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巡檢上門
- 洪武元年:開局萬噸面粉撬翻大明
- 北岸河
- 3178字
- 2025-07-29 22:30:31
“難怪有明一朝,匠戶和軍戶出身的進士占比那么高!”
朱先安啞然而笑。
他一邊胡亂想著,一邊跟著羅家小子走。
“東家哥哥,這就是小的家。”
羅家小子將朱先安,帶入了分配給他家的屋子里,臉上滿是開心的笑容。
屋子里沒大人,估計都在忙活。
這小子倒也真的機靈,他蹭蹭地往外面跑去,“東家哥哥稍等,小的去給東家倒水?!?
朱先安哈哈一笑,攔住了他。
“我不喝,你帶我隨便看看就行。”
“是,東家哥哥?!绷_家小子很興奮,走在前面領路,一家一家地介紹過去。
這小子很不錯,人機靈,腦子也不笨。
“小子,等過些日子,我請人教你讀書認字如何?”
“好,好。只要能吃飽就行!”羅家小子只一個勁兒地點頭。
到底才七歲,受限于出身見識,絲毫不知道這對于他,對于他全家,又意味著什么。
朱先安笑瞇瞇地跟在羅家小子身后,時不時問幾句話。
從羅家小子口中,加深對自己這些奴仆的了解程度。
約莫走了半刻鐘不到,朱先安正打算去特意空出來的辦公屋子去看看。
突然聽到了外面傳來動靜。
原來,是仇管事和李管事他們回來了。
帶來了木料、部分石料,也請來了三個木匠。
一個老木匠,兩個年輕木匠。
看模樣就知道是父子關系,都是長臉大眼睛。
李管事和仇管事聽說朱先安來了,連忙走上前來問好。
“東家?!?
“東家。”
二人臉上堆著笑,連額頭上的汗水都來不及擦。
“辛苦你們了。”朱先安笑著打過招呼。
“小的帶著人去尋木匠去了,又去買了些木料,打算打些桌椅板凳。”
兩位管事連忙給朱先安匯報情況,害怕朱先安多想,覺得兩人偷懶。
朱先安認真聽著,突然注意到抬著木料入了院子的劉家兩兄弟。
便吩咐二人放下手中活,去照顧劉氏去。
隨后,將目光重新放在兩位管事身上。
“既有客人來,且先帶我見過客人?!?
以后用得著木匠的地方多著呢,朱先安想著盡可能地拓展自己的人脈。
這任何時候,都要注意維護人際關系,拓展自己的人脈的。
正是應了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這句至理名言。
“應該的,應該的?!眱晌还苁乱煜劝玻徒硲舾缸尤艘娏嗣?。
朱先安雖然人年輕,但氣度不凡。
說話時雖然做不到讓人如沐春風,但也是真誠至極。
仇管事吩咐幾個婦女,在廚房弄些菜。
又安排人買了兩壇子好米酒,用來招待匠人父子三人。
朱先安和匠人父子三人坐在上首,李管事和仇管事二人,在稍稍下首的位置坐定。
眾人喝酒吃菜,好不痛快。
這父子三人姓薛,兩個兒子都是悶葫蘆。
反倒是看著其貌不揚的薛老漢能說會道。
這老漢從元末混出來,學了一手好本事,還娶了一妻,生下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當真是有本事得緊。
只是面對朱先安,他也不自覺矜持了下來。
眼前這公子,衣著其實并沒有多華麗,但渾身上下透露出來的無所畏懼的氣質,以及那種不自覺流露出來的自信,讓他意識到,眼前的少年,絕不是普通人。
故而老薛盡說些好話,朱先安問什么,他就答什么。
賓盡主歡,好不痛快。
朱先安對于匠人這個群體,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如薛老漢父子這般的匠戶出身的匠人,工錢高。
干一天拿到的錢,能頂其他行業的人干一兩個月。
而且,匠戶全家的男丁一般也都是匠人。
爺爺是,爹爹是,兒子和孫子也是。
這種家族技能和行業的傳承,從古至今,從內到外,莫不如是。
這是基于當前低生產力條件下,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最好的一種方式,沒有之一。
對手工業者,也是相對最友好的制度。
這種家學傳承,在后世都盛行過很長一段時間,之后被更適應社會的更先進的考試制度給取代了。
當然,沒有完全取代,只是部分取代。
而在國外,這種家族傳承的模式,依舊是主流。
當然,匠人的兒子,并不一定都是匠人,也不一定都要學習匠人的手藝。
若是兒子多,家里又富裕。
那么,有遠見的長輩,會培養自己的兒子去讀書科舉,改換門庭。
這上陣父子兵,子爹孫三代一起干活,運氣好的,每天能賺一兩銀子。
加上明前期稅收極低,多年積累下去,這些匠戶自然能供得起自家孩童讀書科舉。
匠戶工資高。
軍戶實行的是衛所制,有自己的土地,免稅,相當于后世的建設兵團。
衛所有建立自己的社學,軍戶家的孩子讀書科舉花銷極少,自然讀書科舉的人多。
“朱元璋設置的子承父業的這種制度,當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既保證了專業知識和謀生技巧的不斷絕,又留足了階級上升的渠道。
若是吏治不敗壞,這種傳承方式,可以說是萬世不易的金法子了。
和薛老漢父子三人聊得越多,朱先安感慨也越多。
......
而就在朱先安在城外和自家奴仆、薛家父子三人言笑宴宴時。
睡了整整六個半時辰的李洪李巡檢,終于被一泡尿給憋醒了。
熬了兩天三夜,眼睛半響都沒睜開。
賴了好一會兒床,掀開被子下了榻,雙腳踩在木板上,感覺腳步都是輕飄飄的。
腦袋空空的,坐在桌旁凳子上,緩了好半晌才回過神來。
叫來店小哥端來溫水洗漱,吃過飯菜后。
李巡檢摸出放在胸口位置的坤寧宮牙牌,放在掌心仔細端詳,臉上的表情很復雜。
高興、失落、期待、迷茫......
他回憶昨日在聚寶門大街,鎮淮橋側的院子中,和坤寧宮女官的所有對話。
然后就是昨晚在西安門玄津橋頭,和坤寧宮、內務府那些宮人的對話。
良久后。
“我去尋朱兄弟,給朱兄弟交個底。若是事情辦的好了,我和朱兄弟都能一飛沖天!”
李巡檢喝了杯茶后,站起身直奔珍珠巷朱家小院而去。
但是,他竟然撲空了。
院子里只有昨日隱隱見過一面的謝家一個女子。
除此之外,再無一人。
“你家主人若是回來,第一時間告訴他,我來尋過他。叫他不管多晚,都來龍江驛的巡檢司來尋我。”
李巡檢隔著門將自己身上的巡檢木牌塞入門縫。
謝清歡透過門縫兒,注意到了門外的李巡檢。
這個人他記得,就是他昨晚幫著爺和他們入城的那位官人,聽東家說,是龍江關的李巡檢,九品官身,李洪李大人。
“李大人,還請進來說話?!敝x清歡一個奴仆,自然沒有攔著貴客不進門的道理。
那是給自己和爺找麻煩。
李巡檢肚子餓的發慌,想著趕緊回去填肚子、安排人手繼續追查朱先安身后的秘密,哪里會留下來和一個小丫頭片子說話?
他擺了擺手,道:“算了,我不進來了?!?
“若是城門關了,叫你家主人手持此牌子出城尋我!”
“千萬記住,此事不能聲張出去!不管多晚,都叫你家主人來巡檢司衙門尋我!”
“是,奴婢一定將李大人的話帶到!”謝清歡當即保證。
聽到門內傳來應答聲,李巡檢才大踏步離開。
剛剛隔著門縫兒,他倒是看清了謝家姐妹的絕美面容。
“朱兄弟倒是性情中人!”李巡檢感慨一聲,心中很是羨慕。
關鍵的是,這種絕色的佳人,朱先安還弄來了兩個。
“也不知道楊三財為何會賣給他這等絕色的孿生姐妹?”
這個疑問在李巡檢腦中一閃而過,但很快被他拋在腦后。
管他呢,反正又不關自己的事情。
李巡檢雖然驚嘆于謝家姐妹的美貌,但多余的心思倒是沒有多少。
因為他已經衰老了,屬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多的美女放在他面前,他頂多也就享受片刻而已。
對于自己的撲空,李巡檢很懊惱。
昨晚實在是太困了,找到朱先安的時候,他連說話時腦子都空空的。
故而也沒有給朱先安叮囑說,叫他今天不要出門,特意等著他。
李巡檢找朱先安,有極為重要的事情。
不僅僅關乎著他們二人的錢途,也關乎著前途!
他在昨日面見坤寧宮的女官時,說要調查朱先安的來歷,以及那精品面粉運送的渠道。
但他之前其實暗中詳細調查過朱先安,可是并沒有查到任何線索。
以他對朱先安謹慎為人的了解去猜測,自己怕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將事情徹底查清楚了。
而將此事不查清楚,這枚才到手還未捂熱的救命的牙牌——坤寧宮牌子,將會離他而去。
李巡檢舍不得。
昨晚鳳儀門守將耿同知對他的那副恭維拉攏的樣子,讓他畢生難忘。
他清楚地知道,耿同知只是因為這枚牙牌,所以才不惜與自己屈尊相交。
換另一個人,甚至是一個乞丐,拿著這枚牌子,同樣能得到耿同知的熱情相待。
他享受這種被以往看不起自己的高官恭維的樣子,那一刻的感覺,仿佛靈魂都因舒爽而顫抖。
“再帶人去查查看吧,萬一能找到其他線索呢?所幸坤寧宮那邊要得也不急。若是皇后娘娘殿下同意將精品面粉納入宮中采購,內府自然會有人尋我的?!?
翻身上了馬,李巡檢控制著馬匹,慢跑著往城外而去。
他要趕緊去城外的巡檢司衙門,免得宮里來了通知消息的人,而自己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