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原生家庭中解綁,超越過去的自己
很多人在提到原生家庭時都會五味雜陳。家,多么溫馨的字眼,它本應該是一個充滿愛的港灣,但實際上,除了愛,它也常常帶給我們傷害。面對這些傷害,不管我們多么憤怒,多么委屈,都無法還擊。因為那些傷害我們的人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傷害他們就是傷害我們自己。
我們總能在自己身上發現父母的影子,尤其是在長大成人后。比如,我們受夠了爸爸的暴脾氣,可當我們有了孩子、對他不滿、沖他大吼大叫時,才發現自己和爸爸如此相似。又比如,我們小時候經常看到媽媽因當老好人而吃虧,在心里發誓,將來絕不做這樣的人。可是長大成人后,當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次次妥協、退讓時,才發現自己和媽媽并沒有什么區別。一個人如果小時候聽過太多苛責的話,比如“你真是笨死了”“看你長大能有什么出息”,或者“我怎么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就很容易陷入自卑。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受過極為嚴厲的管教,或者經常看到父母爭吵,就很容易自責。因為幼小的他根本弄不清楚原因,只會將一切問題都歸咎于自己。長大后,只要身邊的人不高興,他就會覺得和自己有關系,并陷入深深的自責。如果一個人小時候經常被忽略,被丟到門外“反思”,或者常被威脅“不聽話就不要你了”,那么長大后他通常會缺乏安全感,總是擔心“被拋棄”。面對愛情時,他要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要么常常無端鬧情緒,通過“作”尋求關心。
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我們成長為讓自己很不滿意的樣子。
越長大,我們越會發現,原生家庭帶來的那些傷害幾乎從未消失。它們潛藏在我們心里,一旦遇到合適的契機,就會爆炸,讓我們的內心千瘡百孔。
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看待原生家庭呢?關于這個問題,很多朋友的態度是這樣的:“我很清楚,他們其實是愛我的,這些傷害并不是他們的本意。他們生我、養我,為此付出了很多,難道我還要和他們算這筆賬嗎?”或者說:“都是過去的事了,算了吧。所有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何必斤斤計較?”又或者說:“如果實在無法和父母融洽相處,那就離遠一點兒。”
本質上,這些態度都是在回避問題。提到原生家庭問題時,人們通常有兩個很可怕的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將解決原生家庭問題等同于聲討、控訴父母,并因此陷入自責,覺得自己就是個“白眼狼”。但其實,我們對父母的感情原本就是復雜的,有愛,也可能有恨,為什么不能同時接納這兩部分呢?只有疏解那些阻礙感情的部分,愛才能流動。只有接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才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認識到一點:解決原生家庭問題,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成長,并不是為了指責誰。也就是說,在面對原生家庭問題時,我們要著眼于自己,而不是父母。我們需要改變未來,而不是過去;我們應渴盼自我成長,而不是父母認錯。
第二個誤區,是認為自己已經成年,只要時間夠長、距離夠遠,原生家庭的問題就會自行消失。這不過是一種自我欺騙。當我們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關起門時,內心總有一些東西在隱隱作痛。
我們之前已經說過,沒有人能徹底逃離原生家庭。我們可以逃離父母,卻無法逃離父母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即便竭盡所能,將自己與過去、與父母的聯系徹底切斷,但自己還在,因此總有一些東西無法掙脫。在原生家庭的問題上,好壞、對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客觀發生的事在我們心里留下了怎樣的印記,我們應該怎樣修復內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很多人認為,只有童年不幸的人,才需要面對原生家庭的問題。但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借助原生家庭的視角,尋找內心真實的自己。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超越,超越不完美的父母、不完美的過去。
你可能明白這些道理,但依然不知道怎么做。你可能看過很多相關的書,上過很多相關的課程,但仍對此一頭霧水。那么,就來讀一讀本書吧!在本書中,我會從以下四個方面為你提供幫助。
第一,如何改變自己。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所有內容都聚焦于此。首先,我會鼓勵你重新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修正自己的態度;其次,我會與你一起梳理自身的情緒、情感,重塑自己的性格、心態;最后,我會引導你以一種新的姿態經營家庭關系,包括與父母的關系、與戀人或伴侶的關系以及與孩子的關系。我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幫你活出全新的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雖然會提及過去,但絕不會讓你沉溺其中。
第二,提供更多體驗式的練習。我從事原生家庭方面的研究已經四十多年,因此,我很清楚,沒有人會喜歡說教式的指導。三十多年的助人經驗告訴我,不管我們在頭腦中有多么深刻的思考,產生了多么大的風暴,只要不付諸實踐,就不可能有任何改變。那些情緒、情感以及我們內心的各種矛盾、沖突,都是真實存在的,僅憑思考根本無法化解。所以,在這本書中,我會利用自己之前幫助上萬人的經驗,引導你進行非常實用、有效的心理學練習。
有些朋友可能讀過《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這本書。書中介紹的“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理論內涵十分豐富,同時面向家庭中的每個人,是非常實用的專業工具。我會以這種治療方式為主,結合其他流派的方法,幫助你不斷成長。這種成長包含很多層面,比如個人潛意識、家庭關系、溝通、與父母和解等。我會將這些層面排列起來,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一步一步地幫助你實現突破。
第三,不僅教授切實可行的方法,也給予溫暖。我們在提及原生家庭的問題時,總會有一些不快。所以我希望這本書能為你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你可以允許自己暫時變得柔軟,同時賦予自己更多的勇氣。在我的心理學課堂上,每個學員都很享受我營造的氛圍。他們說,在這樣的氛圍中會有被滋養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也可以帶給你這樣的感覺。我不喜歡單純的說教,我會竭盡所能地理解每個人的情感和需求。我希望,我給予你們的陪伴充滿力量,可以支撐你走過生命中的那些寒冬。
第四,讓你認識到,你是原生家庭中的一員,你可以借助整個家庭系統的力量成長。有些人雖然已經長大,但仍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騷擾”。比如,有些人結婚后依然會受到父母的干涉,或根本無法與父母和平共處。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在這方面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倡的是,讓個體融入家庭,借助整個家庭系統的力量成長,而不是讓個體獨立于家庭之外,僅憑一己之力成長。你要相信,當你發生改變時,你周圍的一切也會慢慢發生改變。
我很期待在這本書中與你相遇!愿這本書能讓你釋然、解脫,活出新的自我,收獲新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