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重現本來面目

時時面對真實自我,才不會被虛假面具侵占

我沒有看過根據民間傳說拍攝的電影《蘭陵王》,只是聽別人講了講情節,而這個故事卻深深地打動了我。過了這么久,我還是忍不住要為它寫下一點什么。

蘭陵王傳說是這樣的:蘭陵王本是部落中一個勇敢善良的少年。他相貌很俊美,不幸的是,他的相貌卻成了他的障礙。在戰爭中,敵人輕視他。盡管他很勇敢,但還是沒有威勢,他失敗了。苦惱的他想尋找一個新的面目,最后終于找到了,那是用神木刻成的猙獰的面具。他戴上了這個面具,成了敵人聞風喪膽的英雄。但是新的不幸又降臨了,面具占有了他,他成了像面具一樣殘酷無情的暴君。他無法擺脫面具。

故事的最后,是他的母親以死以血的代價才喚醒了他,使他擺脫了這可怕的面具。

原始的傳說之所以很能打動人,是因為它所說的是人的心靈史,是自遠古以來,一代人一次次經歷的心路歷程,因而它能喚起人們心中最深處的共鳴。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過:在每個人的無意識中,“容納著從我們祖先的生活中積累起來的豐富財富。如果我們將無意識人格化,則可以把它設想為集體的人……掌握了人類一二百萬年的經驗……會做千百年前的白日夢。他經歷過無數次個人、家庭、氏族和人群的人生。”在我們心靈的深處,我們都曾有過蘭陵王的經歷,都體會過他的煩惱和痛苦,而且在今天我們仍舊經歷著蘭陵王的痛苦。一個主題,從遠古到今天在一次次被重復。

表面上很奇怪的神話和傳說,如果用心理學破譯,實際上是對人類心路歷程的寫實。

當代每一個青少年都和他一樣,天真純潔,勇敢無畏,也和他一樣,憑真實面目在社會中難以成功。于是戴上了面具,面具象征著一種偽裝出來的情感。當代每一個青少年在剛剛進入社會時,都發現自己不可能完全表現真實的自己,而必須表現出某種樣子,從而給別人一個合適的印象。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無形的面具。蘭陵王的面具是兇狠的,也許當代青年的面具是謙和的,但是作為面具本質卻是一樣的。社會還在鼓勵青少年戴另一種面具,這就是社會角色——你是什么人,就要按這類角色的方式行為去做。

故事中,蘭陵王的面具后來摘不下來了,他的面具像個水蛭一樣附在他的靈魂上,他成了一個像面具那樣的殘暴的人。這象征著什么呢?象征著一個人長久地裝扮成什么樣子,扮演什么角色,就會被這個樣子這個角色占據,他會失去自己的本來面目,天長日久,漸漸他會沒有了自己的真實情感。

生活中我們不也常可以見到這類人嗎?他們已變得如此“適應社會”,已圓滑到了如魚得水的地步,他們如此自然地扮演他們的角色,以至于那好像成了他們的天性。他們會很成功,有名、有利,但是我們和他們自己都隱隱感到他們缺了什么。實際上他們缺的是本來面目。他們也許很謙和,因為他們戴的是“笑面面具”,但是和蘭陵王一樣,他們已失去了真的感情。

蘭陵王傳說中,他的母親以生命為代價終于喚醒了他,使他恢復了本來面目。這象征著,讓一個已戴慣面具的人恢復本來面目,重新得到真感情很難。只有被親人的強烈的愛觸動,被強烈的痛苦(類似母親死去)觸動,才能突破“面具”這一屏障。搖滾歌手崔健唱道:“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給我點兒刺激,大夫老爺,給我點兒愛情,我的護士姐姐。”戴慣了面具,人就會“沒有感覺”,因為他的肌膚已經被面具蓋住了。而治好“沒有感覺”也要靠“愛”和痛苦“刺激”。但是,這一回歸本來面目的道路是很艱難的。

曾經有個皇帝命令大臣寫一部歷史給他看,大臣寫了一部幾百卷的史書。皇帝嫌長,讓大臣簡縮。過了幾年,大臣簡縮到幾十卷,皇帝還是嫌長。大臣又用了幾年簡縮為幾卷,皇帝仍不滿意,于是一簡再簡。最后,皇帝快死了,他讓大臣用一句話寫完人類的歷史,于是大臣說:“人們出生,受苦,死去。”

歷史的外貌千變萬化,而其實質很簡單,一代代人做的事實質上都差不多。用“受苦”兩個字概括太簡化了;但是僅用短短的蘭陵王傳說,卻可以寫出不知多少人的心路歷程。

每個人都要面臨蘭陵王的難題:如果我們永遠像孩子一樣不戴面具,在人生的戰場上,我們會失敗;如果戴面具,我們會成功,卻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來面目和真情真感。也許較好的解決辦法是:去戰場時戴上面具,扮演自己的角色;回家后就摘下它來,恢復本來面目。

但是這樣做也很難,因而我們需要時時保持警覺,要時時留一些時間,讓自己面對真實自我,一定要常常真誠待自己的親友,一定不要忘掉摘下面具來。不然,我們會陷入蘭陵王的悲劇之中,失去本來面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文安县| 红安县| 锡林郭勒盟| 扎鲁特旗| 鹿邑县| 基隆市| 同江市| 南阳市| 大丰市| 瑞安市| 文登市| 田阳县| 盐边县| 宜川县| 镇康县| 孟津县| 诸暨市| 遂昌县| 张家口市| 青龙| 达孜县| 蓝田县| 正安县| 太康县| 元江| 达日县| 普定县| 宁波市| 循化| 临泉县| 陇西县| 河东区| 紫金县| 固安县| 汝城县| 开封县| 焦作市| 平度市| 九寨沟县|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