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國內研究現狀

首先要提到的是戲仿理論在我國的傳播和翻譯情況。20世紀80年代以后,“后現代主義”思潮在文化界強力“登陸”,戲仿作為后現代主義的一個鮮明表征自然與文化界發生緊密關系。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戲仿是隨著后現代主義相關理論進入中國學者視野的。王岳川、尚水主編的《后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收錄了美國理論家伊哈布·哈桑的《后現代景觀中的多元論》一文,其中歸納出后現代主義的11種特征,第7種是“文類混雜(Hybridization),或者,體裁的變異模仿,包括滑稽性模仿詩文、諧摹詩文、仿作雜燴”。[34]哈桑所指的滑稽性模仿詩文、諧摹詩文、仿作雜燴很大程度上與帶有滑稽模仿色彩的戲仿作品重合。不過這類混雜的模仿作品在哈桑看來是低級和拙劣的,與詹姆遜、伊格爾頓對后現代主義戲仿的態度基本相同。琳達·哈琴一直致力于后現代主義文化的研究,她的《論戲仿:20世紀藝術形式的訓導》(1985)、《后現代主義詩學》(1988)、《加拿大的后現代主義》(1988),先后被翻譯到國內。《論戲仿》是戲仿研究的專題著作,其他兩部著述在后現代主義背景下或多或少涉及了文學藝術中的戲仿問題。

國內的戲仿研究稍晚于西方思潮的傳播和理論著作的譯介,目前處于進行時態。研究成果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對當代國內外具有戲仿特點的單篇或一類型作品的評論和研究,另一類是對戲仿現象的整體研究。本書兼顧整體研究和單篇或類型作品研究,梳理出戲仿研究中的幾種理路。

其一,從敘事學角度切入,研究分析小說中戲仿的功能和價值意義。此類型的著作和文章最多。國內對于“何謂戲仿”的界定多集中在敘事學范疇,相關著作有胡全生的《英美后現代主義小說敘事結構研究》、王洪岳的《現代主義小說學》、祖國頌的《小說敘事學》等。[35]劉恪、王洪岳則從敘事技巧角度界定戲仿的功能和意義。[36]近些年來,魯迅研究界不斷地在研究視角、理論工具或研究的深度廣度方面尋求新的突破。青年學者鄭家建以“新批評”式的文本細讀為基礎,以敘事學理論為工具,深入魯迅文學的內部,從細微處發掘作品的獨特美學特征。他的《戲擬—— 〈故事新編〉 語言研究》[37]一文,深入分析了《故事新編》中語言的“戲擬”特征,通過“戲擬”體悟和把握魯迅晚年思想、心靈的律動。論述毫無“匠氣”,與魯迅作品形成了深層的“精神對話”,見解獨到,極具新意。祝宇紅通過“戲仿”考察現代“重寫型”小說的語言技巧和風格特色,認為魯迅的《故事新編》最能體現巴赫金所言的“戲仿體”的神韻。郝慶勇則在魯迅晚年的一些雜文中發現了“戲仿”敘事特色。魯迅在《王道詩話》和《“光明所到……”》兩篇雜文中“戲仿”了胡適,背后隱藏的是文化與政治的批評。這類研究一定程度上參照借鑒了西方學者對于戲仿的研究,比如巴赫金在論述小說語言雙重指向問題時提出的“戲仿體”概念,以及琳達·哈琴關于戲仿的政治諷喻功能的論述等。

另外,趙毅衡《非語義化凱旋——細讀余華》[38]較早發現余華小說敘事中的戲仿因素及其顛覆性“力量”。趙憲章的《超文性戲仿文體解讀》[39]以典型的小說文本和電影文本為例,剖析了戲仿的結構特點和生成機制。王愛松的《重寫與戲仿:九十年代小說創作的新趨勢》[40]從歷時性角度評價了20世紀90年代小說敘事中流行的重寫與戲仿手法。這些研究在理論探索和文本分析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與貢獻。

其二,文體學研究的角度。文體學運用當代語言學理論和方法對文體進行研究,并隨著語言學的發展變化而發展。郜元寶的《戲弄與謀殺:追憶烏托邦的一種語言策略——詭論王蒙》[41]一文中,郜元寶從語言入手,但不純粹是語言學的研究,認為王蒙的語言通過對烏托邦語言的戲仿和反諷,達到拆解和破壞的目的,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張清華、程大志的《由語言通向歷史——論作為“歷史小說家”的王朔》[42],則從“語言與歷史的關系”角度,解讀出王朔小說中語言的深層次的“歷史”積淀。陶東風在王蒙的《狂歡的季節》中發現了與之80年代作品中截然不同的小說文體,小說中隨心所欲的戲仿、拼貼、雜交等策略構建了一種新的詼諧文體,陶東風將之命名為“狂歡體”。[43]王一川在《王蒙、張煒們的文體革命》一文以及《漢語形象美學引論》一書第五章“異物重組——立體語言”中,將“季節”系列的幾部小說的新語體命名為“擬騷體”,“王蒙這里的語體特點自然不限于單純戲擬‘騷體’。例如,當這種敘述體講究鋪陳、潤飾、韻節、文采時,又顯得近乎‘賦’,但同樣是戲擬或仿擬之作,即‘擬賦體’”。[44]無論是郜元寶所說的戲擬烏托邦語言,還是陶東風命名的“狂歡體”,抑或是“擬騷體”“擬賦體”的嘗試性歸納,都是研究者借鑒中西文論從不同角度對小說語言總結和提煉的結果。但是,當我們試圖以一種新的“語體”描述或概括某位作家的小說文體時,很可能將本來復雜的文體樣式簡單化、靜態化,忽視了文體本身的雜糅性和動態性。再者,如《自由、戲仿及語言的魅力——評徐坤的小說創作》《顛覆與消解:王蒙的荒誕小說的話語戲仿》等文章,仍屬于語言修辭研究,并沒有很好地從語言深入到作家的文化觀念中去進行研究。

其三,文化批評的角度。這一類研究將戲仿從小說領域擴大到電影、網絡、戲劇等文化領域。當下流行的大眾文化中,隨處可見戲仿的“身影”,作品眾多,難免良莠不齊,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甄別能力。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論大眾消費語境之下中國影視的戲仿之風》《“戲仿”的喜劇性動因與創造性建構——以中國當代影視喜劇為例》《論惡搞行為在中國當代大眾文化中的生存狀態》,[45]戲仿不僅是一種文學實踐,更是一種廣義上的文化實踐。戲仿以其滑稽模仿的方式變相“重復”既有的文化觀念和文學成規,在刻意的“模仿”中制造語義或情境的“差異性”,從而催生了內在的批評意識,既具有一定“生長性”,同時對于文化傳統的重建也具有一定“建設性”。當下中國大眾文化中的戲仿潮流正盛,研究中對戲仿與大眾文化的深層關系的論述仍需進一步闡述。文化研究有其顯著特點,它能從整體的歷史文化語境中對某些文化現象進行深入的洞悉。但文化研究同時易忽略了文學自身,而讓文學文本成為文化研究的“注腳”。亦存在研究的對象和邊界不清晰的狀況,這是應當在對戲仿進行文化研究時要避免的。

另外,近年來一些博士論文以戲仿為研究中心,或是在研究中對戲仿有重要的論述。劉康的《對話的喧聲——巴赫金的轉型文化理論》[46],在巴赫金的文化轉型理論的研究基礎上,對20世紀八九十年代部分小說進行分析,其中包含話語戲擬問題;林元富的《論伊什梅爾·里德后現代主義小說的戲仿藝術》[47],綜合琳達·哈琴和詹姆遜對戲仿藝術的理論研究,對當代美國黑人作家伊什梅爾·里德的后現代主義戲仿藝術進行深入論述;陳后亮的博士論文《琳達·哈欽后現代主義詩學研究》[48]從整體上對琳達·哈琴后現代主義詩學進行研究,其中一章節專門評價分析哈琴的戲仿觀。劉桂茹的論文《先鋒與曖昧——中國當代文學的“戲仿”現象研究》[49]側重從文藝美學的研究視角透視當代文學中的戲仿現象。

新近,學者妥建清發現馬克思戲仿論不同于巴赫金、后現代戲仿論者的獨特的思想哲學和革命歷史價值。他認為,相對于文學、文化研究領域對戲仿研究的深入和系統性,馬克思有關歷史的戲仿論并未受到學界重視。馬克思的戲仿論一方面表現出馬克思美學浪漫主義的特點;另一方面,馬克思以此歷史中的戲仿為歷史理性主義賦魅。“馬克思不僅以戲仿論來嘲諷1848—1851年的新法國革命為歷史貶值的革命,揚棄了黑格爾建基于理性拱心石之上的‘歷史的重復’的說法,而且還從新、舊法國革命歷史記憶的意圖指涉、資產階級社會的代制以及現代傳播媒介等諸多方面,深度反思戲仿所表征的唯美—頹廢審美風格的文化成因,以此確證歷史唯物主義觀念的合理性,并且藉此跨界性的戲仿論為歷史理性主義賦魅。”[50]他的論文視角新穎,具有思想革命史的深度,是現階段研究戲仿論的重要突破和收獲。

我們不難發現,戲仿正在成為文學和文化研究的熱點。一方面,我們國家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社會文化發展狀況與西方的后現代主義社會及其理論描述有某種相似或契合。作家的創作實踐、學者的關注和討論,無形中將戲仿研究推向前臺。另一方面,大眾文化蓬勃發展,其成果龐大駁雜,戲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儼然成為大眾文化的“關鍵詞”之一。我們可以借助巴赫金、詹姆遜或哈琴等人關于戲仿的論述,對當下一些文學或文化狀況進行甄別和闡釋,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戲仿”理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舶來品”,中國相關研究起步較晚。較之歐美國家學術界對戲仿研究的系統和深入,具體到中國當代文論研究范圍來看,首先,戲仿的概念使用比較含混,語言修辭界常用戲擬,文學藝術界常用戲仿。文學界認為作為修辭方法的戲擬,其瑣碎的技巧分析弱化了文本的整體藝術關照,修辭界卻認為文學界的戲仿研究淡化了學術的科學性,兩個學科間的對話因缺少一個討論問題的共同語碼和平臺而受阻。從二者共同的詞源parody來看,本書不妨將二者統歸入“戲仿”文體的廣義界定中,具體可細化為“語言戲仿”或“文類戲仿”。其次,戲仿是一個難以全面而確切論述的文體模式或文化現象,國內對于戲仿“本體論”的研究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戲仿”并不是孤立的現象,文學、藝術或影視中戲仿現象的大量涌現,必有其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一定的哲學理論根源。戲仿的理論性和實踐性之間的互動關系也應該得到更深入的挖掘與闡釋。再次,戲仿敘事和戲仿話語一定程度上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連,其自身擁有明顯的“后現代”藝術特性,戲仿也是文化轉型期“狂歡化”的主要策略,滲透到了小說話語的深層組織。戲仿不僅是反叛、抗爭,而且將其轉換成荒誕、可笑與無稽的表象,其間的意識形態性灼然可見,如何把握和挖掘戲仿所體現的復雜性,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本書將在具體的分析論述中推進和深化上述相關問題的研究。此外,文學藝術中的戲仿在耗盡顛覆、解構、狂歡的激情之后可能遭遇到審美規范和思想內涵方面的困境,在此意義上,戲仿不僅僅是語言或文本的表達形式問題,還關乎思想及價值指向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作家和研究者特別注意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陇南市| 图们市| 上思县| 天气| 广汉市| 邵武市| 南陵县| 美姑县| 磐石市| 洪洞县| 上思县| 天台县| 潍坊市| 东乡县| 滨海县| 和田市| 河池市| 武夷山市| 五原县| 县级市| 鄂温| 尉氏县| 青川县| 上栗县| 常宁市| 花垣县| 成安县| 海安县| 黄大仙区| 开江县| 岐山县| 确山县| 棋牌| 元江| 灵璧县| 蛟河市| 读书| 闽侯县| 宁德市|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