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再也不要受羈絆了
- 明末壯丁:頂頭上司李自成
- 陸星源
- 2369字
- 2025-08-16 00:00:46
劉承宇的“自由來去”令,在裕州城外的降卒大營里,發酵了整整三天。
這三天,是人心最劇烈動蕩的三天。
數萬名降卒,在經歷了最初的震驚和懷疑之后,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他們以同鄉、舊部為單位,徹夜地討論、爭辯、權衡。
“回家?說得輕巧!咱們的籍貫都在官府的冊子上,就這么回去,萬一被當成逃兵抓了,還不是死路一條?”
“可留在這里,就是從賊啊!一人從賊,株連九族!家里的老娘和婆娘娃兒可怎么辦?”
“怕什么!咱們現在跟著劉參謀,打贏了官軍!以后說不定還能混個將軍當當,衣錦還鄉!”
“屁的將軍!你看城里燒成那樣,咱們留下,就是給他們當牛做馬修城的苦力!”
希望、恐懼、野心、鄉愁……種種復雜的情緒,在營地里交織。
劉承宇沒有進行任何干涉,他只是讓劉宗敏和李過的部隊,將營地圍得水泄不通,確保秩序,然后靜靜地等待著他們做出自己的選擇。
三天后,登記結束。
有五千三百余人,選擇了登記歸鄉。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在河南、山東等地被強征入伍的農夫,家離得不遠,心中牽掛著田地和親人。
而剩下的一萬一千多人,選擇了留下。他們大多是來自陜西、山西等地的邊軍老兵,家鄉早已被戰火和饑荒摧毀,無家可歸。對他們而言,在哪里當兵都是吃飯,跟著一個能打勝仗的將軍,也有點盼頭。
送別的那一天,天色陰沉。
五千多名歸鄉者,換上了粗布衣,排著長隊,在南門領取了屬于他們的路引和三天的干糧。
劉承宇、劉宗敏和李過,親自站在城門口為他們送行。
許多歸鄉者,都對著城樓,深深地作了一個揖。
看著那支龐大的隊伍,消失在南方的地平線上,李過的臉上,露出了肉疼的表情。
“承宇,就這么……放他們走了?”他咂了咂嘴,“這可是五千多青壯啊!拿來修城墻、開墾荒地,多好!”
“將軍,”劉承宇看著他,認真地說道,“心不在此,人再多,也是禍患。我們今天要想的不是我們放走了多少人,而是我們收獲了多少人。還有一萬一千個愿意留下來和我們同路的戰友不是嗎。”
劉宗敏在一旁,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他看著劉承宇的眼神,愈發欣賞。他知道,這份胸襟和格局,是自己和李過都不具備的。
……
送走了歸鄉者,接下來的,便是慶功。
一場規模盛大的慶功暨追悼大會,在被清理出來的北城廣場上舉行。
沒有大魚大肉,只有管夠的白面饅頭和幾大鍋肉湯。
劉承宇站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面對著臺下黑壓壓的人群——有活下來的守城老兵,有李過和劉宗敏的部隊,還有那些選擇留下、眼神復雜的降卒。
他的第一件事,不是論功,而是追悼。
“此戰,我軍陣亡將士,共計七百三十一人。”他的聲音,通過幾名親衛的接力傳聲,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廣場。
“他們,都是我們的兄弟!”
“他們的名字,會全部刻在裕州城中心的功碑之上!讓后世子孫,都記住他們的功績!”
“凡陣亡將士,家有親眷可尋者,由軍法隊派專人,送去十五兩白銀的撫恤!務必送到親人手中!若暫不可尋,則由府庫代為保管,日后尋到機會,再行發放!”
十五兩白銀!
這個數字,讓臺下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在這個年景,十五兩銀子,足以讓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希望!
緊接著他用一種誠懇的語氣,對著臺下數千雙灼熱的眼睛,緩緩開口。
“我知道,弟兄們都在等著論功行賞。”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但是,在說賞賜之前,有幾句心里話,我必須先跟弟兄們說。”
“我們腳下這座城,打下來了。但它現在是什么樣子,大家都能看得到。灰燼中的城市需要重建、損毀的民居我們要賠償、萬余大軍后續的生存支出也需要錢。”
“所以,”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全場,“我們能給的獎賞,可能是并不多,配不上各位立下的功勛。但請大家知道,我們這次以心意為主,希望弟兄們能體諒。我們精打細算也是為了將來,能讓所有跟著我們的人,都過上吃飽穿暖、有田有房的好日子!”
他這番推心置腹的話,讓臺下那些原本有些躁動的士兵,漸漸安靜了下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窮苦出身,知道當家過日子的不易。劉承宇沒有跟他們畫大餅,而是把困難和現實擺在了臺面上,這種坦誠,反而讓他們覺得心里踏實。
“現在,我宣布!”劉承宇朗聲宣布。
“所有參與裕州守城戰的將士,二百三十七人!你們,身負重傷,死戰不退,是此戰的首功!每人,賞銀十兩!”
“李過將軍麾下,奇襲糧道,立下大功的二百一十二位弟兄,每人,賞銀五兩!”
“劉宗敏將軍麾下,星夜馳援,奠定勝局的一千八百二十五位弟兄,每人,賞銀五兩!”
“另外,凡在戰斗中,有斬將、奪旗、獻策、或在前線指揮有突出貢獻者,另有重賞!待軍隊重組方案確定下來后,都將優先提拔晉升!”
石勇站在臺下的人群里,他就是那二百三十七名守城老兵中的一員。
他的胸口還纏著厚厚的繃帶,那是被一個官軍的長矛劃開的口子,差一點就捅穿了他的肺。
當聽到“賞銀十兩”時,他的心臟猛地一跳。
十兩銀子!
對他這個出身貧農的漢子來說,這是一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巨款!在家鄉,一畝上好的水田,也不過七八兩銀子。
這筆錢,足夠他回家蓋三間大瓦房,再娶一房媳婦了!
他身邊的弟兄們,也都爆發出壓抑的、興奮的歡呼聲。
“十兩!俺有十兩銀子了!”
“可以給俺娘買藥了!”
但石勇的心里,除了興奮,還有一股更熱的東西在涌動。
他聽懂了劉參謀剛才的那番話。
城里要花錢,新來的兄弟要吃飯。
這筆賞錢他非但不覺得少,反而覺得……心里舒坦。
這說明什么?
說明劉參謀,沒把他們當成打完仗就扔的炮灰!他是真的把這里當成一個家,在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這個認知,比給他一百兩銀子,更讓他感到安心。
慶功大會告一段落。
當天深夜,劉承宇沒有休息,而是獨自一人,來到了城中另一處宅院。
這里,軟禁著練國事和他的一些親隨。
房間里,燈火搖曳。
練國事正在燈下,讀著一本不知從哪里找來的《孫子兵法》,神情專注,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運籌帷幄的大明巡撫。
看到劉承宇進來,他緩緩地放下書卷,抬起頭,眼神平靜。
“劉參謀,深夜到訪,所為何事?”
“打擾先生了。”劉承宇對著他,“有幾個問題,想向先生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