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依理應變以求時刻都合理

如前所述,中國式管理具有三大特色: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依理應變。這三大特色,其實是一以貫之,目的在依理應變,以求制宜。在變動的環境中,尤其適用。

為什么說依理應變,而不說依法應變呢?因為從時間的觀點來看,“法”是“過去”的產生;“情”是“未來”的埋伏;只有“理”才是“現在”的指標。

所有法令規章,都是基于“過去”的經驗,在“過去”的時候,所設想而訂立的。往往時過境遷,執行起來就覺得窒礙難行。若是強制執行,必然引起反彈。

人情是為了“未來”而設想,希望在“未來”有所獲益。一旦危急,對“未來”喪失信心,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情況,遠比大難來時要同擔來得容易而多見。

當前所面對的“現在”,既不能完全依據過去所訂立的法來因應,也不可能寄望未來的情立即顯現,發生當下生效的效果。完全依法辦理,不是被視為刁難,便是被當作不用心、不負責任。寄望未來的情,即為臨渴掘井,或者臨時抱佛腳,反正來不及了。

現在的情況,最好依“理”來應變。因為理會變動,具有彈性,可以因時制宜,產生合理的效果。

中國式管理的總體目標,在求“時中”,就是“時時都合理”的意思。時間變動,理也跟著改變,所以隨時應變,可以解釋為“隨著時間而合理應變”,成為中國式管理的“權變”的特色。

依理應變必須掌握下述三個要點:

第一,依理應變絕對不是求新求變。中國人從《易經》的道理當中發現:“變的結果,有80%是不好的;只有20%堪稱變得良好”。我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便是人生離不開“變”,而變的結果十有八九不好,因此時常不如意。求新求變偏重“變”的一面,實際上是一種偏道思想。我們必須將“變”和“不變”合起來想,從二合一中把二看成三,找出一條“不可不變,不可亂變嗎”的合理應變途徑,而不是一心一意求新求變,終究造成亂變。

第二,依理應變要以“不變”為根本的思考點。本立而道生,只有站在“不變”的立場來思考“變”的可能,才能變到合理的地步。凡事先想“不變”,而不是先想“變”。如果不變很好,請問為什么要變?不變很好的情況下,一定要變,不就是亂變?不變不好時,當然要變。這時候再來設想怎樣變法,通常比較容易持經達變,也就是依據不變的原則,來做此時此地合理的應變。站在“不變”的立場來“變”,以不變為根本的思考點:能不變的部分,即不變;不能不變的部分,再來合理求變。茍非如此,多半會產生亂變的惡果。

第三,理本身就是變動的,所以應變之時,必須先找出當前的理,而不是依照前例來處理。依理應變,大家都會講。問題是所依何“理”,這才重要。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誰有理?何況理隨時空而變動,時間不同,理也跟著不相同。一般人之所以舍理就法,寧愿一切依法行事,便是不喜歡動腦筋,又怕負責任,或者不善于思考,唯恐找錯了理,所呈現的一種無奈。有些人習慣于依例辦理,按照先例依樣畫葫蘆,實際上也是找不出此時此地的合理點,才不得不依賴先前的案例,以推卸自己的責任。

以人為主,才有辦法依理應變。若是以事為主,那就只好依法辦理了。因為人有腦筋,可以思索、判斷,而事一旦離開了人,便變得刻板而呆定,缺乏變化。其實這正是美國式管理應變力較差,而中國式管理比較具有變動性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美國式管理法治大于人治,中國式管理人治大于法治的根本差異所在。

以人為主,還必須因道結合,才便于依理應變。如果以人為主,而這些為主的人,卻各有各的理念,根本缺乏交集,而且不能相容,請問,怎么能夠找出共同的理?如何尋覓出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因應方案?

只有理念相同,英雄所見略同,彼此具有共識,然后在大同小異的意見中,建立大家的“時中”,才能夠順利地依理應變,做到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地步。

嚴格說起來,合理不合理,不過是一種理想性的假定。因為理本身含有相當程度的矛盾性,天底下很少不含矛盾的事物,有陰也有陽,才合乎陰陽之道。矛盾性的發展,在尚未表面化之前,不容易看得清楚,也不容易想得明白。一旦表面化,有時候已經相當僵化,不容易加以化解。所謂見仁見智,也可能是有些人看出矛盾的潛在性,有些人根本看不出來;有些人看出陰的部分,有些人卻只看到陽的部分,因而爭執不休,各有各的見地。最麻煩的,往往是愈知道得不多的人,愈固執自己的意見,以致自以為是,卻認為自己擇善固執。

中國式管理之所以將管理與倫理結合在一起,便是看出依理應變,非注重倫理不能收到合理的效果。當今民主潮流,忽視倫理的存在,年輕人不懂事,反而說話比較大聲。衡情論理,不但淺薄化而且庸俗化,可見一斑。年輕的大學教授居然在媒體上公開宣稱道德良心已經起不了作用,而主持人也居于平衡報道的立場,一再邀約其登臺獻丑,即為理不易明的一種惡果。

組織重視倫理,大家面對問題的時候,才能夠平靜地互相尊重,深入地觀察和分析,把握到問題的真實性,而不致僅從問題的表面來反應??吹谜鎸嵉娜?,往往是曲高和寡的少數,說出來能夠聽得真切,而又得以及時響應的并不多。以致除非受到相當的尊重,大多不愿意明白地說出來。民主最大的缺失,即在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浪費一大堆資源,說一些沒有用的廢話,自己總認為很熱鬧,很有作為,甚至很有貢獻,實際上卻增加成本,造成進步的阻礙,導致管理的失效,而不自知。

民主必須加上倫理,以民主倫理代替民主法治,在變動快速的環境中,才能夠憑良心依理應變,求得此時此地最為合理的時中,這是研究比較管理的時候,應該明辨的主要項目。如果不能確立此一前提條件,那么空談依理應變,充其量只能獲得品質較差、多數表決的策略,不值得識者一笑,也難以真正管理合理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龙门县| 新平| 禄劝| 舟曲县| 靖西县| 凤山县| 盐津县| 古交市| 长葛市| 成都市| 石狮市| 庐江县| 涟源市| 阿拉尔市| 新宾| 兴义市| 德庆县| 邵阳县| 彰武县| 巴彦淖尔市| 西乌| 筠连县| 水城县| 宝山区| 龙海市| 新平| 蕲春县| 华容县| 大同县| 封丘县| 房产| 清新县| 扎兰屯市| 澄城县| 金门县| 灵寿县| 高要市| 乐东| 泰和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