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研究現狀及研究思路

一 國外研究現狀

在西方的各個時期,不難尋覓到戲仿作品的蹤跡,不過戲仿及其研究在歷史上一直處于“邊緣化”地帶。到了后現代主義時期,情況大為改觀,文學藝術中的戲仿現象尤為突出,研究者紛紛聚焦“戲仿”這個文化熱點。國外學者主要從歷史、語用、文化、政治等方面對戲仿現象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從目前西方學者對于戲仿的研究成果來看,大致有整體研究和部分研究兩類。整體研究中能細化為類型研究和專題研究。其中,美國學者約翰·江普對滑稽模仿作品的研究側重類型分析。他將英國中世紀以后到20世紀這段時期內具有滑稽模仿特點的作品分為“升格”和“降格”兩類,又沿著以上兩種分類將滑稽諷刺作品分為四支,并對每一支流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論述,勾勒出英國中世紀至20世紀間具有滑稽模仿特點的作品的基本面貌。另一類論著是對戲仿進行專題研究,既有歷時態的脈絡梳理,又有共時性的深入剖析,突出了研究者各自的研究側重點。瑪格麗特·羅斯的《戲仿:古代、現代和后現代》基本是西方學術界最早且最為全面研究戲仿的專著。羅斯綜合戲仿在古代、現代、近現代和后現代的詞源學意義及其理論和應用,歷時性闡述了戲仿的發展脈絡。此外,羅斯從讀者接受角度探討了戲仿現象。讀者對戲仿“前文本”的熟悉程度、閱讀期待、接受心理都會有形無形地影響到戲仿的創作。加拿大女學者琳達·哈琴的《論戲仿:20世紀藝術形式的訓導》[31]通過對戲仿的系統闡釋,從根本上“扭轉”了歷史上對于戲仿的種種負面評價。哈琴主要從后現代主義文化和政治角度解讀戲仿,認為戲仿的最終落腳點在政治方面,它不僅是后現代主義典型的美學形式,還是從事意識形態批評的重要手段。西蒙·鄧提斯的《戲仿》[32]與哈琴的著作幾乎同時在世紀之交誕生。鄧提斯認為戲仿已經成為當下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滲透進了日常語言、文學創作或者電影電視中等。戲仿與其對象之間的矛盾關系,導致它本身的創作既“保守”又具“顛覆性”,它的關鍵作用在于與對象之間的“論辯”關系上。

相對于戲仿的整體研究,有些學者在其他相關研究領域中涉及了戲仿問題,本章第一節在梳理戲仿理論流變時已經涉及一部分。如法國學者蒂費納·薩莫瓦約是在“互文性”的背景下,指出了戲仿、拼貼、引用、暗示一類的“互文”的具體表現方式,這些表現方式使得概念寬泛且含混的“互文性”有了具體的內容,并在理論層面對互文性加以明確。哈琴在加拿大后現代主義小說中,發現了戲仿中隱藏著的性別模式。她認為戲仿是一種解構手段,解構那種以男性為統治地位的文化。戲仿是進入哈琴詩學的一個關鍵詞,她對文學、哲學、美學、建筑、電影、音樂等諸多領域戲仿現象的分析,構成對后現代主義的全方位立體透視。哈琴認為后現代主義具有強烈的戲仿性和自我指涉性,它既想根植在戲仿和指涉中,又試圖避開所處的世界和歷史,是一種悖謬的存在,也為我們全面認識和理解后現代主義提供了新的視點和思維方式。詹姆遜和伊格爾頓對后現代主義及其表現手法戲仿基本持否定態度,上文已有論述。

還需提及的是諾斯羅普·弗萊在原型批評中對戲仿的關注。弗萊在《批評的剖析》中將虛構型文學作品劃分為五種基本模式,即神話、浪漫傳奇、高模仿、低模仿、反諷與諷刺,并分別從悲劇和喜劇的角度研究這五種循環發展的模式。弗萊在分析作為原型意義理論中的魔怪形象時指出:“魔怪形象的重要主題之一便是戲謔性仿作(parody),即含蓄提示一些作品在按‘現實生活’模仿,從而挖苦藝術的小題大做。”[33]他列舉福樓拜的《薩朗波》中對于婚姻和兩性關系的“戲仿”,艾略特長詩《荒原》對于《圣經》片段的“戲仿”來予以論證。他還提到傳奇文學中存在著對生活理想化的戲仿作品,對上述幾類基本模式如神話、傳奇、高模仿(領袖故事)、低模仿(現實生活)的戲仿產生了反諷與諷刺,其中包含一定的喜劇性因素。反諷模式同時又向神話回流,形成新的神話故事和文體間的雜糅。弗萊的研究對我們有很大啟發,因為每部戲仿作品都存在一個模仿“原型”,神話、傳奇、經典著作等,下文的論述中我們將會具體把新時期以來文學中的戲仿創作按照模仿“原型”進行分類研究。此外,弗萊指出戲謔性仿作的喜劇性因素也是本書涉及的一個重要方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开原市| 定南县| 密山市| 桂东县| 柳林县| 浪卡子县| 乌拉特前旗| 太仆寺旗| 专栏| 邵东县| 嵊泗县| 肥东县| 义马市| 天台县| 京山县| 五家渠市| 漳浦县| 江北区| 时尚| 乌鲁木齐县| 宁强县| 房产| 北辰区| 桐城市| 溧阳市| 繁峙县| 霸州市| 乌审旗| 和静县| 古浪县| 黄山市| 乐业县| 长子县| 彭水| 化德县| 鄂尔多斯市| 通化县| 靖远县| 宜春市|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