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譯者序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是法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以其對于群體心理的研究而享譽世界,素有“群體社會的馬基雅維利”之稱。1841年,他出生在法國的諾晉特-勒-盧特魯(Nogent-le-Rotrou),并于1931年逝世于法國馬恩-拉-科蓋特(Marnes-la-Coquette)。
勒龐曾在巴黎學習醫學,并于1866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這之后他先后游歷了歐洲、北非和亞洲等地,寫下數本有關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著作。他從1870年開始在巴黎行醫,1884年開始研究群體心理學,并闡發了強調民族特點與種族優越性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他的研究涉及人類學、自然科學和社會心理學三大領域。他最初研究的課題是為各個人種的身體特征創制測量方法。后來他發展了人種分類等級學說。到了晚年,他將興趣轉向了社會心理學,他以對群體心理特征的研究而聞名于世。在他看來,“民族的精神”或“種族的靈魂”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一個民族、種族或一種文明都具有民族的精神,即共同的感情、利益和思維方式。國家精神是從人們心中無形的民族精神的非理性途徑中產生的,并支配了一切社會制度的形式。歷史就是民族或種族性格的產物,民族或種族性格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他認為歐洲社會日益增長的特征是群眾的聚合物。個體的意識個性淹沒在群眾心理之中,群眾心理誘發出情緒,意識形態通過情緒感染得到傳播。一旦被廣泛傳播,意識形態就滲透到群眾中個體的心理層次,使個體喪失批判能力,從而影響他們的行為;群眾的行為是一致性、情緒性和非理智性的。勒龐認為他的這種觀點可在現代群眾和群眾組織中得到證實。
勒龐自1894年開始,寫下過一系列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魚龍混雜,蔚為大觀。其中包括《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1894年)、《烏合之眾》(1895年)、《群體心理學與大革命》(1912年)及《戰爭心理學》(1916年)等著作,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至今仍在國際學術界有廣泛影響。
勒龐對心理學和政治學的熟稔,使他的作品擁有一些獨特的視角,兼之法國式的隨興而發的敘述風格,常常給讀者帶來一些特異的體會?!度后w心理學與大革命》是勒龐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曾對其推崇備至,認為勒龐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大師,是他把心理學帶到了世界的最高端。
這是一部試圖刻畫法國大革命期間各色人群心路歷程的著作,其特殊的對政治的、社會的、行為的心理分析方法,對我們進一步了解法國大革命及其相關的政治、社會活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幫助。書中對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群眾革命心理作了非常細致的分析,與馬克思主義對待群眾運動的歷史作用觀點相比,作者勒龐更強調了群眾運動對個體意識的負面作用,如個體在參與群眾運動時會變得盲目、順從、缺乏理性,否定了集體意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描繪了群眾革命激情的曲線。雖然該書觀點很多是有爭議的,一些觀點在實驗心理學研究下已經被證偽了,但該書所揭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至今還是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如關于沖突是怎樣被激化升級為群體的政治暴力的?!度后w心理學與大革命》確實是一本社會心理學經典著作,無論是作為文獻還是作為學術作品,它所產生的影響和價值是如何估計都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