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時間真的可以磨滅所有傷痛嗎|未完成的哀悼|

  • 創傷30講
  • 施琪嘉
  • 2011字
  • 2024-11-20 17:01:26

無法隨時間淡化、痊愈的創傷

3歲前的超早期創傷

時間可以療愈一切創傷嗎?

回想一下,我們從幾歲開始記事?多數人都會說從5歲開始,還有一些人說從3歲開始。很少有人說自己能記得兩歲時發生的事。

雖然大部分人不會記得3歲以前發生的事情,但3歲以前的生活卻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內心其實是充滿恐懼的,因為太脆弱,需要被照顧,因為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安全感,包括感覺受到威脅、不信任等。初生嬰兒不像一些動物幼崽一出生就可以走,幾個小時后就可以跑,可以自己進食。嬰兒的生命力還很弱,完全不能自主行動和進食,必須被無微不至地照顧,因而懷胎十月分娩對于嬰兒來說就是一個創傷。弗洛伊德的學生奧托·蘭克(Otto Rank)專門寫了一本書The Trauma of Birth[1],探討人類出生帶來的創傷。

特別重大的創傷

如果一個剛出生、非常脆弱,需要照顧的嬰兒,由于照顧者照顧不周,感受非常糟糕,就會加重創傷感受。太過沉重的創傷對于一個人來說無法隨時間淡化、痊愈。當一個人有很慘痛的記憶,尤其是跟創傷有關的記憶太沉重,以至于大腦自動將其“遺忘”,以免除內心的痛苦。弗洛伊德稱之為屏蔽記憶(Screen Memory)。所以,屏蔽記憶描述的是重大創傷和早年創傷的遺忘機制,而3歲以前的記憶通常沒有,原因之一可能是屏蔽記憶在起作用。

創傷的記憶表現方式

通過軀體的癥狀呈現

前文提到,一個40多歲的男人,在他出生后長到可以添加輔食時,外婆每天給他蒸雞蛋,然而在他1歲的時候,外婆因急性白血病突然去世,他對外婆完全沒有記憶,可是他有一個特殊的記憶,導致他直到40多歲也不吃雞蛋。因此,從某種層面上看,創傷其實沒有真正被遺忘,可能在意識層面人沒有記憶,但仍然可以通過軀體呈現出來。這種身體記憶,有些人表現為不能被碰觸到皮膚,這類人跟他人接觸時會感覺到特別不自在,甚至別人一碰到他的皮膚,他就會跳起來。

電影《充氣娃娃》中,一個男人的媽媽因生他弟弟時難產而死。失去媽媽以后,他的幼兒時期就很少有過皮膚接觸。長大以后,他沒有辦法與人建立親密關系。他的治療師是一個跟他媽媽死的時候年齡差不多的女性治療師。當治療師對他說“我能夠摸摸你嗎”,他就感到全身不自在。接著,治療師用一根手指摸他的手背,他全身表現得更加不自在。之后,治療師用兩根手指碰他的手臂,他幾乎想要跳起來,但他告訴治療師“我可以忍受”。治療師繼續明確地告訴他,要碰他的皮膚,并且碰觸面積從一根手指到兩根手指,從手背到手臂,再用三根手指觸碰脖子。當治療師觸碰到他的脖子時,他立刻跳了起來,他完全受不了了。這就是一種身體記憶。

在臨床工作中,我曾經看到這樣的患者,他起的不是一般的雞皮疙瘩,而是我們稱之為風團的、一塊塊的、像銅幣那么大的隆起。從身體記憶的角度看,如果一個孩子幼年時期沒有得到母親好好地照顧,很少有皮膚接觸的照顧和護理,甚至經常挨打、掐,那么這個孩子長大以后的身體記憶多是以不能親近、不能碰觸皮膚來呈現。

可見,我們的創傷記憶會儲存在我們的身體里,同時也通過身體表達出來。比如有的人莫名其妙地頭疼、嘔吐、腹瀉,這些可能都是早年創傷的身體記憶的表達。如果要追溯自己的創傷,可以通過關注自己身體的某種習慣性的、不同尋常的持續反應來獲取信息,因為那些表現很可能就是記憶儲存的地方。

心理治療中有一種軀體治療,它的依據是既然創傷記憶無法說出來就不用說,而是用特殊物質把患者包裹起來。例如水療,把患者浸泡在水里,讓其回到水里,就好像回到母親的子宮,泡在羊水中一樣。

我在國外時曾經因車禍接受過一種治療:把人的整個身體包裹在一種能夠加熱的,像橡皮泥一樣柔軟的材料中,并帶有小小的壓迫感。實際上這種治療也是模仿人類早年在襁褓中被媽媽抱著的感覺,用這種方式也可以治療身體的創傷記憶。

通過噩夢呈現

有些比較可怕的記憶,會通過噩夢呈現出來。比如,有的人經常在夢中驚醒,大汗淋漓;夢到被人追趕或追殺,甚至被人捅了幾刀等。這類非常恐怖的夢就是噩夢。

做噩夢往往是一個人經歷過創傷的表現,所以也有專門通過對噩夢,特別是對那種記得住的噩夢進行分析的治療方法。

以解離的形式呈現

一個人說話的時候,說著說著,眼神渙散、動作遲鈍,好像已經不是他自己,這種現象我們稱為精神解離。碰到這種情況,我們要高度警覺,因為這個時候,這個人可能受到現實中某個我們稱為“扳機點”的激發。比如聽到某段音樂、某人的聲音,或者聞到某種味道,他立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可以說他通過這個“扳機點”進入“時光隧道”,跑到他以前的創傷里。

一些在兒童時期遭受重大創傷的人,可能看起來已經平安無事,長大成人,但重大創傷、超早期創傷除了儲存在身體里、夢里,很可能還會在“時光隧道”里通過解離的方式呈現出來。

綜上所述,雖然普遍認為80%~90%的人受到的創傷會隨著時間自然地衰減,自己處理掉,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應對和理解它們。但是也有一部分創傷,無論時間過了多久都還在那里,這些創傷就需要用專業的方法去面對和處理。

注釋

[1]該書未出版中文版,書名意為“出生創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鹰潭市| 吴江市| 耒阳市| 平顺县| 丘北县| 龙游县| 玉树县| 桐城市| 堆龙德庆县| 宁乡县| 乌拉特中旗| 宁波市| 疏勒县| 沙洋县| 武胜县| 麻栗坡县| 福州市| 湖口县| 濮阳县| 株洲市| 灵璧县| 嫩江县| 金秀| 葵青区| 洪江市| 大城县| 廉江市| 建昌县| 湘阴县| 克拉玛依市| 都兰县| 赤壁市| 山丹县| 姚安县| 无锡市| 元谋县| 西贡区| 仲巴县| 昂仁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