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的魔力(平裝2022全新版)
- (美)羅伯特.迪爾茨
- 997字
- 2025-05-15 10:24:42
語言如何框架體驗
語言不僅描繪了我們的體驗,也常常“框定”了我們的體驗。語言將體驗的某些方面置于顯著位置,將其他留在背景中,以此來架構體驗。例如,考慮一些不同的連接詞“但是”“同時”“雖然”。當我們用不同的詞將想法或體驗連接起來時,這些詞會引領我們注意體驗的不同側面。如果有人說“今天天氣晴朗,但是明天會下雨”,這會讓我們更多地關注明天會下雨,而忽略今天天氣晴朗這個事實。如果是用“同時”來連接這兩個相同的表達——即“今天天氣晴朗,同時明天會下雨”,則兩件事被同等強調。如果是說“今天天氣晴朗,雖然明天會下雨”,則會影響我們注意前半句的陳述——今天天氣晴朗,把后半句的陳述遺忘到背景中。

圖1-2 特定的語言為體驗設立了框架,將不同方面置于顯著位置
無論表達什么內容,這種語言設框和換框都會發生。比如這幾個陳述:“我今天很快樂,但是我知道這不會持續下去”“我今天很快樂,同時我知道這不會持續下去”“我今天很快樂,雖然我知道這不會持續下去”,其強調點的變化與描述天氣時一模一樣。在下列陳述中同樣如此:“我想做出成果,但是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做出成果,同時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做出成果,雖然我有一個問題”。
當某些結構在不同內容中被以同樣的方式運用時,我們稱之為“模式”。例如,有些人有這樣的習慣性模式:用“但是”這個詞不斷抵消其體驗的積極面。
這種語言框架會明顯影響我們解釋和回應特定陳述與情境的方式。考慮下述陳述:“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愿意足夠努力。”這是一個非常肯定而被賦予力量的信念。它用因果關系將體驗的兩個重要部分連在一起:“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和“足夠努力”。“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非常能激發動機。“足夠努力”就不那么讓人向往了。但由于我們將這兩部分聯系在了一起,并將“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放在顯著位置,它就能給人創造一種強烈的動力,將夢想、愿望和使之發生的必要資源連在了一起。
注意,如果你顛倒順序說“如果足夠努力,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會發生什么?雖然這句話用了完全一樣的詞句,它的影響力還是會有點減弱,因為“努力”的意愿被放到了顯著位置。這更像是試圖說服某人去“努力”,而不是肯定“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在第二個框架中,“做你想做的”更像是“努力”的回報。在第一個陳述中,“努力”則被架構為“做你想做的事情”所需的內在資源。雖然這個差異很細微,卻足以對接收和理解信息造成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