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譯者序

在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史上,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無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既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和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泛性論”的心理學家,對后世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870年2月7日,阿德勒出生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郊區。盡管家境富裕,從小生活舒適安逸,但由于體弱多病,并且自認為長相丑陋,因此阿德勒認為自己的童年是很不幸福的。5歲時的一場大病,加上一個弟弟的死亡,使得他從小就萌生了要當一名醫生的愿望。中學畢業后,阿德勒進入維也納醫學院,系統地學習了心理學和哲學方面的知識,并且接受了良好的醫學培訓。在后來的實習與行醫期間,阿德勒讀到了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一書,便寫了一篇捍衛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反響。于是,弗洛伊德便在1902年邀請他加入了維也納的“精神分析小組”,并讓他擔任這一組織的主席。但不久之后,阿德勒與弗洛伊德兩人之間的分歧便日漸顯露出來,因此到了1911年,阿德勒便辭去了“精神分析小組”主席一職,隨后又退出該小組,另起爐灶,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協會”。

盡管阿德勒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破繭而出,并且開創出了自己的學說,但探討“個體心理學”與“精神分析學”這兩種理論之間的差異,卻屬于非常專業的心理學范疇,顯然并不是普通讀者追求的方向。但在目前競爭壓力巨大、社會發展變化迅速、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背景下,普通讀者了解“個體心理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將它們應用于日常生活當中,并且據此而調整好自身的狀態,讓每個人的努力始終都保持在有益于人生(也包括有益于社會)的層面上,無疑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輕松,也會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已形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并且會據此而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不過,由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也不相同,所以,研究心理過程應當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歷為對象。這一點,也正是阿德勒將其心理學稱為“個體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統一,強調人們的行為各有其目的,認為未來比過去重要得多。他認為,我們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造者,會用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我們的人生目標。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長大之后都必然會面對所謂的人生三大問題,即社會問題、職業問題、愛情和婚姻問題。盡管許多的專家、學者對他的這種分類都存有異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一理論所重視的社會因素和個人經驗正是其他心理學流派所欠缺的方面。比如,阿德勒認為,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動物,人的行為會受社會驅力所推動,因而他更重視社會興趣,相信社會可促進人格的發展。再如,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滿足性本能的方式決定于他的生活方式,而并非是與此相反,即并非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決定于他滿足性本能的方式。我們認為,這些方面都有別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也更接近于現實情況。

此外,在教育領域,阿德勒強調教師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兒童,或者將兒童身上出現的問題歸咎于遺傳;在心理治療領域,阿德勒主張醫生應當與患者面對面,友好而坦誠地進行交流;在愛情和婚姻領域,阿德勒提倡人們積極改善婚姻生活的質量,而不是建議人們去結束一段姻緣。這些主張,非但符合阿德勒所處時代的社會主流思想,也很契合如今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以人為本”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從而證明了這一心理學流派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這一點也正是我們推出阿德勒這幾本心理學著作并系統地介紹“個體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自然,阿德勒及其“個體心理學”對西方心理學發展的貢獻,遠不止于我們所提到的這些。他提出的許多概念和方法都已逐漸滲透到心理學主流體系中。比如,自卑感和自卑情結的概念已經被整個心理學體系所吸納,而他提倡的社區治療、家庭治療和合作治療等心理療法,也已經被全社會普遍接受。

我們相信,結合自身現實與社會現實系統地了解這些方面,對如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有所裨益。因此,我們精心選取了阿德勒的一部分作品翻譯出來,以便普通讀者也能夠一覽這位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大師的作品。本書從人類生存的科學入手,闡述了“個體心理學”當中諸如“自大情結”“自卑情結”“生活方式”及“社會適應性”等核心概念與觀點,然后結合臨床案例和治療經驗,指出了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面臨的各種問題,對自卑、憂郁、嫉妒、懦弱等負面心理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剖析,并且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和治療方法,是我們適應社會、完善自我和理解生活藝術的經典指南。當然,由于譯者并非心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士,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出現謬誤也是在所難免的,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定居美國4年之后,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在講學途中因心臟病發作,病逝于英國蘇格蘭的阿伯丁。《紐約先驅論壇》為他發了一則訃告,如此評價道:“阿德勒,自卑情結之父,拒絕成為精神分析的某個零件。他既有點像科學家弗洛伊德,又和預言家榮格相似。他就是他,一個傳播福音的人。”在我們看來,阿德勒開創的“個體心理學”,他提出并踐行的諸多理論與療法,就是他傳播給整個人類的福音。

品牌:同人閣文化
譯者:歐陽瑾
上架時間:2021-10-27 22:47:02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同人閣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隆安县| 格尔木市| 乌兰浩特市| 曲麻莱县| 淳化县| 万山特区| 阿拉善右旗| 乐亭县| 电白县| 承德县| 芜湖市| 兰溪市| 新巴尔虎右旗| 德清县| 同江市| 灌阳县| 江川县| 张家界市| 洪江市| 宁远县| 龙里县| 福海县| 固原市| 探索| 江津市| 资兴市| 清苑县| 中山市| 邹平县| 邵武市| 淳化县| 上饶县| 定襄县| 册亨县| 尼勒克县| 田东县| 金秀| 长葛市| 白银市|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