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船終于湊了一批乘客,緩緩向我們漂來。
我坐回車內,發動汽車,慢慢下坡,拱上渡船。聽著很簡單,但實際有些兇險。聽人說,有一次,一個新手,載著家人,在上船的時候,方向沒有控制好,輪子打了滑,連人帶車掉進江里。從那以后,同車的人不允許坐車內,要從人行專用道上船。
上船時,先汽車,再二輪車,最后是行人。上岸時,順序剛好調過來。這些都是前人們總結的經驗教訓。
過了江,爸媽遇到了一個熟人,對方熱情打招呼:“大哥大嫂怎么現在回來了?”母親是個急性子,每次都會搶先開口,她指著父親說:“他大哥生病去世了。”
熟人問:“是嘛,生的什么病,多大年紀啊?”
母親說:“我們也不太清楚,大概快八十了吧。”
父親看到我的車也上了岸,通道窄,不能停,就跟熟人說:“這里不能停車,那我們先回去了,他們還在等我們。”
熟人趕忙說:“好好好,你們走吧,改天再聊!”
爸媽趕緊爬上車,我對著熟人點點頭,算是打個招呼。爸媽對我說他是那個誰誰誰,我沒說印象,其實也不關心,反正他也不認識我。
我們沿著一條鄉道行駛,兩邊的水杉,挺拔高聳。這些樹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種下的,如今長成一個個的尖塔,筆挺、粗壯茂盛,像哨兵一樣,不知道在守衛著什么。
靠近馬路的莊稼地被荒草覆蓋,遠處是一大片枯萎的大豆秸稈。穿過這小片杉木林,便進入了村莊。
由于不是節日,在外打工的人沒有回鄉。一路前行,也沒見到幾個人。村莊間,有條狹窄小道,彎彎曲曲。
兩側的很多房屋,由于常年無人居住,年久失修,前段時間又刮了一場龍卷風,歪的歪倒的倒,有的墻面和屋頂被大樹砸出大窟窿,顯得破敗不堪。
偶爾看到幾戶人家,有老年人佝著身子,抱著一捆黃豆秸稈,蹣跚地向前走,把它們鋪在路邊晾曬。幾只雞在草叢里啄食,躺在路中間的一條小土狗被我們的車嚇了一跳,快速側到路邊,伸了個懶腰,瞟了一眼車上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