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代日本的締造(理性國譯叢66)
- (美)馬里烏斯·詹森
- 473字
- 2025-04-29 15:12:32
致謝
每個作者都會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而由于視力下降,我的感激更是有增無減。羅納德·P. 托比(Ronald P. Toby)仔細(xì)閱讀了我的書稿,我無比感謝。電腦是年輕人的專利,數(shù)不清有多少次,拉爾夫·梅耶(Ralph Meyer)上門幫我處理緊急情況;艾琳·墨菲特(Eileen Moffett)找到一種字體,令我勉強(qiáng)能看得清了。摩根·皮特爾卡(Morgan Pitelka)掃清書稿的技術(shù)性錯誤,令稿子煥然一新,作者本人的精神也為之一振。日本國際文化會館和普林斯頓大學(xué)葛思德東方圖書館的兩位館員小出泉、牧野泰子,總能迅速為我提供材料、解惑答疑。何義壯(Martin Heijdra)、清水義明、雅子·希恩(Masako Shinn)、羅伯特·辛格(Robert Singer)、藪田貫在插圖上給了我種種幫助。我的同事馬丁·科勒庫特(Martin Collcutt)、謝爾登·加龍(Sheldon Garon)、戴維·豪威爾(David Howell)總在我有需要時伸出援手。哈佛大學(xué)出版社的阿伊達(dá)·唐納德(Aida D. Donald)、伊麗莎白·蘇塔勒(Elizabeth Suttell),尤其是本書文字編輯伊麗莎白·吉爾伯特(Elizabeth Gilbert),待我寬容,堪稱楷模。簡(Jean)一如既往地是我寫作的重要支柱,她永遠(yuǎn)不知道她在這方面有多么重要。感謝所有人,正由于你們,才有了書里的一切,假如書里有所欠缺,我表示抱歉。
于普林斯頓
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