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摘要
1931年
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制造“柳條湖事件”,“九·一八事變”爆發,抗日戰爭正式開始。
1936年
12月1日,毛澤東、朱德致書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化敵為友,共同抗日”。
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扣留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實行抗日。
12月24日,蔣介石被迫接受抗日條件。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成為由國內革命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1937年
7月,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盧溝橋事變后,平津相繼淪陷。
8月15日,南昌遭遇日軍空襲,由此拉開了日本軍機轟炸南昌的序幕。此后南昌中心城區多次遭遇日軍空襲,市區人口從30多萬銳減至8萬。
8月28日,北大、清華、南開三校接到教育部公函,要求三校南遷,在長沙合組臨時大學,由三校原校長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任常務委員,主持校務。
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始上課。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城展開了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至少30萬普通市民和中國士兵遇難。
1938年
1月,日軍進攻山東。
1月19日,長沙臨時大學商承教育當局,決定遷往昆明。
1月27日,常委會決議:本校遷移昆明時規定學生步行沿途作調查、采集等工作,且借以多習各地風土民情,務使遷移之舉本身即是教育。惟女生及體弱經醫生證明不能步行者得乘車舟。步行時概適用于行軍組織。步行學生到昆明后,所繳報告成績特佳者,學校予以獎勵。
3月14日,臺兒莊戰役。
4月2日,教育部電令,國防最高會議通過: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5月2日,本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
5月4日,在昆明的西南聯大理工學院學生開始上課,分理、工、文、法、師范五學院,共26個系,兩個專修科,1個先修班;學生總數3000人。
5月13日,廈門淪陷。
5月20日,中國空軍向日本空投傳單。
6月7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刊》第一期出版。
6月12日,安慶淪陷,武漢會戰開始。
7月29日,常委會決議:聯大下學年添設航空工程學系。
8月4日,常委會決議:聯大自下學期起增設師范學院。
8月,本年聯大畢業生328名。
9月,本年聯大招收本科生1353名,專科生50名。
10月21日,廣州淪陷。
10月27日,武漢淪陷。
10月31日,南昌遭遇日軍18架重型轟炸機的地毯式轟炸。日機在中山路、勝利路、肖家巷等地密集投彈300余枚,炸死市民206人,傷183人,房屋損毀532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