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名落孫山

這個隊伍分兩行,整齊劃一。走在前面的各4人手擎8面青旗,接后是18人分擎飛虎旗、杏黃傘、青扇、兵拳、雁翎刀、獸劍、金黃棍、桐棍、皮槊九種儀仗各2件,緊隨其后的是4人擎4桿旗槍,然后是4人擎回避、肅靜牌各2塊,最后是8人抬大轎1輛,轎上裝飾的是銀葫蘆和杏黃羅。一看這儀仗便知,轎里坐的便是楚王府的王爺。在蘄州,他們也常看到這樣的隊伍,因為荊王府的王爺有重要事出巡,就是用這種規格的儀仗。不過,從府第來看,楚王府要比荊王府氣派多了。

待儀仗隊伍走進楚王府后,他們才開始繼續往前走。大約走了兩三里路,便來到了長春觀。他們向一個道人詢問貢院的地址,道人向東南方向一指,說再過五條街就是。他們找到貢院的時候,已是酉時,接待考生的報到處已歇工關門。他們只好在貢院附近找一家旅館住下。吃過夜飯,時珍準備溫習功課,其他幾個考生卻要上街玩,他再三推辭,他們執意不肯,無奈他只好陪同。

武昌城不同于蘄州城,蘄州城一入夜,只有少數幾家娛樂場所有燈火,玩的人也不多,而武昌城則是到處燈火通明,茶樓、戲院、妓院處處人來人往,叫賣聲、喝采聲此起彼落,真個是熱鬧非凡。他們一行人都是首次來省城,對這一切頗感新奇,不禁目眩神搖。他們一路信步游逛,當走到一處掛滿大紅燈籠的宅院前時,忽然院里涌出七八個妖艷姑娘來,不容分說將他們往院里拉。他們知道她們是妓女,便極力婉拒。她們為了做成生意,一個個拉住一人不放,口里“公子、公子”地叫個不停像抹了蜜一樣,身子像水蛇一樣柔柔地緊貼。有倆個考生受不了誘惑,立場有動搖,流露出服從的意思。李時珍一見,急了,大吼一聲:“不可!”他猛力摔脫糾纏他的那個姑娘,沖那倆考生嚷道,“別忘了,我們是來考試的!這地方進不得!我們快回去!”說完,便打頭往回走。在他的感召下,其他考生都跟著回到了旅館。

第二天,他們辦了申考手續。第三天,他們進入貢院考試。

貢院是科舉制度中舉行鄉試、會試的地方。貢院里設考生席舍若干,席舍以“千字文”編號,故稱“號房”。號房的形狀是三面為墻,無門,高6尺,深4尺,寬3尺,有兩塊活板,可以白天移為案桌、凳子,進行考試,夜晚拼為床榻。但長度有限,人臥下后腳仍伸于號外。考生進場3次,每次2夜3日,考期共需9天。考生進入考場有號軍看守,入場須持相貌冊,并搜身檢查,禁帶厚衣夾被。貢院外墻堆有荊棘,嚴禁內外串通舞弊。

李時珍被排的號房為155號。開考后,他帶著自己的行李找到號房,安頓好后按時拆封試卷。第一次考“時文”,即“八股文”。這是科舉考試規定的文體,文章須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組成。“破題”用兩句話說破題目要義。“承題”是承接破題的意義而闡明之。“起講”為議論的開始。“入手”為起講后入手之處。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始議論,以“中股”為全篇重心。在這四股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叫“八股文”,也稱“八比”。題目主要摘自《四書》,所論內容也要根據宋朱熹的《四書集注》等書,不許作者自由發揮。他拆開試卷一看,題目為《時政疏》。他用了半天時間思考,然后碾墨展紙,提筆疾書。他從地方衙門施政的現狀、存在的弊端、苛政的根源到百姓的期盼,洋洋灑灑寫了萬余言。他的中心論點是,地方衙門之所以黑暗腐敗、老百姓之所以窮困潦倒,是因為朝廷對地方衙門疏于嚴管,對下情、對老百姓的痛苦疏于詳察。他自我感覺良好,暗自認為這應該是一篇好文章,一定能獲取閱卷考官的好評。接下來非常認真地考完后面的試卷,然后住進旅館等待發榜。

半月后,貢院發榜,李時珍名落孫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临沂市| 密云县| 交城县| 驻马店市| 云霄县| 大连市| 开原市| 南川市| 古交市| 凤冈县| 台中市| 恩平市| 阳原县| 双柏县| 社旗县| 吴江市| 循化| 肥乡县| 玉门市| 九台市| 丰台区| 龙陵县| 绥滨县| 开江县| 乌拉特后旗| 临夏市| 泉州市| 东乡| 临沂市| 乌什县| 连江县| 竹溪县| 察隅县| 和顺县| 舟曲县| 连南| 岚皋县| 阿拉善右旗| 临西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