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本能2:從精神內耗到情緒自由
- 衛藍
- 7字
- 2025-05-19 16:20:15
第一部分 理論篇
第一章 源頭認識:我們為什么需要情緒
第一節 情緒起源:情緒到底是什么
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與情緒打交道,好像每個人都了解它,但如果我問:“什么是情緒?”我想大多數人都答不上來。我們了解的往往是,自己在取得好成績時會開心,在戀人離開時會難過,在生活舉步維艱時會焦慮,在有人故意找碴時會憤怒……
但這些其實都不是情緒,而是情緒的結果。就像拋出去的硬幣會往下掉、地球繞著太陽轉一樣,這些現象都不是萬有引力定律本身,而是萬有引力產生的諸多結果的一些表現。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理解情緒,我們就很難解決情緒帶來的困擾。所以,從解決情緒問題的層面出發,我們需要對情緒的實質做進一步的了解。
那么,什么是情緒呢?不同流派的心理學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卡爾·蘭格(Carl Lange)認為,情緒是環境變化引起的對自身狀態的感覺;行為主義流派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遺傳的反應模式;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學家的情緒理論則以焦慮為核心對情緒展開了探討……
從功能角度分析情緒最有利于我們解決日常問題,因為情緒是我們在面對不同環境時產生的生理反應的表現,也是趨避行為產生的預備環節。
想象一下,有一個人悠閑地走在春天的草叢中,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條黑黃相間的蛇。這時,他的第一反應會是什么呢?他肯定會感到恐懼并想要逃跑。只不過,這樣的第一反應——他的逃跑行為——并不是立刻產生的,而是在經歷“是否需要逃跑”的評估及一定的生理醞釀后產生的。這個醞釀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情緒產生的過程。
他的眼睛會睜得更大,讓更多的光和信息進入視皮層;他的鼻翼會撐開,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提供能量;他體內的腎上腺素會猛增,讓身體抖動起來。這些區別于平常狀態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反應就是情緒反應。
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經歷了什么呢?我們在看到蛇后,大腦中原始的“戰或逃”二元系統就會被激活,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來判斷是戰還是逃。同時,我們的身體也會做好“戰或逃”的準備,給自己提供更多的能量。在不同的環境中,我們會做出不同的生理準備,幫助自己根據情況快速行動。這種不同的生理準備,對應著我們不同的情緒表現。
當一件事物讓我們開心不已時,我們就會做靠近這件事物的生理準備,我們會笑、會手舞足蹈;當一件事物讓我們難過時,我們就會做遠離這件事物的生理準備,我們會哭、會沮喪;當我們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時,我們就會做挽留這些東西的生理準備,我們會煩躁、會焦慮。
我們的情緒是行為的預備活動,而這種預備活動表現在身體上就是我們的表情。就像短跑運動員聽到“預備”和槍聲就會快速奔跑一樣,我們身體內在的“預備”和槍聲,就是我們的情緒。
情緒在面部的表現,就是面部表情,在肢體上的表現,就是肢體表情。在行為的預備階段,我們需要表情的輔助。比如,在前文提到的例子中,在感到恐懼時,我們會睜大雙眼、撐開鼻翼,這是因為我們需要進行生理準備。這種表情變化是恐懼帶來的,它的功能是讓我們適應恐懼的場景,并不是平白無故就會出現的。肢體動作也是如此。
當然,情緒在最開始的時候可沒有那么“高級”,也沒有現在這么多“戲份”。我們知道,當一只熊在同時追趕兩個人時,一個人想要活下來,不需要跑得比熊快,只需要比另一個人快就夠了。我們的祖先們早早就發現了這一“秘訣”,所以他們在演化過程中會利用各種方式,讓自己盡可能地“跑”得比別人快一點。這些方式包括多呼一口氣、多看一眼周圍等。慢慢地,存活下來的那些人便積累了一些細微的優勢,形成了明顯區別于臉部基本狀態的各種夸張表情和動作。
同時,我們的這種夸張表現也開始有了新的功能:別人能夠通過我們的表情知道我們所處的狀態,并猜測我們的需求和接下來的行動。我們可以通過情緒來組織自己的行為,也可以通過調節自己的情緒來達到不同的狀態,從而獲得相應的資源。我們還可以通過鼓動別人的情緒來實現某些目的。
再進一步發展,我們的情緒逐漸演變成情感。情感和情緒一樣,也是我們對外界環境的反應,只是前者更溫和、更持久一些。與情緒相比,情感所具有的認知成分更多,也更具有可控性。一般來講,情緒與本能、欲望的關系更近,它在全人類范圍內都沒什么太大的差別;情感則更多地受到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文化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情感體驗。
當然,情緒的產生過程比以上文字描述的過程精彩得多,也復雜得多。但毋庸置疑的是,多細胞生物在由單細胞生物演進而來,再演化出各種組織和器官的過程中,形成了復雜而協調的機體。在這個過程中,相似細胞的需求和功能比較接近,所以,具有相似功能和結構的細胞會聚在一起,讓相關的組織或器官越變越大。這種“規模化作業”讓它們在應對環境變化時更有優勢。
情緒的產生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通過“集約”和“規模化”,產生情緒的細胞會“抱團”,更好、更快地協調我們的行為和思想,讓我們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取得優勢,這也是我們需要情緒的原因之一。
小結
1.情緒是我們在面對不同環境時產生的生理反應的表現,也是趨避行為產生的預備環節。
2.我們想要做出不同的行為,需要不同情緒的幫助。遇到危險時,情緒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做出反應。
3.我們的情緒是行為的預備活動,而這種預備活動表現在身體上就是我們的表情。
4.現在,表情有了更多的新功能:別人能夠通過我們的表情知道我們所處的狀態,并猜測我們的需求和接下來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