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央下了決心
- 國家命運:中國“兩彈一星”的秘密歷程
- 陶純 陳懷國
- 3574字
- 2015-04-10 13:50:19
1955年1月15日,那塊曾經被毛澤東撫摸過的鈾礦石,再一次被帶進了紅墻之內。
頭一天的下午,周恩來召集國家建委主任薄一波、地質部長李四光、副部長劉杰、還有錢三強四個人,開了個小型會議。周恩來先從國際形勢講起,講到自朝鮮戰爭以來,美國動輒以原子彈作威脅,在剛剛過去的1954年,從4月越南奠邊府告急,到9月解放軍炮擊金門和馬祖,再到11月中國宣布對13名美國飛行員以間諜罪判刑,核威脅一次接著一次出現。這些情況對于錢三強來說,很多是聞所未聞。
周恩來講完后,接著由李四光匯報了鈾礦的勘探情況,然后請錢三強介紹原子核科學研究的現狀。周恩來還詳細詢問了原子反應核、原子彈的基本原理,和發展這項事業的必備條件。那個時候,原子彈是個極其神秘、極其復雜的東西,了解的人很少很少。即使是了解的人,也恐怕是一知半解。
周恩來最后說,明天主席和中央其他領導要聽取這方面的匯報,地質部帶點礦石來,三強用簡單的儀器做一下現場演示,再側重講講原子彈的基本知識和國外發展的情況,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可以說,這個時候,是中央做出歷史性的重大戰略決策的前夕。
第二天下午四點之前,李四光、劉杰、錢三強來到豐澤園菊香書屋毛澤東的辦公處。這是一次專門研究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的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彭德懷、彭真、李富春、薄一波等中央領導人都參加了會議。
之所以選擇下午四點開會,是因為前一天晚上,細心的周恩來給毛澤東寫信說,李四光下午三點以前要午睡,晚上身體又撐不住,所以三點以后開會較為適宜。就是這封信,后來成為這次會議最為重要的一個見證。
人員到齊后,毛澤東開門見山對李四光、錢三強說:“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課?!?
周恩來作出安排:“先請三強同志現場演示一下,有點感性印象,再聽情況匯報?!?
劉杰拿出那塊鈾礦石放到桌子上,錢三強用所里自制的蓋革計數器,接通電源,靠近鈾礦石,立即發出了“咯啦咯啦”的響聲,把蓋革計數器移開,響聲便停止了。幾位領導人好奇地親自上前做了試驗,效果一樣,引得大家笑聲不斷,本來嚴肅的會場頓時活躍起來。
接著,李四光和劉杰對我國鈾礦資源情況作了全面匯報。他們講到,經過一年普查,在西北、中南、華東等地發現放射性異常點達兩百多處,確認有遠景的礦點11處,相信中國一定有豐富的鈾礦資源,為將來大力發展原子能工業服務。
接下來,輪到錢三強了。他先從肉眼看不見的原子講起:原子的直徑只有一厘米的一億分之一左右,如果把一個原子放大100億倍,它就像一個直徑一米的圓球。通常一個只有芝麻粒那么大的小東西,里面有萬億億個原子。后來研究發現,原子還不是最小的,它本身的構造很復雜,像個小小的“太陽系”,每個原子中間有個微小的“太陽”,這就是原子核。原子核更是小得驚人,打個比方:假如把一個原子放大到像懷仁堂禮堂那樣大,那么其中的原子核,就像一粒黃豆放在禮堂中央。
會場發出笑聲。昨天,周恩來叮囑錢三強要講得“通俗易懂”,他為此做了精心準備。他接著講了原子核的構成,也就是質子和電子,以及它們的關系。直覺告訴他,面前這些從戰爭中走來的老革命家,基本上都聽懂了。毛澤東聽得很專注,有時忘了吸煙,偶爾點一下頭。
錢三強又掛出兩張示意圖,開始介紹原子彈和氫彈的基本結構。他說:“先從鈾礦中提煉出鈾,再把鈾形成固體,加工成兩塊半球型濃縮鈾235(或钚239),外面包上一層中子反射體,放在彈殼里,用高能炸藥引爆,使兩塊半球型鈾發生鏈式反應,這樣,原子彈就爆炸了?!?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有人看著圖在沉思。
毛澤東突然說:“你們讓我跟蘇聯人談的那個反應堆和加速器是干什么用的?”
錢三強說:“它們是進行原子能研究的基礎,簡單的講,就是通過反應堆和加速器來研究、摸索和掌握核能釋放的規律。二戰時美國轟炸德國的軍事目標,首先摧毀的就是德國的重水核反應堆。美國最擔心的是德國先于他們造出原子彈,炸了反應堆,也就毀了德國的核計劃?!?
毛澤東又問:“我們自己沒辦法搞嗎?”
錢三強說:“能搞,但需花很長時間,除了理論上要學習、掌握之外,我國目前的工業水平太低,制造也是一個難題?!?
毛澤東點點頭:“好,先不說難題,氫彈好像和原子有點關系吧?”
錢三強說:“是的,簡單地講就是在原子彈的外面,包圍相當數量的重氫或超重氫,利用原子彈爆炸的高溫,使重氫或超重氫發生熱核反應,達到氫彈爆炸?!?
毛澤東道:“這么說,原子彈又是氫彈的基礎了?”
錢三強說:“也可以這么說?!?
毛澤東顯然想讓錢三強為眾人答題,問道:“那你再給我們說說,為什么有了原子彈還要搞氫彈呢?”
錢三強于是說:“廣島原子彈相當于兩萬噸TNT當量,蘇聯請彭老總去看的那一顆是四萬噸,十萬噸、二十萬噸還能做,但因為材料的關系,再做體積就太大了。美國第一顆氫彈是1040萬噸,大約是廣島原子彈的八百多倍?!?
眾人一陣驚嘆聲。
錢三強說:“當然,不僅僅是威力大小的原因,還有殺傷力的方式不同,氫彈的殺傷力主要是沖擊波和光輻射,沒有原子彈那么大和持久的放射性污染,也許這是使用者對自身安全的考慮吧?!?
毛澤東看看眾人笑道:“今天我們都是學生,不要我一個人提問題嘛,你們也都說說?!?
彭德懷說:“主席,我看我們也別問什么問題了,給三強同志省點力氣,三強,我就想知道,估計也是在座的人最想問你的,我們的科學家能不能把原子彈搞出來,要多久?”
錢三強沒回答,看著毛澤東:“主席,回答彭老總之前,我先問個問題好嗎?”
毛澤東點點頭。
錢三強說:“主席,我們國家是不是下決心要搞原子彈?”
毛澤東微笑道:“我一個人說了不算啊……老彭,你的意見呢?”
彭德懷立即道:“當然要搞!”
毛澤東點點頭,然后看著劉少奇。
劉少奇說:“我贊成搞,我的意見還是要盡量爭取蘇聯的幫助,有人幫就能快一點,省點事,不幫我們就自己搞?!?
毛澤東一一朝與會的領導人看去。
朱德一拍桌子:“要搞!過去我們打仗有蔣介石給我們當運輸大隊長,以后沒有這樣便宜的事了,必須自己動手。有備無患嘛,搞了不用也得搞,不然,沒法踏踏實實過日子。”
周恩來說:“綜合我國目前的情況,集中力量,突破原子彈,帶動整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是個好辦法,我建議中央,對原子彈早下決心?!?
鄧小平也說:“我的意見,無論從我國面臨的現實威脅,還是從民族利益考慮,原子彈都必須搞!”
陳云舉手道:“我投贊成票。”
彭真、李富春、薄一波都舉起了手。
所有人都看著毛澤東。
毛澤東深深地吸口煙,說:“出兵朝鮮我想了三天,要不要搞原子彈,我想了三年,結論是兩句話:一,原子彈一定要搞;二,既然要搞,那就早搞。我們國家發現了鈾礦,也訓練了一些人,現在是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
毛澤東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異常的振奮。早在1946年的8月,美國進行了二戰結束后的第一次核試驗之后不久,在延安楊家嶺的一孔窯洞前,面對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訪,毛澤東發表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著名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原子彈是紙老虎”。這個豪氣干云的論斷幾年來一直成為中國人民蔑視美國核威脅、核訛詐的精神力量。當然,毛澤東最清楚,要想反對原子彈,自己必須有原子彈?,F在,時機漸漸成熟了。戰略上蔑視,戰術上重視,是毛澤東一貫的思想。
…………
那天的會議一直開到晚上七點多。會后,毛澤東留大家吃晚餐。在另一個房間擺了三張四方餐桌,每桌有六樣普通的菜。李四光、錢三強被特意安排和毛澤東一桌。本來不喝酒的毛澤東端起一杯葡萄酒,站起來,大聲說:“為中國原子能事業,干杯!”
后來據知情者回憶,這是毛澤東在原子彈導彈方面親自主持的時間最長的一次會議,也是最具決定意義的一次會議。為了保密起見,當時叫“原子能事業”,而不提原子彈研制。
中國制造原子彈,就在這個時候拍了板。1955年1月15日,被全世界記錄為“中國正式下決心研制核武器的起始日”。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當年美國啟動“曼哈頓計劃”(即美國原子彈研制計劃)這樣改變世界進程的重大決定,也沒有簽署過任何文件,后來翻遍檔案資料,只找到一件與這項重大決定有關的一張紙片,是1942年1月19日羅斯福總統寫給美國國家科學院辦公室主任V?布什的,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很好——歸還你處——我想你最好將此件鎖進你個人的保險柜里?!?
這里所指的“此件”——這份文件,是指1941年11月27日,布什本人呈交羅斯福總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第三份關于鈾研究進展的報告。
事情又一次巧合了。中國的這項重大決定,也沒有簽署任何正式的文件或會議記錄?,F存的文字記錄,除了周恩來辦公室臺歷上寫的“約李四光、錢三強來談”幾個字,還有便是周恩來1955年1月14日晚上用毛筆寫給毛澤東的三頁信。
時隔32年后的1987年,中央文獻研究室根據周恩來在臺歷上寫的字,找錢三強了解當時的情況,才揭開這一重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