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圓通:曾仕強說領導的境界作者名: 曾仕強本章字數: 1334字更新時間: 2025-02-11 16:59:46
序言
西方人的管理,科技面重于人性面,比較偏重制度化、科學化。中國人的管理,可以說人性面重于科技面,更加重視人性化、藝術化。特別是領導,似乎非以人為重不可。
圓通的領導,是真正的中國領導藝術,也是有效的中國領導功夫。不論身份、職位如何,若是不夠圓通,領導起來就會吃力不討好。職位愈高,實際上愈需要講求圓通,才不致苦口婆心卻乏人理會,顯得自己軟弱無能。
領導必須實際有效,快速動員。所以,圓通的境界,值得追求。也唯有圓通,才能夠順利化解領導的難題。
領導的難題,在兩難: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一味要管,必然專橫霸道,大家敢怒不敢言,局面不可能持久;完全不管,就會一盤散沙,很快崩潰。
管到好像沒有管一樣,稱為“不管之管”,這才是上乘功夫。老子和孔子兩位大圣人,都以“無為”來勉勵我們。可惜很多人看不懂,卻要自作聰明,不斷加以抨擊,認為根本不可能無為而無不為,以致反過來強調有為,弄得自己精疲力竭,危害到寶貴的健康,還忙得頭昏腦漲,導致失誤連連卻自以為救火有功。
“不管之管”,用通俗的話來說,便是圓通的領導。
我們先要明辨圓通和圓滑的區別。因為我們歡迎圓通,卻非常厭惡圓滑。一旦令人產生圓滑的感覺,就會前功盡棄,從此喪失領導的功能。
圓通和圓滑,看起來只有一字之差,運用起來效果卻有天壤之別。領導者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文字游戲,或者嘴巴隨便說說,應該用心把它分辨清楚。
中國人之所以很不容易領導,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很難認輸。只要有一口氣,就誰也不服誰。高明的領導者最好讓大家有面子地認為“我讓給你”,而不是使大家沒有面子地承認“我輸給你”。只要領導者有贏的心態,大家就抱定“看你神氣到何時”的心情,等著領導者輸的那一天。
當我們接受強人領導時,大家衷心盼望,這位強者不要太強;當我們失去強人的時候,卻又強烈期盼早日產生新的強人。這種矛盾心態,可以看出我們不歡迎不懂得推、拖、拉,弄得大家都沒有面子的英雄性強人,卻十分歡迎懂得推、拖、拉,使大家都有面子的集團性強人;不要大小事一把抓的英雄,卻擁戴能夠知人善任的安人領袖,讓大家都有機會發揮潛力,全力以赴。
每當我們遭遇重大困難時,首先想到的,便是鞏固領導中心。因為集團性強人所依賴的集團,也就是我們十分熟悉的班底,必須緊緊地團結起來,把領導者拱得牢固穩健,才能夠號召群眾,大家同舟共濟。
鞏固領導中心,并不是緊急時呼喊就能奏效的。必須平日多多用心,關心大家,使大家產生同心、增強信心、堅定決心、自愿交心,這樣才能夠彼此呼應,匯集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使領導中心真正鞏固起來。
平日知心、交心、連心、綁心,就必須對心多加研究,多加練習。心不是心臟,而是看不見的能量和頻率。如何尋找頻率相近的志同道合人士,是知心的表現。以誠懇的態度、真誠的心情來感應這些志同道合的同志,即為交心。若是這些志同道合的同志也愿意交心,彼此就能夠連心,產生十分靈光的默契。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證明得以持久聯結,當然就是綁心。
這些無形的互動,需要一些配套動作。在做人方面,以圓滿的溝通、合理的激勵和有效的服務為主;在做事方面,則以未雨綢繆的計劃、權宜應變的執行及綜合考量的評審為主。各種配套動作必須兼顧并重,才能確保圓通的領導。
歡迎各界先進朋友,不吝賜教,幸甚!
曾仕強
謹識于興國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