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身體的意外傷害
有的來訪者在遭遇創傷后,或者在治療期間突然情緒失控,出現呼吸急促、大口喘氣、全身無力、癱軟倒地、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甚至暈厥。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及時攙扶
首先要防止來訪者對自身及他人造成意外傷害。因為有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情緒特別激動,可能出現過激行為,也可能全身肌肉僵硬而失去平衡,突然倒地,此時旁邊有人及時攙扶非常重要。
紙喇叭輔助呼吸
紙喇叭輔助呼吸法用于由于淺快急促的呼吸而喪失過多二氧化碳,導致呼吸性堿中毒而暈厥的情況。具體的做法是把一張紙疊成一個喇叭狀,然后把喇叭口對著當事人的口鼻,以增加呼出二氧化碳的回吸,幫助他降低或消除堿中毒,讓當事人恢復清醒。事實上,這個小技巧之所以能夠幫助當事人恢復清醒,還有一個原因是,當喇叭紙筒堵在他的口鼻處時,對他臉部皮膚的碰觸能夠使他回到現實中。
坐下或者躺下
在當事人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很有可能會倒地時,讓他坐下或躺下會比較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從我的臨床經驗來看,很多時候,當事人一旦癱軟了可能連坐都坐不住,這時讓他躺下會更好。
穩定化工作幫助其回到現實
持續呼喚當事人的姓名或小名,說簡單的話
持續呼喚當事人的姓名或小名,能夠幫助當事人意識到他在“此時此地”,同時也傳達出“你在現實中,不在過去的創傷之中”的信息,從而將其意識維持在現實之中。有的人創傷一發作,意識就回到創傷的情境之中,進入到過去的某一個創傷點,因此,使他的意識待在現實之中,有現實的連接,保持清醒,保持現實感,能夠幫助他意識到“噢,創傷已經過去了,這時候我是安全的”。這很重要。
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太多人在旁邊跟他說很多話,或者說復雜的話,他可能聽不進去或聽不懂,因而是沒有什么用的。但是叫他的名字,特別是小名能夠很好地使他接收到。
保持身體接觸
幫助者要與當事人有一些身體接觸。需要注意的是,面對家庭暴力、性創傷的受害者,要謹慎使用身體接觸。不過在這種緊急情況下,社交禮節性的接觸,比如握手、用手扶住他的肩膀等程度的接觸還是可以的。
此外,接觸的同時做一些搖晃的動作,一邊叫他的名字,一邊搖晃他的肩膀或手,或者握住他的手,都能使他和現實有連接。
保持眼睛睜開
在此,有一個前提是創傷使人們脫離了現實,認為自己停留在創傷情境之中。因此,使當事人和現實保持連接,是一個讓其回到現實并從創傷的情境中脫離出來的重要原則。
很多人創傷發作時眼睛是緊閉的,因為雙眼緊閉能夠使他借助想象重現創傷情境,將意識從現實中剝離而回到創傷情境中。因此,如果能讓他睜開眼睛,看到周圍現實的人和事物,往往能幫助他回到現實。
邀請當事人描述現實的東西
讓當事人睜開眼睛,叫他的名字,握住他的手并且搖晃他的肩膀,通過這些方法,如果能使當事人保持清醒狀態,就可以進一步邀請他描述現實的東西,比如請他看著你的眼睛,說出你是誰,描述你的長相、頭發顏色、穿了什么衣服。如果他能夠跟隨,就說明他回到現實的可能性比較大。接著讓他繼續描述可以看到的東西,如你身后有哪些東西、桌子上有什么東西、燈光、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墻上有什么畫、窗簾是什么顏色等。如果當事人能夠一直跟隨下去,就說明他逐漸地回到了現實。
倒數計數的方式
用倒數計數的方式帶當事人回到現實中。你可以這樣引導當事人:“××,現在我跟你在一起,我知道你現在在過去的某一個時空里,可是你能夠聽到我說的話,現在我每數一個數,你就回到現實中一點兒,當我倒數完5個數,你就徹底回到現實中來。5,我看到你在呼吸;4,現實中有什么東西,你描述一下;3,……”
曾經有一個中度創傷發作者的案例,我倒數5個數結束時他沒有恢復清醒,然后我繼續用更慢的速度從10開始倒數。倒數5個數大概用時兩三分鐘,倒數10個數大概用時5分多鐘。如此反復操作后,當事人緩慢地回到現實中來。
安置到一個安全的、不被人打擾的地方
輕度到中度的急性創傷發作時,都可以通過使用提到的這些方法幫助當事人回到現實。但是,有些中重度創傷發作者,就不一定能通過這些方式回到現實,可能出現無論嘗試什么刺激方式,他們都閉著眼睛,并且意識逐漸脫離現實的情況。
我在德國時見過一個特別嚴重的創傷發作病人,他一發作就坐在椅子上呆呆的,不動,但是也沒有特別大的危險,比如沒有跳樓,或者倒地被異物、凸起物傷到的可能,又實在無法將他喚回到現實中,只能讓他安靜地待在那里。
在德國,曾經有一個醫院收治了15個嚴重的創傷病人。這些病人都因早年遭受嚴重家暴、性侵等反復、蓄意的人為傷害而形成嚴重創傷。這類有嚴重創傷的人,除了歇斯底里的發作時間,大部分時間處于一種解離狀態,即意識回到過去的某個創傷情境,而這種解離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我們來想象一個5歲的孩子,如果父母打他打得特別嚴重,他逃無可逃,那他就只能“靈魂出竅”,跑到另外一個世界,就如有的人描述的那樣:“我在天花板上看到我的爸爸打我,我一點兒感覺都沒有,一點兒也不痛?!币驗榇藭r,他處于解離狀態。
所以,對于中重度創傷發作者,碰到其突然走神、脫離現實,無法喚醒時,可以將他安置到一個安全的、不被人打擾的地方,通常兩三個小時后,他會慢慢地回到現實中來。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輕中度創傷發作者而言,他在解離狀態中,意識回到過去的創傷情境中,有時候情緒會特別激動,所以及時把他喚回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剛才描述的嚴重創傷發作者的解離狀態是靈魂出竅,人格一分為二,一個讓你打,一個“逃跑”了。這種時候,嚴重創傷發作者的解離也是一種自我保護,他用分裂的方式讓自己“躲”了起來,因此喚不回來問題也不那么大,讓他待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慢慢地他自己就會回到現實中來。
對于經常解離發作的人來說,對他們的保護(穩定化工作)首先是讓他們待在熟悉的環境中,有熟悉的親朋好友陪伴;其次是不要給他們特別大的壓力,就像媽媽對孩子說話一樣,叫他們的小名,對他們說一些簡單、溫和的話。例如“現在沒有危險”“我會陪著你”“這兒很安全”“以前可怕的事情不會再發生”,諸如此類。這些話對他們來說很有幫助。
這些技巧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幫助創傷發作者脫離創傷的情境,回到現實,同時也幫助我們理解當時的情境,從而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