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焦慮怪獸
- (美)埃里克·古德曼
- 1330字
- 2024-12-30 16:11:36
引言
你的內心有一只焦慮怪獸
《美女與野獸》是一個童話故事,講述了一位年輕女子被一頭兇猛的野獸恐嚇。在故事的開頭,野獸似乎是狡猾的敵人。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美女開始看清野獸的真實面目——一位不完美的英雄。
在野獸狀態好的時候,它仍然臭得像一只濕漉漉的狗。它會在滿月時發出尖銳刺耳的嚎叫聲,還會不合時宜地搔頭抓耳。盡管有很多缺點,它仍然是一位英雄。美女遇見野獸時,它尖銳的咆哮和粗魯的跺腳讓她覺得它面目可憎。她沒有看到在猙獰丑陋的外表和暴躁粗魯的舉止背后,野獸其實有一顆善良的心,它是出于好意。
焦慮有時也讓人感覺糟糕極了,它會在我們的大腦和身體里大聲咆哮。其實,我們深深誤解了焦慮。當我們克服逃避本能去認識焦慮時,會發現它并不像有時看起來的那樣邪惡。到頭來,我們會發現心中的焦慮怪獸是為了幫助和保護我們而存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過焦慮像兇猛的野獸那樣在大腦中咆哮的經歷。但如今的文化把“禪”的平和視為人們應努力追求的理想,把焦慮視為一個人一生中如野獸般兇惡的反派角色。
生活中的大量信息告訴我們“焦慮是不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時感受到的焦慮會帶給我們失敗感或羞恥感。這只會讓焦慮雪上加霜。
人們總是想要逃避心中的焦慮怪獸,可能通過一兩種網絡娛樂來逃避焦慮,可能通過服用各種藥物來麻痹自我,可能通過逃避引發焦慮的活動——比如約會、公開演講、乘飛機或其他被誤認為有威脅的事情——來尋求解脫。
但焦慮怪獸總是能找到回家的路,它總是在那里,藏在你的大腦中,等待著下一次咆哮。可是,焦慮怪獸真的是反派角色嗎?
在本書中,你將了解為什么焦慮怪獸往往被誤認為是敵人,你將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焦慮,你將發現焦慮并不是壞人,而是不完美的英雄。
焦慮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本書沒有追隨大流,認為我們可以也必須克服這種正常且必要的情緒,而是著重于改變我們與內心的焦慮怪獸的關系。與其把焦慮視為敵人(并且感到羞恥和痛苦),不如把它視為內心的英雄——一位吵吵鬧鬧、臭氣熏天、魯莽妄動、呆頭呆腦卻總是心懷善意的英雄。
本書采用了科學療法策略,比如認知行為療法、慈悲聚焦療法、接納與承諾療法,為讀者提供了與焦慮怪獸建立良好關系的實踐手冊。這種新型關系建立在人們對內心的焦慮怪獸更加友善、慈悲并能夠積極地訓練它成為更好的伙伴的基礎上。
如果你想要繼續憎恨心中的焦慮怪獸,與之斗爭,并最終徹底擺脫它,本書(特別是第三章)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你真的這樣想,可以放下本書了。
如果你準備跳到童話故事的后半部分,意識到心中的焦慮怪獸并沒有那么糟糕,想要迎接有挑戰但有益的任務,與你的“小野獸”交朋友并且訓練它,那么請繼續閱讀。
我還是個孩子,我和爸爸一起坐在車里,他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和往常一樣,車速很快。
晨光熹微。我還在半夢半醒中,爸爸心不在焉地望著前方黑暗的道路。
當我看到前方的道路上有什么東西時,我差點又一次酣然入夢。
“醒醒——危險!”焦慮在我的神經系統里轟鳴。
我被驚醒了。腎上腺素在身體里狂飆,心臟劇烈地搏動,將血液和氧氣輸送到肌肉里。我完全醒了,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
“當心!快停車!”我朝爸爸大喊。
他突然警覺起來并猛踩剎車,我們打滑停住,險些撞上前方道路上的一輛半掛式卡車。
還好,我們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