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希臘哲學(1)

這部分的希臘哲學,我打算分四個部分來講:

1.希臘哲學第一階段希臘哲學的開端,是宇宙論時代,分別講解米利都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要求改良宗教的克塞諾芬尼,辯證法之祖赫拉克利特,埃利亞學派,以及提倡“四元素說”的恩培多克勒,主張“種子說”的阿那克薩戈拉。這個階段的學說都集中在對宇宙本源或宇宙始基的討論,各派哲學為了證明自己觀點,都從經驗事實給出證據。

2.希臘哲學第二階段這個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小階段。

第一是“智術師”,也叫“智者派”“詭辯派”,代表人物是普羅泰格拉和高爾吉亞,他們是我們現在講的懷疑主義的鼻祖,屬于古典懷疑主義;第二是蘇格拉底,西方哲學的成熟就是從這個蘇格拉底開始,在自此希臘哲學不再仰頭看天,而是關心人間事務,宇宙論開始轉向倫理學、道德哲學,希臘哲學的視野逐漸變窄,早期思想家的那種孜孜窮究天人,遍察宇宙萬象的恢弘氣象消退了;第三是原子論者,代表人物是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吸引著無數思想家為之皓首窮經,萊布尼茨的“單子”,羅素的“邏輯原子”都有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影子。把這種思想延伸一下,就是個體和全體的問題,這也是當代政治哲學一大主題和難題。

3.希臘哲學第三階段這個階段講解蘇格拉底之后的思想學派,總體來講,其建樹不大,多在蘇格拉底的影子下修修補補,沒有特別出色的思想家。伊壁鳩魯學派、斯多葛學派和犬儒學派是這部分的重點,順帶稍微講一下昔勒尼學派,麥加拉學派這些小蘇格拉底學者。至于柏拉圖,其作品真假暫且不論,但對話體作品修辭辯論技巧居多,實證的證據實在不多,略去不講。

4.希臘哲學第四階段這個階段只講一下亞里士多德,雖然講的重點在他的人生哲學,但它比老師柏拉圖更注重證據和證明,所以才著有《工具論》《范疇解釋》。人生哲學,實則倫理學,亞里士多德倫理學的重點在“節制”,節制的要點在“中道”。

希臘哲學:宇宙論時代

一、米利都學派

1.思想文化背景

泰勒斯,一般被當作希臘哲學的第一人,他生活在米利都,米利都是小亞細亞西岸上一個小城邦。米利都雖地處亞洲,卻是希臘愛奧尼亞民族的殖民地。要知此地為何在西歷紀元前六七世紀時,竟成為西方哲學的誕生地,且先看泰勒斯的一生事跡。

泰勒斯做過呂底亞國王的侍臣,嘗跟國王出征。他雖在政界,卻是一個學者,懂得幾何學,還懂得天文。據古史所說,他曾于幾年之前就預算西歷前585年5月28日。

這幾件事,很可玩味。泰勒斯是米利都人,卻在東方的呂底亞做官。可見當時希臘各族和東方小亞細亞各國經常來往。他又深通天文幾何,可見古代巴比倫和埃及諸國的學術,早就傳到希臘人的殖民地。

希臘人古代本有許多關于天地原始的神話。如詩人赫西俄德和荷馬所說許多天神,荒誕可笑。如今希臘的神話,遇到東方古國的科學,自然要發生沖突。希臘和猶太神話的宇宙論不能使當時的學者滿意。于是米利都的學者重新提出宇宙原始的疑問。他們問,“天地萬物的本源究竟是什么?”他們追問的實際就是:促成宇宙誕生的本源是什么,組成宇宙最根本的東西是什么。

2.針對宇宙本源的不同回答

(1)泰勒斯本源是水

泰勒斯自己研究的結果是“天地萬物皆出于水。水是萬物的本源。”只可惜他沒有著作傳下來,我們不能知道他的學說是如何論證,因而也就無法檢驗一下他的論證是否正確。據亞里士多德所說,泰勒斯又說地是扁平的,像一片板浮在水上。又說,萬物都是神靈,都有靈性。依此看來,泰勒斯的議論還夾在科學與神話之間。但是他是神話與哲學過渡時代的大功臣。他這一滴“水”,后來竟推演出長江大河的西方哲學。

(2)阿那克西曼德本源是“無定形”

阿那克西曼德,這一位哲學家是泰勒斯的弟子,大概是同鄉。他也是一位科學家,喜歡研究天文地理。據說他是古代第一個畫地圖天文圖的人。他曾寫了一部書叫做《天論》,是用散文作的。希臘無韻的哲學書,這是最早的一部了。

阿那克西曼德不從師說,獨創一說,以為水不能作為萬物的本源。因為我們還要問,水的本源又是什么呢?所以他說,萬物的本源是一種“無定形”。萬物都從這“無定形”里面產生出來,又都回到這“無定形”里去。這個“無定形”流動不息。它流動的時候,各種物質便漸漸分離出來,成為可感可見的種種世界。

他又說地不是扁平的,而是像一個圓筒。這個圓筒,懸在虛空之中,四周都是氣。氣的外圍是一道一道的火圈子,圍繞著大地。地上的人類有時從氣的破縫處看見這些火圈的一部分,便以為他們是一顆顆的星球。其實日月星辰都只是繞地運行的火圈子。

他還有一種很有趣味的生物學說。他以為各種生物都必須尋求種種適合生存的不同環境,接著就漸漸演變成各種不同的物種。又說人是從別種動物變出來的。這些話竟像近世生物學家的話了,看來生物演化的觀念很早就萌芽了。

(3)阿那克西美尼本源是氣

阿那克西美尼,這位哲學家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弟子。他的先生說萬物的本質是“無窮”。他也說“無窮”固是不錯,但是這個本質卻是有定體的無窮。所以他說萬物的本質是氣。他用生人作比喻,說人得氣始生,萬物得氣始成。

他說氣變成萬物,全靠兩種作用。一種是凝結,一種是發散。氣凝結了,便成為風,云,水,土,石之類。氣發散了,便變成火。萬物都從這幾樣變化出來。萬物凝結,按著火—氣—風—云—水—土—石的順序;萬物發散,按著石—土—水—云—風—氣—火的順序。

(4)米利都學派誕生于經驗觀察

紀元前六世紀時,米利都學派最盛,學術也最發達。后來到了前494年,此城被波斯的兵毀了,這一派的哲學也就消亡了。這派哲學的觀點,看似簡略,實則都來自切身的生活經驗,沒有憑空玄想,沒有捏造概念,只憑對自然現象的深刻觀察,直陳觀點,創立學派。西人注重經驗,注意觀察的學風自古而然。

二、畢達哥拉斯

1.略傳

畢達哥拉斯生于米利都鄰近的薩摩斯島上。生年大約在紀元前580與572年之間。那時正值暴君波利克拉底當政之時。畢達哥拉斯屬于當時的貴族黨,反對暴君,遂不能安居本土,于是遷居南意大利的克羅托內。遷居之后,他在那里創立一種兼有宗教和學術性質的團體。團體中的會員,互相敬愛,互相規戒,都如弟兄一般。會中的戒約,重在修養道德,研究學術。這種團體,當時很招人疑忌,所以常有擾亂的事,后來畢達哥拉斯不能久居,只得逃至別處,后來遂死在避難之地。死時大約在前500年左右。

他的故鄉和米利都十分接近,自然受到那一派學說的影響。如他的宇宙論中“無限者”一詞,就是一證。又如他這團體中有人說這“無限者”就是“氣”,又像是受到阿那克西美尼的影響。又如他學派中的幾何學,也都像是米利都一派的宗傳。

但是畢達哥拉斯的學派,不止科學一方面,還有那神秘宗教的一方面。那時,希臘各地有一種通行的宗教,名叫奧爾菲教派,大意是說,人類與天神同出一源,若人能經過一種“洗濯”,便可贖罪返本,仍回到天神地位。這種“洗濯”,大有神秘的意味,大概和中國古代的“齋戒”有些相似。這種宗教在當時雖然只流行于一般的平民社會,但其影響卻深入上流社會。如畢達哥拉斯一派中,也極注重這種“洗濯”,或者也和當時的宗教有點關系。據當時人說,畢達哥拉斯一派的學者“用藥物來洗身,用音樂來洗心”。大概他的學會中也有醫學,也有音樂,兩項都含有神秘的宗教作用。

當時的奧爾菲宗教有一種“輪回”之說,以為人的靈魂,有時被關在植物體內,有時被關在禽獸體內,直到后來,得到人身,才有洗濯并超脫的機會。畢達哥拉斯的宗教也有一種輪回之說。當時,有一位克塞諾芬尼取笑他說,畢達哥拉斯有一天聽見狗叫,忽然認出是他一位過世老友的聲音!可見,畢達哥拉斯的學說里有輪回再生之說。

2.人生哲學

畢達哥拉斯說人有三種生活:第一是理論的;第二是實踐的;第三是放浪形骸的。

人世譬如一個大會場。有些人是趕來做買賣的;有些人是會場獻技的;有些人是來看會的。那些來看會的資質最高,那些來做買賣的資質最下。

人生可依此分三等:最上等的是“愛智”的;其次,是愛榮譽的人;最下的是貪得圖利的人。“愛智”即是希臘文“哲學”兩字的本義。這種學說以為人生在世,最好是袖手旁觀,這就含有一種出世主義的思想。3.宇宙論畢達哥拉斯一派的學者,有幾個天文學家。只可惜這一派的書,處處都是“夫子曰”,不知道哪些學說是畢達哥拉斯自己的話,哪些是他的后輩的話。他自己的學說,大概還不能和米利都學派完全脫離關系。據亞里士多德說,他的宇宙論認為,大地吸取四周的“氣”,這氣是“無窮無際”的。這正和阿那克西美尼的話相似。但是他卻不信地是扁平的。他認為大地是圓的。世界的中心,并不是地球,而是一團大火。日,月,地和各種行星都繞著這團大火旋轉。這種思想,看似荒誕,卻與后來以太陽為中心的宇宙論有些接近。不把地球視為宇宙的中心,卻想出一團大火作為宇宙中心,這已是一大進步。

只是這“無限者”之中何以生出萬物呢?畢達哥拉斯說本源就是“無限者”,而形生于“有限者”。這話極重要。米利都學派所研究的問題,是萬物的根本組成質料。如今畢達哥拉斯所注意的是萬物的“形式”。正如《詩經》中說的“有物有則”,質料是物,形式是則。這兩個問題是希臘哲學史的中心問題。如今我們且看畢達哥拉斯怎樣說這“無限者”變為“有限者”的道理。

4.論數

畢達哥拉斯的重要學說是“萬物只是數”。這話是說,萬物的生成,全由種種數理的關系決定。畢達哥拉斯研究數學最深,他覺得天地間種種事物的生成變化,總逃不出一種數學的比例關系。例如,琴弦的長短可定琴音的高低,音樂的“協調”只是一種數字的比例分配而已。

他又找出數目的種種奇妙的關系出來。例如下列三圖:第一圖是最初的四位整數,l+2+3+4=10。這四個數合起來,便成三角形;排下去自成級數。第二圖是奇數的級數,合起來便成正方形。第三圖是偶數的級數,合起來便成長方形。這其間的奇偶交互的道理,在當時很覺神妙不可思議。畢達哥拉斯這一班人因此極推崇數理,以為萬物的一切狀態,只是一個數目的關系。所以說“萬物只是數”。數有奇有偶。畢達哥拉斯一派人,把這個奇偶交互的道理推到世間一切現象上去。他們學派里有一個表,舉出十種相反相成的概念:(1)有限與無限;(2)奇與偶;(3)一與多;(4)左與右;(5)男與女;(6)靜與動;(7)直與曲;(8)陰與陽;(9)善與惡;(10)矩形與長方形。一切世事都可包在這始終相反相成的概念之內。

5.數——實驗驗證的工具

我們初聽這種議論,定然駭笑。其實我們若能回想中國古代的《易經》和漢代的《太玄》,想想當時的人如何崇拜數理關系在天地間的作用,就不覺得希奇了。問題的關鍵在于,畢達哥拉斯不再像米利都學派那樣完全依憑經驗觀察,而是求助于能夠直接驗證的“數”,如果說畢達哥拉斯也知道試驗驗證,那他的工具就是“數”。用“數”以及數目關系來衡量世界,一切都變得更加清晰明了。

三、克塞諾芬尼與赫拉克利特

1.克塞諾芬尼

(1)社會改良家

克塞諾芬尼,這位哲學家出生在米利都北方的克洛豐。有的人說他曾做過阿那克西曼德的弟子。這話雖不可考,但他的本土和米利都及薩摩斯都很接近,大概同時受到這兩處學派的影響。他和畢達哥拉斯一樣,從小亞細亞遷居意大利南方。古書相傳說,他曾住埃利亞,遂成為埃利亞學派的始祖。如今我們只能確定,他曾住意大利的南部,是否曾住埃利亞卻不可知。

克塞諾芬尼是一個詩人,如今他的殘章斷句,還有保存。從這些詩歌看來,他是一個“有心人”,不滿于當時的社會,更不滿于當時的宗教。希臘古代詩人,如荷馬,赫西俄德,所說的天神都和人類一樣,都有種種不堪的行為,欺盜奸淫,無所不為。

克塞諾芬尼以為,這都是由于人把神看作自己的同類,把人間的種種罪惡怪狀,都移到天上去了。例如,埃塞俄比亞人是黑皮膚塌鼻子的,他們的神像也是黑皮膚塌鼻子的。又如,色雷斯人是紅頭發藍眼珠的,他們的神像也是紅頭發藍眼珠的。可惜那些牛馬畜生不會造神像。要是它們也會拜神,牛的神一定是牛形的,馬的神一定是馬形的了!

克塞諾芬尼是一個社會改良家。他以為要改良社會,必須先改良人類心中的天神觀念。

(2)泛神論者

他說只有一個上帝,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上帝是獨一的,永遠存在,沒有始終。上帝又是靜而不動的,他只是寂靜無為,自能駕馭一切。

他這種理想,卻并不是“一神主義”,只是“泛神主義”。他說上帝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上帝。所以我們只可說他是泛神派的哲學家,不能說他是一神派的宗教家。

2.赫拉克利特

(1)生平簡介

《胡適的北大哲學課》這套書以胡適在北京大學的所有哲學講義為母本,再綜合胡適關于中國哲學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最全的胡適哲學體系,讓讀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學大師的風采。

赫拉克利特家在艾菲索斯(現在屬于土耳其),在米利都之北,克洛豐之南。他是一家貴族的兒子,生平最反對平民政治。他對同時的哲學家,如畢達哥拉斯和克塞諾芬尼,都很不滿意。他自己所作的一部《大宇宙論》,只有殘章斷句流傳至今。

(2)邏各斯

赫拉克利特很藐視同時的哲學家,說他們學問雖博,卻沒有思想。他說“知識”并不是這一物那一事的知識。要能知“道”,明了“邏各斯”,才是真知識。他又說,這“道”永遠存在,只是沒人懂得。如今且問這“道”是何物。

(3)本源是火萬物常變

赫拉克利特的“道”只是那時刻運行,時刻變化的天道。他觀察世界,認定萬物無一是不動不變的。所以他“伸足下水,只可一次;再伸足時,水已換了。”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如此。所以赫拉克利特覺得前人的“水”和“氣”都不夠形容萬物的本質。他說萬物的本源是火,萬物的狀態是“變”。

但是萬物的變遷并不是亂七八糟的變遷,有一定的準則。他說火變成水,水變成土,土又成水,水又成火,都有一種“自然的平衡”。譬如買賣的人把金換貨,把貨換金,兩無虧折。天道變化也是如此,火變成萬物,萬物復變成火,也無虧損。所以他說“萬物之理,不關神力,不關人力,往古來今,只是一種永遠存在的火,自然而燃,自然而熄。”這就是道,就是邏各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东山县| 敦煌市| 富平县| 平塘县| 南城县| 巴彦淖尔市| 乳山市| 福海县| 东阳市| 平山县| 永登县| 蒙山县| 西和县| 法库县| 庆云县| 黔江区| 扎囊县| 大足县| 永嘉县| 怀化市| 乐东| 双鸭山市| 吴忠市| 杭锦后旗| 湖口县| 铜梁县| 佛山市| 南部县| 花莲县| 涞源县| 临城县| 河西区| 泸西县| 浦县| 辉县市| 来安县| 新竹县| 同心县| 平南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