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擇善固執
人際關系發展的第二階段為不執著。我們知道,務實求本是人際關系的基礎,但人際關系如同逆水行舟,是不進則退的。如果不能隨時注意調整,久而久之,人際關系就只會轉壞而不可能轉好。所以,真正務實需要不執著的修養,才能夠適當地調整策略,使人際關系的根本得到穩固。
不執著就是我們常說的隨機應變。任何事情都需要因人、因地、因事、因時而制宜,不可以一成不變。變來變去都能夠務實才是真正的務實。否則,實際到動搖根基,豈不是徒然使自己失去務實求本的信心?因此,在確保務實基礎的前提下,求取進階的應變才能更為務實。
天下事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刻都在變的。所以,我們必須富有改善意識,運用敏銳的眼光,發揮自己的智慧,不斷尋求改善人際關系的方法,以期人際關系能夠日新又日新。依憑這種態度來調整人際關系,就算終其一生只有少數幾位親朋好友,也不會感到倦怠,反而會興致盎然,充分體會“人是舊的好”。
不執著的重點,必須放在“不可不變,不可亂變”上面。不可以一心求新求變,卻忘掉了務實的根本;也不應該抗拒變革,不利于固本。有所變還要有所不變,所以稱為“以不變應萬變”(見圖3-3)。

圖3-3 在務實的基礎上不執著
孔子講“學則不固”,意思是剛開始學習時不要固執,更不要固執于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其實就是要求人們不執著。但是,不執著并不是永遠都不執著,總不執著,就不可能有所作為。不執著的目的在擇善固執,善的標準是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的。時機未成熟,不必急于執著;時機成熟,那就應該當機立斷,立即執著。采取不執著的心態來執著,以期執著得恰到好處,才是不執著的真意,才是真正的隨機應變。
由學則不固到擇善固執,其中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時空。配合時空的變化,從所學的多元方案中,選擇最合理的解決方案便是擇善固執。所以,隨時隨地由不執著而執著,有原則地隨機應變,目的就在于尋找此時此地最合理的解決方式。時空一改變,執著的態度也應該相應地改變(見圖3-4)。

圖3-4 因時空變化從學則不固到擇善固執
不執著是一種準備心態,隨時依據實際需要做出合理的選擇,形成執著的決斷。站在不執著的立場來執著,以免執著得有偏差,同時也不致猶豫不決影響決定的做出,耽誤決定的時機。隨機應變并不是一味求新求變,而是“應該變才變,不應該變就不能變”的“有所變有所不變”,這樣才能夠有效。說起來,正是因為現代人不理解“以不變應萬變”的真意,才產生了很多誤解和質疑。其實,“以不變應萬變”是變,而不是不變;以不變的原則來應對萬變的變化,是最恰當的不執著態度,也是中國人最高明的交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