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才與藝術(卡耐基經典勵志系列)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當眾演講的技巧
第一節 公眾演講必備技能
從我開始為當眾演講做培訓到現在,已經有750萬學生畢業了。在我的演講課程正式開始前,我會先請一些學員站在臺上介紹他們學習這門課程的初衷,或者,想學到些什么,雖然每個人的表述不同,但是,大部分人都有令人驚奇的相似原因和需求。基本上是:在公眾面前,覺得放不開,不自在,不敢開口,不知如何表達,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語無倫次,對在公眾面前演講充滿了害羞和恐懼,他們希望有所改變,希望自己能夠落落大方,隨心所欲,充滿魅力,讓自己在商業或社交場合表現得游刃有余。這些是很多人的心聲。
有些人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做到期待中的樣子,經常會暗自發問:我真的可以嗎?不管多大的講臺,我都能侃侃而談?
卡耐基認為,不論是處在任何情況、任何狀態之下,絕沒有哪種動物是天生的大眾演說家。演說家是經過長期訓練和實踐所獲得的本領,但是歷史上有些時期,當眾講演曾被當作一門精致的藝術,演講者必須謹遵修辭法與優雅的演說方式,因而,要想做個大眾演說家那是極其困難的,是經過堅苦努力才能達到的。卡耐基的一生都在幫助別人克服恐懼、培養勇氣和樹立信心。這是一本對所有當眾演講的人都有幫助的書,我們講,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其訣竅、規律和方法,當眾演講也不例外,本書以你現有的基礎為起點,分析出演講家說話的訣竅和方法,你一旦能很好地掌握、運用,并深得其中精髓的話,將會使你在當眾談話領域脫穎而出、一鳴驚人,從而達到自己夢寐以求的人生高度,實現自己未嘗的心愿。
以下是對快速了解本書十分有用的四條指引:
要有勇氣去學習
誰能幫到我們呢?其實,只要你有決心改變并能付出實際行動,那么,你完全可以改變你自己,成為最想成為的人——一個能當眾侃侃而談的人。不管怎樣,沒有人是天生的演講家。在今天,我們把當眾演講看成一種交談,只是范圍擴大了而已,而歷史上的那些邊唱邊說的演講方式和慷慨激昂的聲音都已不復存在了。在很多社交場合,無論是在教堂中做禮拜、與他人共進晚餐或者在家看電視,我們都愿意聽到坦誠率真的語言。我們愿意看到彼此之間真誠地討論問題,按照常理來思考,去共同研究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當眾演講并不是一門封閉的藝術,也不像許多書中說的那樣,需要經過怎樣的修飾,如何發聲,才能取得成功。
我的畢生基本都在幫助人們克服恐懼、戰勝自己,我一直致力于向人們證明一點:當眾演講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前提是你要遵循一些簡單卻十分重要的規則。只要下定決心克服恐懼,便能克服任何恐懼。當你感覺到害怕時,把心思放在必須做的事情上,盡可能地準備充分,隨著你慢慢努力,慢慢投入,你的恐懼感會越來越弱。去體驗一次激動人心的公眾演講吧!人的整個生命其實就是一場接一場的體驗。
從前我在紐約市青年基督教會從事成人教育工作,當時的我對這些規則一無所知,我所有的教學經驗都來自于我的大學教授。我以演講大師伯克皮特、歐·康奈爾、韋伯斯特等人為榜樣教我的學員,他們就開始模仿,但是當他們自己真正站在臺上時,結果很難讓自己滿意,他們需要的是獨立站出來的勇氣,以及清晰流利表達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對名人的模仿。
我開始意識到這些對學員們毫無用處時,我舍棄了教科書,只是簡單地讓他們在會議上陳述自己的想法,直到闡述的內容令自己滿意。這個辦法對學員們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即使在他們畢業以后他們還想學習更多有關公眾演講的知識。
很多人結業了以后,分散到世界各地。他們給我寫來了成千上萬封感謝信。這些人是各行各業的翹楚,我經常在各大報紙上看見他們的名字,其中有大學校長、明星、州長、國會議員,其中很多人都成了主管人員,還有一線工人、職業女性。還有一些信來自普通人,各行各業中的普通人,包括家庭主婦。這些人都覺得自己需要足夠的信心,才能在公共場合嶄露頭角,以便使自己滿意,也讓別人接受自己。他們之所以給我寫感謝信,是因為他們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在公眾面前表現得游刃有余,所以,以此表示感激。
我很高興能夠幫助到這些人,在我的幾千名學員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在我的腦海里閃現,這個叫庚特的學員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是費城成功的企業家,成為我的學員不久他就邀請我共進午餐,席間,他問:“卡耐基先生,我現在當選為一家大學的董事會主席,必須經常主持很多會議,我有很多機會在公眾場合說話,但我總是恐懼與人交流。我很擔憂,我想在我年邁之時是否能在公眾面前侃侃而談?”
庚特先生這樣的人在我的訓練班上多不勝數,他們訓練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取得突飛猛進的成效。同時,我用自己畢生的研究成果向他保證,他一定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當我們再次相遇時是三年之后,在一家企業家俱樂部,巧合的是坐在同一家餐廳的同一張桌上,我問他,我的承諾是否兌現,他從口袋掏出一個小筆記本,上面記滿了預定的演講日程:“我很高興和自豪,演講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更有能力為社會做奉獻,能夠完成這些演講我很欣慰,現在我已經掌握了演講的技巧,并且運用得得心應手,這也算是我取得的一點突破,能夠做到這點,也讓我感覺很快樂。”他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臉上掛著滿意的微笑。他十分得意地對我說當英國首相來費城發表演講時,正是庚特先生向人們介紹這位杰出的政治家,我腦海里浮現出了三年前,他在餐桌上問我的話,而現在他的演講技巧取得了如此驚人的成就,是超乎尋常嗎?答案:不是!庚特先生是成功千萬事例中的一個。
在我們每個人的看似平坦的人生道路上,都會充滿無數的荊棘。有些人會志氣消沉變得一蹶不振,有些人會迷失前進的道路,從而半途而廢,也有些人依然奮勇向前,像庚特先生一樣。他們最終看到的是柳暗花明之后的又一座美麗村莊。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那些荊棘是在所難免的,如果我們不披荊斬棘,便無法在天空自由飛翔,便無法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感。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封電報,發現它來自古巴時,我很驚訝。電報寫道:“不管怎樣,我要馬上去紐約接受訓練,什么都無法阻擋我。”落款人是瑪利歐·拉卓。我對這個名字很陌生。隨后,拉卓先生果真來到了紐約。他說:“我是一名律師,同時也是一個鄉村俱樂部的成員,俱樂部要舉行慶祝大會,請我來當主持人,得到這個消息以后,我很惶恐,不知道該怎么辦?因為我從沒在公共場合發表過演講,擔心事情被搞砸。到時候很多人都會參加聚會,如果主持得一塌糊涂,不知道我和我妻子會有多難堪。所以我抽出僅有的三周時間,不遠萬里從古巴來到這里,向您求助。”在接下來的三周時間里,瑪利歐·拉卓從一個班換到另一個班,平均每天三四次演講,他非常努力地學習、練習。最終,他在哈瓦那鄉村俱樂部的盛大宴會上發表了一次精彩絕倫的演講。為此,遠在美國的《時代周刊》為這次演講做了特別報道。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奇跡嗎?是的。這是一個現今社會人們克服恐懼的奇跡,每一個成功演講的人都有一個開始。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快樂源自戰勝自己后的無比喜悅。人一生會遇到很多絆腳石,大多數人卻膽小如鼠地選擇了放棄,但依舊有少數人,勇于挑戰自我,勇于戰勝自我。
訂立標桿一樣的目標
遇到困難就知難而退,是體會不到經過努力后終于戰勝自己時的內心感受的,是體會不到其中的快樂的。勇于戰勝自我的人所有辛勤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就如庚特先生所說的,掌握演講技巧,讓他找到了快樂。他正是按照我們的指引,一步一步去完成我們布置給他的任務,毫不懈怠,堅持不懈地去努力。他這么做的源動力來自于那個愿望:我想成為一個好的演說家。所以,我們要給自己訂立目標,要明確自己取得什么樣的成績,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只有堅持下去,既定的目標才會實現。
大凡生活中的成功人士,例如政界領袖、商業成功人士、杰出的領導等都善于與人溝通,善于協調與政府部門的關系,處理與客戶的關系,善于處理與行業協會、周圍人之間的關系,善于與同事下屬的相處,善于解決別人不能辦到的事情等。集中精力,時刻不忘自信,侃侃而談的能力,對你而言至關重要,所以演講至關重要,它是出人頭地的捷徑。如果成功運用這些技巧,能當眾發表精彩演講,你的前途必定不可估量。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主席、國家現金注冊公司理事會會長艾琳曾經有過這樣的評論:“有一位年輕人在許多年前發表了一次公眾演講,那時的他只是堪薩斯州的一個分行主管,但是他的演講震驚四座,而現在他成了公司的副總裁,負責所有的拓展業務。在歷史長河中,無論身處政界還是商業,憑借演講方面的優勢獲得提拔的人比比皆是。”亨利·伯萊斯是我的一個學員,他是舍弗公司總裁,他這樣說過:“和別人進行有效的交談,并取得與他們合作,是每一個努力追求進步的人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關于他的這段話,我很贊同。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站在臺上,面對很多人說話就是演講。現在廣義演講的含義是:生活中無時無刻的說話就是演講。有人說成功85%靠人際關系,15%靠技術知識,學習當眾演講能幫你改善人際關系。
你可以想象一下:臺下的聽眾正在翹首企盼,全場鴉雀無聲,偌大的講臺上只有你一個人,所以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你身上,你就是焦點,你同時跟如此多的人進行交流,而此時的你,站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臺下自然會對你那悅耳的聲音、和諧的語調及優美的語態由衷地贊嘆,當你結束時,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你微笑著接受大家對你的贊賞,心情無比舒暢地離開講臺。這是一種多么美妙、激動人心的體驗!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了一位學員的話:“在演講的最初兩分鐘,即使用鞭子抽打你,也無法讓你開口,但到結束前的兩分鐘,我情愿挨槍子也不愿意停下來。”這就是公眾演講的魅力,用語言的力量影響全場聽眾的那種愉悅感是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相比的。他能給你一種力量,一種強大的感覺。
即使你沒有公開演講的機會,具備這種能力也可以讓你整個人看上去有條不紊,經過培訓可以讓你信心百倍地應對各種關系,即便是在日常交際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準備一個最好的自己,經過培訓的你會更加敏捷地應對,更容易沖破種種人際關系的障礙,更能迅速、有效地與人交往和溝通,融洽自己的人際關系。這種訓練,會在不同方面影響一個人,但這種影響不一定立刻顯現。努力培養一種能力,讓別人能走進你的腦海和心靈。在公眾面前,勇敢地清晰表達你的想法,你正在努力不斷取得進展時,你會發現,你已經破繭成蝶,讓身邊的人驚訝萬分,你會覺得一切都漸入佳境,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氣度、能力,會讓你身邊的人都刮目相看。許多學員都是因為看到身邊的人通過訓練個性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受到了吸引才來上課的。
現今社會無論是誰都有機會當眾講話,當你試著開始和別人講話時,你的自信心也會增強,性格也隨之越來越溫柔而美好,讓別人能夠走進你的腦海和心靈是一種美妙舒暢的感覺,任何事物都不能替代當眾演講給你帶來的快樂。第二條指引是,想象你自己正在做著你從前害怕的事情,你已能夠當眾演講,同時受到大家的認可,你就會發現當初的害羞和拘束早已蕩然無存,無論什么課程,如果你對它充滿了熱情,就可以順利完成。
對成功充滿自信
正如我們第二條指引所說的你已經鎖定目標,既然這樣,你就要積極地努力實現這些目標,首先,你要相信你有能力去完成。記得有一次在節目中主持人采訪我,讓我概括曾經學到的最重要的課程。依稀記得我是這樣講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刻,是我們的思想對我們的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你的思想造就了你這個人,如果我能了解你的思想,就可以了解你。同理,如果我們能改變自己的思想就能改變自己的一生。”你要積極地設想這些努力終將會成功。要努力樹立自信,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自信使人們從情感、意識、行為方面接納自己。
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他就是克勞倫斯·B.藍道爾,藍道爾先生是政府的經濟顧問,而他在大學期間的第一次講話,卻因不善言表而失敗,那次演講,規定每人五分鐘,但他講了幾句就開始顫抖、哽咽,然后臉色發白,不知該說什么,難以繼續下去,就這樣第一次當眾演講因為不善言辭而挫敗,他不得不含淚下臺。經歷這件事很不幸,但他沒有向困難屈服,也沒有放棄,他下決心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講家。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了人們仰慕的對象。還出版了很多啟迪人思想的書。后來他說:“當你必須要做某項能力以外的工作時,這里面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愿意學,就沒有什么是學不會的,現在的我了解聽眾的想法,以及他們想聽到的關于這些話題以什么樣的形式來傳遞。”我深深認同藍道爾先生的觀點,想要成功演講,就要有強烈的信念和成功的欲望,相信自己,渴望成功,對這個結果保持高度的熱忱,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對成功充滿盼望,還要付諸實踐,像我的一個學員喬·哈佛斯蒂一樣。他是一個房地產商,他想當“全美房屋建筑協會”的發言人,并立志要將他在房屋建筑行業的所有經驗和遭遇的問題都告訴人們。他要講的是全國都存在的建筑問題。他的目標明確,行動更明確,為此,他詳細地準備自己的演講材料,不停地練習,一絲不茍地練習,即使在一年中最忙的時節,也沒有耽誤一節課,后來,他進步十分神速,這一點讓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大約一年后,哈弗斯蒂所在班級的老師寫了這樣的一段話:“我已經忘了當初因為表現優秀被選為班長的哈弗斯蒂了,直到一天早晨,我看了一本書,書中赫然出現哈弗斯蒂的照片和一篇報道:前天晚上,他在一次地區建筑商的盛大聚會中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他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取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積極樂觀地去克服恐懼,心無旁騖地去追尋成功,相信自己會成功的人,依靠著必勝的信心,在艱苦的搏擊中,駛向成功的彼岸。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努力了,才能綻放出成功的花朵。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相信,只要我朝著這個理想努力奮斗,堅持不懈,那么,我就一定會成功!好多人都說自己想要成功,但是實際上沒那么想,只是有點想而已。你對成功的渴望有時不如你對派對的渴望,不如對耍帥的渴望,甚至比不上對睡懶覺的渴望。當你對成功的欲望和你對呼吸的欲望一樣重要時,你必定成功。
實踐,實踐,再實踐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紐約的青年基督教會教授的課程每年都會淘汰舊的思想,加入新的觀念。但是有一個制度始終未變,那就是每個學員至少要當眾演講一到兩次。這么做的目的顯而易見,就像一個人不下水,永遠不可能學會游泳一樣。如果不能當眾演講,那么永遠不可能戰勝恐懼,克服障礙,永遠不可能站在講臺上,像你期待的那樣從容灑脫地演講。這本書就像一本旅游攻略,指引你怎么走,但是只有自己去實踐了才有真正的意義,如果你只捧著一本書,不去實踐,那么你也永遠體會不到其中的精彩,實踐出真知。
英國有一個著名的演講家,他就是蕭伯納。他的名字很多人都知曉,當人們感慨他是一個優秀的演說家時,沒有人會想到在他年輕的時候,害羞拘謹到了極致,當他需要去找某個人時,他會在走廊久久徘徊,不敢上去敲門。就是這樣的性格,讓他深深懊惱,他決心要改變自己。于是,他參加了辯論學會,不放棄所有的公共討論的機會,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公開演講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抓住每一個能發表演講的機會去實踐。他借鑒了自己學滑冰的方法,他固執地讓自己一個勁兒地出丑,直到成功。
看看現如今的社會,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具備什么社會屬性,你都要跟人發生溝通和交流,你不去大膽地開口,你就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進步。像蕭伯納一樣站出來,抓住機會鍛煉自己吧!不要萎縮在角落里,安靜地做聽眾,我們也可以是站在臺上的那個人,只要實踐、實踐、再實踐,你就會形成良好的演講習慣,反復練習是培養習慣唯一的方法。不管什么樣的動作,要想讓它成為習慣,就需要一直反復地不斷地去重復,直到成為條件反射。就像想學會彈鋼琴就要一絲不茍地不斷反復練習鋼琴指法,直到手指“習慣了”鋼琴鍵盤上的每個按鍵,能夠不用尋找鍵盤和對應指法,不用思考就能無意識地、按照曲譜的節奏準確地演奏。
不要畏懼什么,在猶猶豫豫中蹉跎了時光,這樣最終都沒有機會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些冒險精神,閱讀此書,反復實踐,也是一種冒險。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會消失。這樣的反復實踐會改變你,無論內在還是外在。努力付諸行動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會有一個提升,不要停下進步的腳步,跟著本書一起來塑造一個能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