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5章 做出色的自己 寫給十四歲的天驕
- 第34章 青春的成人禮中央電視臺青奧小記者成記
- 第33章 走近南京青奧會上的小記者我與青奧共成
- 第32章 青奧小記者制片人帶您重新認識小記者
- 第31章 我的青奧日記(英文版) My diary@the Youth Olympic Games
- 第30章 我的青奧日記之二十七 青奧會,難說再見
第1章 序
如果將一名中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投放到青奧會的舞臺上,透過她的觀察、思考和認知,應該不難看出青奧會之于普通中學生到底意味著什么,這也是來自北京的中學生李天驕所寫的《我的青奧日記》的特殊意義所在。
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青奧會能夠來到南京,都可以說是一件幸事。而在中國南京與青奧會牽手的過程中,中國青少年應該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最大受益群體。
在《我的青奧日記》中,文化小屋被多次提及并被小作者視為青奧村中最好玩的去處。而青奧村中文化小屋的存在、運動實驗室的創立、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所有參賽運動員從始至終參與盛會的設計,都是青奧會區別于奧運會的特有標記。應該說,南京青奧會之所以有底氣提出“激勵三代人”的目標,和這樣的賽會設計理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甚至可以說,南京青奧會之所以能夠漸入佳境,也和大家慢慢體會到青奧會的獨特韻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我的青奧日記》中也有一些小作者對于挫折的感悟與描述,化解這些挫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青年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過程。南京青奧會“分享青春,共筑未來”的口號所言非虛,賽事整體設計融合了拼搏、合作和分享的元素,是青奧會賦予每個參與者最寶貴的財富。
籌備、承辦、參與青奧會的過程畢竟還是有時間期限的,而傳承、弘揚青奧會理念的努力則不應有時間期限。一本《我的青奧日記》或許只是記述一名中學生的個人感受,但如果我們能用更多的時間、更廣的平臺來傳播奧林匹克給每個普通人帶來的影響和激勵,那不久的將來必將能夠收獲和奧林匹克運動相關的累累碩果。
讓更多孩子了解青奧會、走近青奧會、參與青奧會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真諦、傳承奧林匹克文化精髓、推進奧林匹克運動發展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