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中國人喜歡圓通的領導,因為我們善于推、拖、拉。中國人喜歡推、拖、拉,這是大家熟悉的現象。中國人為什么推、拖、拉?這是大家很容易誤解的道理。

請問,中國人真的喜歡推、拖、拉嗎?認真思索起來,我們似乎很不喜歡推、拖、拉,看到大家一味推來推去,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厭惡。

然而,中國人真的不喜歡推、拖、拉嗎?仔細想一想,我們真的有一些喜歡推、拖、拉,因為一旦有人不推、不拖、不拉,似乎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惆悵。

老實講,中國人不推、不拖、不拉,是不行的,會招致人家的反感。中國人過分推、拖、拉,也是不行的,會惹來一大堆惡意的批評。

人家請我喝茶,我絲毫不推,伸手就要接受。萬一對方只有一杯茶,正好他自己口渴得很,只是稍微尊重我一下,我便不客氣地伸手接過來,這樣合理嗎?是不是有一些不令人尊重的地方?也就顯得自己很不講理。下一回,他因為只有一杯茶,端起來就喝,請都不請我一下,我又會有什么感想呢?會不會產生“怕什么?禮貌上招呼我一下都不敢?放心,我不會那么不講理,一請就要”的不愉快感覺呢?

人家請我喝茶,我推來推去,始終不肯接受。如果對方茶水準備得相當充分,心里便覺得奇怪:“茶都不敢喝,是不是害怕有毒?”既然茶都不敢喝,我們還稱得上朋友嗎?下一回,他根本不準備茶水。我坐了半天,對方茶都不端一杯,我心里也不免納悶:“難道這是他的待客之道?還是故意對我表示冷漠?”特別是前幾次來,起碼有白開水喝,這次問都不問一下,一杯水都沒有,更容易令人起疑。既然如此,我可以繼續把他當作朋友嗎?

看起來,中國人十分多疑,很難服侍。實際上,中國人腦筋靈活,反應快速,自然有這些捉摸不定的念頭。

于是,雖然我總共只有一杯茶,自己又口渴得很,我也不必目中無人,拿起來就喝,而是稍微表示尊重他一下,端起茶來朝他伸出去:“請。”相信他是個明理的中國人,必定會推說:“不要客氣。”這樣彼此都有面子,氣氛自然和諧。

推的時候,要趕快利用時間,好好斟酌一下:“我到底該不該要?”不應該要的時候,當然不可以接受;應該要的時候,就要適當地接受,不要再推。有人只看到中國人嘴巴“推”說“不要”,實際上卻表現出伸手“要”了,便認為中國人“圓滑”。由于中國人常常推、拖、拉,就認定中國人只要圓滑一些,事情便好辦得多。

其實,中國人最討厭圓滑。任何人只要給人家一種圓滑的感覺,這個人的前途必然十分有限,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表面上看起來,圓通和圓滑長得一模一樣,兩者都是不斷地推、拖、拉,但是結果完全不同。我們可以這樣說:推、拖、拉到沒有解決問題,叫作圓滑;推、拖、拉到最后把問題圓滿化解掉,便稱為圓通。

任何人想以推、拖、拉來推卸責任,已經是圓滑。若是利用推、拖、拉這短暫的時間來充分思考,尋找合理有效的化解方案,那就是受人歡迎的圓通。

為什么需要推、拖、拉呢?主要有三大理由。

第一,不推、不拖、不拉,就根本沒有思慮的時間,立即反應的結果相當于押寶。萬一押錯了,如何得了?人不是神仙,不可能一出手就對。最好稍微推、拖、拉一下,爭取短暫的思考時間,想好了再動作,比較有把握。若是不推、不拖、不拉,只是靜靜地沉思,恐怕氣氛太嚴肅,也令人承受不了。

第二,中國人的矛盾性格,使得能力強而又率先施展出來的人,容易招致眾人的妒忌和破壞,以致成為眾矢之的而有志難伸。能力強的人,必須懂得“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的道理。凡事先推、拖、拉一番,表示禮讓,然后在眾人推舉下,當仁不讓。推、拖、拉不一定推給別人,也不一定推給自己,推來推去,推給最合理的人。大家都有面子,才不致引起嫉妒和破壞。

第三,有效的管理,必須講求省力化,稍具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推、拖、拉最為省力,同時也最沒有壓力。大家都輕松地推、拖、拉,把事情做好,豈非十分愉快?圓通的領導,必須具有高強的能力,同時熟練推、拖、拉的功夫,不會自我表現得讓下屬沒有面子。同樣,下屬表現的時候,也會顧及領導的自尊。有人說面子害死了許多中國人,但是弄得大家都沒有面子,又算得了什么高明的領導?

用推、拖、拉來解決問題,稱為化解。功力高的領導者,可以做到完全沒有后遺癥。不像一般人那樣,不推、不拖、不拉,問題是解決了,卻引發出更多的問題。誰來收拾這些后遺癥,還不是領導者自作自受。

中國人真正歡迎的,是圓通,絕對不是圓滑。我們只有“圓通寺”,哪里都不曾出現過“圓滑寺”,便是最好的證明。中國人一看到“圓滑寺”,必然退避不敢進入。只有“圓通寺”,我們才會不辭長途跋涉,前去參拜。

圓通和圓滑的差別,真是微乎其微,所以很容易產生混淆不清的判斷。圓滑是推、拖、拉,凡是一味推、拖、拉的人,我們都判定其為圓滑,令人討厭。圓通也是推、拖、拉,不過只到合理的地步。凡是能夠拿捏分寸,既不是不推、不拖、不拉,也不是一直推、拖、拉,卻能夠推、拖、拉到合理的程度,就是圓通,既受人歡迎,也最有成功的可能。中國式領導,初看起來,根本就是互相推卸責任。領導發現過失,馬上推給下屬;下屬遇到責任,立即推給領導。這種亂七八糟的情況,事實上只是中國式領導的表面現象。

領導如果僅僅想到推、拖、拉,就會陷入圓滑的困境,因為下屬也是中國人,同樣深諳推、拖、拉的手法,于是彼此推來推去,成為典型的“和稀泥”,為害之烈,實在莫此為甚。但是,領導不推,一切責任自己負,下屬覺得自己不必盡心,甚至認為有力無處使,終致袖手旁觀。領導表演個人秀,并不是良好有效的領導。下屬不推,有事搶著做,領導不斷地“軟土深掘”,加重其責任,一旦導致“英年早逝”,也不是好結局。

領導者推、拖、拉到合理的地步,被領導者也推、拖、拉到合理的程度,彼此配合,便成為“圓通的領導”,這才是中國人的藝術,不但高明,而且快捷有效。

中國人主張做人要外圓內方,做事講求圓滿而不失原則,在這種條件下,唯有圓通的領導,才能夠方中求圓,既合乎人性的需求,又能產生宏大的效果。

當然,領導者普遍呈現無力感的主要原因,便是盲目依循西方的領導理論,想以西方的領導法則來領導中國人,必然無力而缺乏成效。

西方人佩服有能力的人,比較容易接受領導。中國人一方面看不起沒有能力的人,另一方面又討厭有能力的人,因此特別難以有效領導。

中國人不喜歡被管,卻常常愛管別人。被管,就心存抗拒;管人,則沾沾自喜。如何在矛盾中取得統一?唯有圓通,才能解開這些糾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城市| 兴山县| 大埔县| 博罗县| 木兰县| 稻城县| 清水河县| 泾川县| 伊金霍洛旗| 沧州市| 云霄县| 屯昌县| 文昌市| 新乡市| 曲沃县| 武穴市| 天津市| 龙口市| 萝北县| 长垣县| 常德市| 马边| 合阳县| 城固县| 汶川县| 万安县| 华安县| 天台县| 繁昌县| 吴桥县| 抚州市| 雷山县| 凉山| 安西县| 秀山| 肇东市| 龙海市| 莎车县| 辽中县| 长海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