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生命計劃
人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一生都在趕路,曾經(jīng)的路永遠消失,路始終在腳下,路向未來延伸。知道方向的人,在人生的空間坐標中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將向何處去,知道為什么向那個方向趕路。不清晰方向的人,對自己的位置混沌不知,也不知道未來去向何方,不知道存在的意義。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做什么的,無論他是什么職位,無論他是貧還是富,他的生命都離不開人生兩面和三端的模式,他的人生軌跡肯定在因、道、術相輔相成的關聯(lián)中走下去,在三者的內(nèi)在結(jié)合中刻畫出人生的軌跡。“因”讓人們明白軌跡的意義和延伸方向,“道”凝聚了人們的信念和心態(tài),“術”是人們趕路的方式和借用的工具。
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會形成自己的心態(tài),內(nèi)外并不缺乏,既然這樣,為什么還有不少人會停滯不前呢?關鍵在于他是否了解自己,是否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是否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他的心態(tài)是與他所想的一致,還是與他追求的背道而馳;他所擁有的技能,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始終朝向他自己追求的方向。當做了這些區(qū)分并找到答案后,人們就會明白:停滯不前的人,對自己需要什么、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并不清楚,缺乏的是自察自知。
自察自知就是明白人生的兩面和三端,其中最本源的動機和原因在于人的“Why”(也即“因”),這也是教練有存在必要的根源。“Why”是每一個人的生命的牽引力,是決定人生去向的路標,它們同時也是人的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石,承載著人的“道”和“術”。人本教練模式在探索“Why”時,將其歸結(jié)為人們的生命計劃,有方向性地探索人活著的意義和目的。
簡單地說,生命計劃就是在生命的空間坐標中,找到意義和目標,為人生訂立一個清晰的方向。生命計劃包括愿景、價值、目標和成果四個方面(見下圖),它們組成一個結(jié)合宏觀和微觀的系統(tǒng),包含著人生的意義、方向和現(xiàn)實狀況。生命計劃幫助被教練者清晰人生的方向和目標,省卻生活中不必要的工作,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檢視階段性的成果。

教練支持被教練者,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偶然的一次機會,也許時間會很短暫。但是作為教練,可以不局限于就事論事地教練對方的那一刻,完全有能力貢獻更多給對方,甚至影響到他的一生。這就是教練要幫助對方探索“生命計劃”的原因。
方向感強的人一定是有愿景的人。愿景是有愿望的景象,《第五項修煉》作者彼得·圣吉說:愿景是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開始時可能只是一個想法,然而一旦發(fā)展并獲得強烈的認可和支持時,就不再是抽象的東西,人們把它看作是具體存在的。總之,愿景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意愿。《追求卓越》一書對愿景下的定義是:“愿景是從未知走向已知的心路歷程,也就是把目前的事實、希望、夢想和機會融合在一起,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未來。”愿景絕不是預告未來,而是勾畫未來的藍圖,從而勇敢地在現(xiàn)在采取行動去創(chuàng)造未來。
愿景是一幅心靈地圖,最終指引著人們的腳步。人們并不是從小就有宏偉而遠大的愿景,只有當人們受到外界的刺激和激發(fā),找到心中真正渴望的東西,發(fā)現(xiàn)了真正想成為的樣子,愿景就開始逐漸清晰地浮現(xiàn),產(chǎn)生強大的力量,牽引著人們奔向激動人心的圖畫。愿景像磁場強大的地心引力,無論你在地球的什么位置,總是無法抗拒它的吸引,愿景越清晰的人,力量就越大。第五章的領導技巧中,將介紹挖掘愿景的方法。
在世界上找不出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人是很獨特的個體,人的存在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關于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學者們持有不同的看法。
英國哲學大師羅素認為:“關于‘價值’問題完全是在知識的范圍之外。那就是說,當我們斷言這個或那個具有‘價值’時,我們是在表達我們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達一個即使我們個人的感情各不相同卻仍然是可靠的事實。”存在主義者薩特認為:“所謂價值,也就是你所挑選的意義。”美國新實在主義者培里說:“價值是欲望的表現(xiàn)”,“是興趣對象的任何東西事實上都是具有價值的”,也即欲望和興趣決定價值。
對價值的本質(zhì),至今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教練關心的是人們的心態(tài)和行為究竟是受什么樣的價值觀驅(qū)使,價值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道路和未來的。在教練領域,價值永遠都具有相對的意義,也就是說在社會生活中,一種事物好不好,有無價值,是相對于一定的人而言的,同一社會現(xiàn)象,對不同的人,其價值往往不同。
對人生道路方向相反的兩個人,教練幫助他們看到,為什么他們會沿著自己的道路走下去,是什么在驅(qū)動他們的腳步,也就是說讓他們看到價值和道路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教練只是客觀地反映聯(lián)系及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不會評價兩人誰對誰錯,把決定的權(quán)力留給對方。
如果將人生比喻為一幅拼圖,愿景就是整幅拼圖要成為的圖畫,它的樣子存在于人們的心中:拼圖必須一塊一塊地拼,人們成長一歲,在一歲的位置拼上一塊,到了20歲的時候,在20歲的位置拼上另一塊,人在不同的階段,完成拼圖的不同內(nèi)容。要想實現(xiàn)心中的圖畫,就要考慮先拼什么,后拼什么,相互之間如何連接,換言之,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步驟。
目標將愿景變成現(xiàn)實的階段性方向,是人們決定下一步去向的行動依據(jù)。教練將運用厘清目標的步驟及設定目標的領導技巧,幫助對方為愿景設定長期的和短期的目標。這個步驟和技巧,將在以后的章節(jié)闡述。此處提出來的目標,是生命計劃中的一個個靶心,讓人們有瞄準的方向,從而射出有效的一箭。
當目標是人們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時,他才會有最大的動力去排除各種障礙。教練的過程會碰到各種事件,教練不能滿足于明確在事件當中對方想做到什么,還要知道他為什么想做,是什么令對方有這個目標,這樣將目標與愿景和價值進行連接,才能夠做到真正厘清目標。
有了拼圖的目標,還需要將圖塊拼上去,才能夠逐漸讓愿景成真,成果是必不可少的。成果提供一個檢視目標的尺度,也反映出行為的有效性。荀子在《勸學》篇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成果是愿景實現(xiàn)的累積性元素,點點滴滴的組合最終呈現(xiàn)出美麗的人生圖畫。在人類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成果本身還具有研究、借鑒和啟發(fā)的意義與價值。
在目標和成果之間,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行動,行動是把目標變?yōu)槌晒奈ㄒ煌緩剑ㄒ娤聢D)。行動是一個轉(zhuǎn)換器,把人們想象中的愿景和目標轉(zhuǎn)換為可以觸摸得到的現(xiàn)實,計劃行動是教練的一個步驟,是教練產(chǎn)生實際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生命坐標中,愿景、價值是人的內(nèi)在地圖,愿景告訴人們未來在何處,價值告訴人們?yōu)槭裁匆蚰硞€方向奔跑,目標和成果讓人們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在坐標平面上留下行走的痕跡和生命的印記。教練的焦點在人,不僅僅關注對方的成果,更關心這個人,關心他生命計劃中的每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