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3)
- 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 王劍
- 4243字
- 2015-03-25 16:32:42
有一位中國學生在美國一家飯店里打零工,他的工作就是洗盤子。飯店規定,每個盤子必須沖洗7遍,學生忙活了半天,也掙不了多少錢。后來他覺得,盤子沒必要沖洗7遍,沖洗5遍就可以。于是,他偷偷省掉了兩遍,這樣一來,他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錢也增加了。
可是這家飯店的老板特別重視洗盤子這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候他會到廚房去抽查盤子的清洗情況。一次,老板用專用的試紙檢測出盤子的清潔程度未達標準,就找來中國學生詢問情況。
中國學生感到很委屈,就說:“洗5遍和洗7遍效果差不多,何必浪費水、浪費時間,多洗兩遍呢?”
飯店老板淡淡地說:“洗7遍是標準,你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不按流程做事,請你離開。”
把制度細化為可以有效執行的流程,嚴格按流程辦事,不僅是一種工作要求,更是一種工作精神或者說是一種企業文化。這家飯店的老板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波音(中國)公司總裁王建民曾被記者詢問:“對穩定的追求和對流程的要求是否會導致公司反應遲緩、執行力不足?”王建民的回答是:“按照流程執行是我們不變的方針,雖然這樣可能導致反應慢些,但是對流程的嚴格遵守,正是執行力的體現。”
把制度細化為可以有效執行的流程,并按流程執行,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執行力,還關系到團隊的執行力。有了流程化的執行標準和制度規范,員工才會明確各自的職責,才不會越位、錯位、缺位,這樣的團隊才有執行力和戰斗力。
6不要讓陳腐的制度澆滅了工作激情
每一項制度的出臺,都與當時的現實情況有關。制度往往都是針對企業的某一時期的某些現實問題,但隨著制度的實行,隨著企業的發展,這些問題可能逐漸被解決掉了。因此,原來的制度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企業不懂得與時俱進,廢除意義不大的制度,那么陳腐的、脫離實際的制度就很容易澆滅員工的激情。
很多年以前,德克福圖書公司曾出臺了一項制度,規定每個員工上班的第一件事是看報紙,而且必須看45分鐘。看完報紙之后,才能開始工作。在這45分鐘內,員工如果不看報紙,而是做別的事情,將被視為違反制度,輕則被領導批評,重則會被罰款、降職。
為什么德克福圖書公司要出臺這樣的制度呢?這是因為那時候報紙是人們了解信息的重要載體,那時候還沒有網絡,員工想策劃出好的圖書,就必須通過報紙來關注時事動態。通過看報紙,能夠了解社會動態、關注民生民情,有助于開拓員工們的寫作思路、激發員工的創作靈感。可以說,這項制度在當時非常有意義,員工由于執行了這項制度,確實策劃出不少暢銷圖書。
然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公司這項制度依然在推行,漸漸地,員工們開始抱怨,他們認為這項制度已經落伍了,必須廢除,原因是如今人們了解社會動態靠的是網絡,上網看新聞比在報紙上看新聞更方便,了解的信息更多。而且如果大家都上網看新聞,還能為公司節省訂閱報紙的費用,對公司是有益的。
然而,公司領導年紀較大,他們對網絡認識不夠,不太接受網絡,因此,他不聽大家的意見,置員工的抱怨于不顧,并設立監督機制,監督員工的執行情況。這種舉措激起了民憤,員工的工作激情被打擊了,大家充滿了怨言。
誰也不否定讀書看報的益處,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員工更愿意上網了解社會動態,如果公司強制要求員工看報紙,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案例中的看報制度顯然已經過時,但是公司的領導者卻不與時俱進,導致陳腐的制度引起了員工強烈的不滿,這勢必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率。
很多人打開電腦時,都會習慣性地點開殺毒軟件查殺一下電腦,看電腦是否有病毒,是否有軟件需要更新。如果殺毒軟件不能及時更新,那么出現新的病毒之后,舊版的殺毒軟件可能無法查殺病毒,于是電腦就存在癱瘓的隱患。
其實,公司制度就像殺毒軟件一樣,需要不斷地更新換代,不斷地升級。當一項制度無法解決現實問題時,管理者就要想辦法完善它;當一項制度的存在,對解決現實問題沒有意義或意義不大時,管理者就要摒棄、廢除這項制度。要知道,條條框框的制度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畢竟,制度的存在是著眼于解決問題的。如果不能解決問題,還留著干嘛呢?
某家大電器制造廠有一則規定:員工如果延遲交貨,單位就向他們征收違約金。這項制度的出臺在當時確實有必要,因為當時有幾名員工時間觀念不強,經常拖延交貨,公司針對這種情況才出臺了這項規定。規定出臺之后,也確實對這些員工起到了約束作用。
然而,多年之后,員工主觀上的延遲交貨情況已經大有改善,這時候雖然也會發生延遲交貨現象,但多半事出有因,比如:生產過程中遭遇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或機器出了故障、廠方本身的原因等等。故此項規定有名無實,應馬上改正,可是領導者沒有改變,而是依然執行這項制度。這樣一來,員工延遲交貨被公司罰款后,內心就特別不痛快,因為錯并不在于他們。
規章制度的建立應該隨企業的發展、進步而不斷改變,千萬不能一成不變。在過去的生產規模、生產條件下,某項規章制度可能很完善,但由于新的形勢及新的經營方式出現,舊的規章制度會因此出現各種各樣的漏洞,變得不合時宜,這時就要求領導者要及早廢止,另行出臺新的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制度的合理性,保護員工的積極性。
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再加上員工隊伍、組織自身的發展變化,企業實時更新制度是一種必然要求。當然,這種更新不是天天變、月月變,而是當制度不能促進企業發展時,才有必要變。否則,隨意亂變的制度也會讓企業人心不穩。
7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不折不扣地執行
建立一套合理的規章制度是經營和管理好企業的前提,但是有了制度不等于高枕無憂,如果有合理的制度,卻沒有有效執行,那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天晚上,某家公司的財務室被撬開,墻邊的保險柜也被打開,柜內的20萬元現金被盜。這筆錢是公司第二天急用的購料款,但這筆錢突然丟失了,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業務。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這個保險柜是國內最先進的一款,柜子上面有報警器、電擊系統和密碼裝置,而且密碼系統由電腦控制。既然保險措施如此齊備,那保險柜為什么還會被盜賊輕而易舉地打開呢?
事后經過調查發現,使用保險柜的出納是個馬虎大意的人。雖然公司制定了一整套財務保衛的規章制度,但是出納根本沒有按制度執行。在他看來,這個保險柜確實不錯,但是他覺得公司很安全,沒必要小題大做,因此他把錢放進保險柜之后,并沒有將其鎖上,而是虛掩著保險柜的門,這樣便于他取錢時方便……
有保險柜不用,有制度不執行,這樣的保險柜還有何用?這樣的制度還有何用?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企業的規章制度再好,如果沒有不折不扣的執行,制度也會淪為一紙空文,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很多企業制定了成套的管理制度、工作標準,大到廠紀廠規,小到領物規定、作息規定等,不可謂不完善。如果這些制度真的能貫徹執行下去,對企業絕對有很大的幫助。但遺憾的是,很多企業把制度當做花瓶和擺設,導致制度流于形式——做出來只是為了給別人看,卻沒有體現在執行中。
看看那些破產或倒閉的企業,它們破產或倒閉的原因在哪呢?很多人可能會說,管理者的決策失誤,領導不力。也許有這方面的原因,但在管理者沒有失誤、公司制度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有些企業依然會破產,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源在于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
東北某地有一家工廠倒閉了,之后該工廠被一家日本公司收購。日本總部只派來一位日籍管理者,他上任之后,沒有風風火火地搞改革,而是遵照工廠原來的規章制度搞生產。結果不到一年,工廠就起死回生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位日本管理者上任之后,只做了一件事:強化制度落實。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企業倒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可能不在別處,而在于制度沒有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實。由此可見,制度再合理完善,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執行,也沒有意義。只有付諸實踐,不折不扣地執行,制度才能發揮作用,企業發展才有保障。
把眼光放到那些發展勢頭良好、生命力強大的企業身上,你就會發現它們成功的原因所在。在這些企業,管理者一定是強化制度執行的人,決不會無視制度的權威。當他們發現有不遵守制度的情況時,肯定會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縱容。
康佳是國內彩電行業知名度頗高的企業,也是一家十分強調制度執行的公司。在康佳公司,有這樣一條規定:在工作場合不準吸煙!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規定,并不是每個員工都做得到。公司里有一個20多歲的年輕技術員,非常受公司領導的器重。由于他的能力突出,進入公司不久便晉升為車間的副主任。在走向領導崗位之后,他工作更加積極,表現更加優秀。
可是,該年輕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特別愛抽煙,而且煙癮極大。由于公司明文規定不準在工作場合吸煙,因此,他只好每天上班之前猛吸幾口煙,到了中午吃完飯,再猛吸幾口煙,然后強忍著煙癮熬到下班。
一天,年輕人發現樓梯的拐角處比較隱蔽,他個人覺得這個地方不能算是工作場合。于是,他抱著僥幸的心理,在上班的間隙在這個地方抽煙。非常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正當他享受吞云吐霧的快感時,公司的副總經理恰好路過此處。
雖然當時副總經理沒有過多地批評他,但是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很快就做出了處理決定:第一,免去了他車間副主任的職務;第二,罰款;第三,全廠通報批評。
這事件被公之于眾后,在康佳公司的整個生產車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很多員工認為公司的管理方式太苛刻,懲罰力度太大。但是自從這件事之后,再也沒有人在工作場所吸煙了。
如果你是那位年輕人,也許你會覺得自己很冤,心想:我不就是抽了一支煙嗎?至于大動干戈嗎?給我一個口頭警告不就可以了嗎,或者讓我私下寫個檢討書,再不然罰我一兩百塊錢也行,為什么要撤我的職呢?這不是存心讓我難堪嗎?
但是,如果你能站在公司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也許就不這么認為了。因為公司已經明確規定,不能在工作場合抽煙,你卻明知故犯,公然違反制度。如果管理者不按制度的規定嚴懲你,制度的威嚴何在?今天管理者對你網開一面,明天別人違反了制度,管理者是否也要對他網開一面呢?如此一來,制度還有約束力嗎?
所以說,康佳的副總經理的處理方法是明智的,他讓公司的制度成了萬伏高壓電,讓員工害怕觸碰,這對全體員工都充滿威懾力。對不遵守公司制度,不按制度辦事,不按制度執行的員工,若不下幾劑“猛藥”,他們是不知道疼痛的。只有讓他們痛過,才能深刻地記住教訓,才能乖乖地執行制度。
三國時期,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在軍中樹立了不折不扣地執行制度的楷模。今天的康佳公司,嚴肅地處理了違反制度的員工,也為現代企業管理者樹立了榜樣。如果你想管好企業,想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一定要讓公司的制度不折不扣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