“地位”“房子”“車子”“美麗的妻子”……這些收獲讓學生喜上眉梢。可是越往前走,背上的東西就越沉,當他看到森林的出口時,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了。
當他還在掙扎的時候,老師出現了,“把背包里的東西扔一些吧,否則你走不出這座森林。”看著依然不茍言笑的老師,學生好像明白了老師的苦心。于是,“權利”被扔了出去,走了兩步,還是覺得不堪負重,“地位”又被扔了出去……就這樣,每走幾步就會有一樣東西被扔掉,馬上就到森林出口的時候,背包里就剩下了“房子”“車子”“美麗的妻子”,可是他實在走不動了,看著背包里的三樣東西,權衡了好久,終于把“車子”也扔了。當他背著裝有“房子”“美麗的妻子”的背包走出森林的時候,已經耗盡了所有的力量。
“如果一開始就只選擇這兩個東西,或許就不會那么累了。”學生對自己說。
“當然不會。”不知什么時候,老師又出現了。“如果開始就選擇減少自己的壓力,你就可以輕輕松松走出森林,可是,你卻選擇了增加壓力,讓自己背負了太多的東西。這就像人的生活,一生的時間很長,給自己減少壓力,就可以愜意地過完一生;給自己增加壓力,只會讓自己過早地壓跨,能不能過完這一生都是個問題。”
雖然只是一個故事,卻告訴我們,在人的一生里,如果總是想著自己要這要那,想做這件事,又放不下那件事……你不是超人,總會累的,為什么不放下一些東西,從生活中減去一些不必要的東西。
再多的錢也不能買到快樂和健康,存折的數字更不能照耀你的心情,減一減,讓肩上的負擔變得小一點,你會覺得輕松不少。
工作盡力就好,不需要加班加點,那樣會將身體壓垮的,減一減工作量,雖然沒有了榮譽,業務水平也一般,但畢竟健康回來了。
把能放的都放下,把該減的都減去,你會發現,雖然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是卻得到了更多。得到的這些東西,會讓你越活越年輕,越來越精神,今年20,明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