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心理治愈只需一次:《了凡四訓》的心理學解讀
- 涂道坤
- 1072字
- 2025-01-06 17:53:13
禪師,黑暗中的點燈人
袁學海不是第一個來拜謁云谷禪師的人,當然也不是最后一個,在他之前和之后,還有很多像他一樣傷心、孤獨和絕望的人,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此處,渴望獲得治愈。
或許人們心中一直存在一個疑問:禪師畢竟不是心理治療師,他能治愈袁學海的抑郁癥嗎?禪師與心理治療師雖然分別屬于兩大不同體系,但在照亮內心方面,卻殊途同歸。禪宗所說的“開悟”“明心見性”,很大程度上,就是使潛意識成為意識。而禪師,原本就是黑暗中的點燈人。如今,將禪學與心理學相融合,已經成了西方心理學發展的一大趨勢。前面提到的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很早就致力于把禪引入精神分析中,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辯證行為療法的創始人瑪莎?萊恩漢本身就是一位禪修大師,她總結了一整套黑暗中的點燈法。讀她的書,就像讀通俗版的《金剛經》。
袁學海繼續往前走,漸漸把天開巖的黑洞拋在了身后,不過他心理上的黑洞依然存在,迫切需要有個人來點亮心燈,看見出路。袁學海等這個人等了很久,也找了很久。現在終于時空交集,他很快就要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
袁學海邊走邊想,云谷禪師會是怎樣一個人呢?
關于云谷禪師,他聽說了很多故事。
有人說,云谷禪師是一個怪人,最早住在南京城內,三年足不出戶,沒有人知道他。有一次到棲霞寺,看見寺廟荒廢,一片瓦礫。了無人跡的大殿,雜草叢生,兔子、狐貍在此筑起巢穴。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云谷禪師站在瓦礫中,清風徐徐,吹動僧衣。雖然寺廟荒蕪,但這里的山、水、森林,這里的恬靜與幽美,卻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便在千佛崖下結廬,住了下來,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太陽、月亮和星辰。
也有人說,他是一個無分別心的人,對富人、窮人、官員、平民都一個樣。據說,一個漆黑的夜晚,有個小偷摸了進來,偷走了他的東西。但不知怎么回事,小偷走了一個晚上也沒有走出千佛崖,最后被當地農民抓了回來。云谷禪師不僅沒有懲罰小偷,還給他吃喝,并讓他把所有東西都拿走。
還有人說,他是一個脫俗的人。有一位大官,游覽荒涼的棲霞寺,覺得云谷禪師氣度非凡,絕非俗人,就在山中與他交往了兩日,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臨別之際,大官對禪師說,自己想重修棲霞寺,請他當住持。云谷禪師堅決辭謝,推薦了別人。后來,棲霞寺得以修繕,香火旺盛,人來人往,清幽不再,云谷禪師便移居到了白云深處的“天開巖”,一如當初,形單影只,卻擁有屬于自己的日月星辰。
盡管故事很多,但真正的云谷禪師究竟如何,袁學海并不清楚,不過,他相信,與白云為伴、山谷為伍的,一定不是俗人,也一定可以解開他的心結。
穿過險峻的巖石,袁學海終于在天開巖下看見了一間禪房,他緩緩向禪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