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溝通密碼:親子對話》:孩子的問題:隱藏的意義

與孩子交談是一門獨特的藝術(shù),它往往有自己的規(guī)則和含義。在交流中,孩子的話并非如大人們聽起來那般幼稚可笑。他們在言語間留下的信息如同代碼一樣,等著我們?nèi)テ谱g。

10歲的安迪問父親:“哈萊姆區(qū)有多少孩子被遺棄?”安迪的父親作為律師,很高興看到兒子對社會問題感興趣。他就這個問題輸出了長篇大論,還查了具體數(shù)據(jù)。但安迪并不滿意,繼續(xù)問同樣的問題:“紐約市有多少孩子被遺棄?美國呢?歐洲呢?全世界呢?”

終于,安迪的父親意識到,兒子關(guān)心的不是社會問題,而是個人問題。安迪的問題,與其說是出于對被遺棄兒童的同情,不如說是害怕自己被遺棄。他想得到的不是棄兒的數(shù)量,而是他不會被遺棄的保證。

父親理解了安迪的擔(dān)憂,于是這樣答道:“你是擔(dān)心爸爸媽媽有一天會像一些拋棄孩子的父母那樣拋棄你。但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拋棄你。如果再有這樣的問題,可以和爸爸直說,我會想辦法讓你安心的。”

5歲的南希第一次去幼兒園。她的媽媽還沒有離開時,她望著墻上的畫,大聲問道:“這些難看的畫是誰畫的?”南希的媽媽很尷尬。她為難地看著女兒,趕緊告訴她:“畫得那么漂亮,還說難看,這可不好。”

一旁的老師明白了南希問題中隱含的意思,笑著說:“在這里不需要畫得好看。如果樂意,你可以畫一些不漂亮的畫。”南希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因為現(xiàn)在她隱含的疑問“畫得不好的女孩會怎么樣呢?”得到了回答。

接著,南希撿起一輛壞了的消防車,裝模作樣地問:“誰把這輛消防車弄壞了?”媽媽回答說:“是誰弄壞的對你來說有什么區(qū)別呢?在這里你誰都不認(rèn)識。”

其實南希對是誰弄壞的玩具并不感興趣。她想知道的是弄壞玩具的孩子會怎么樣。理解了這個問題,老師給出了恰當(dāng)?shù)幕卮穑骸巴婢呤怯脕硗娴摹S袝r候會壞掉。這是常事兒。”

南希似乎很滿意。她的對話技巧讓她獲得了必要的信息:這個大人很好,不輕易生氣,就算畫的畫很丑,把玩具弄壞了,我也不用害怕,在這里很安全。南希向媽媽揮手告別,然后走向老師,開始了她的第一天幼兒園生活。

12歲的卡羅爾焦慮不安,淚水漣漣。過了夏天,她最喜歡的表妹就要回家了。不幸的是,母親對卡羅爾的悲傷既不同情也不理解。

卡羅爾(含著眼淚):蘇茜要走了。我又是孤零零的了。母親:你會找到另一個朋友的。

卡羅爾:我會很寂寞的。

母親:你能克服的。

卡羅爾:媽媽啊!(哭泣聲)

母親:你都12歲了,還是這么愛哭。

卡羅爾狠狠瞪了媽媽一眼,然后逃回自己的房間,關(guān)上了門。這個故事本應(yīng)該有一個更美好的結(jié)局。一定要認(rèn)真對待孩子的感受,即使事情本身并不是很嚴(yán)重。在母親看來,夏末的分離可能是小事一樁,不值得流淚,但她的反應(yīng)不應(yīng)該是毫無同情的。卡羅爾的母親應(yīng)該告訴自己:“卡羅爾很苦惱。我應(yīng)該盡可能幫她,讓她知道我理解她的感受。我該怎么做?將她的情緒反饋給她。”如此,她會說以下的話:

“沒有蘇茜,會很寂寞的。”

“你已經(jīng)開始想她了。”

“你們相處這么久,分開后確實很難習(xí)慣。”“蘇茜不在,你一定覺得家里空蕩蕩的。”

這樣的回應(yīng)會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度。孩子們感到被理解時,孤獨感和傷害就會被沖淡。當(dāng)孩子得到理解時,他們對父母的愛就相應(yīng)地加深了。父母的體恤是感情受傷時的急救藥。

我們真誠地承認(rèn)孩子的困境,說出她的失望,她往往會鼓起勇氣去面對現(xiàn)實。

7歲的愛麗絲計劃下午和朋友莉亞一起玩。突然,她想起那天下午童子軍小分隊要開會。愛麗絲哭了起來。

母親:你感覺很沮喪。你本來很期待今天下午和莉亞一起玩的。

愛麗絲:是的。為什么童子軍不能改天開會?

愛麗絲止住眼淚給莉亞打電話,又約了一個時間。然后,她開始換衣服,準(zhǔn)備參加童子軍大會。

愛麗絲的母親對女兒的失望表示理解和同情,并幫助愛麗絲處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沖突和沮喪。愛麗絲的母親覺察到愛麗絲的沮喪,并向她反饋了她的真實愿望。愛麗絲的母親對這件事沒有輕描淡寫,沒有說:“為什么這么大驚小怪!改天再和莉亞玩。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有意避開這樣的陳詞濫調(diào):“好吧,你分身乏術(shù)。”她也沒有這樣指責(zé)孩子:“你明知道星期三是童子軍日,怎么還約了朋友一起玩呢?”

下面這個簡短的對話說明了這位父親如何通過簡單地認(rèn)可兒子的感受和抱怨來減輕他的憤怒。

大衛(wèi)的父親平時上夜班,會在妻子白天工作的時候照顧家庭。他購物回家,發(fā)現(xiàn)8歲的孩子正在生氣。

父親:我看到了一個氣呼呼的男孩。事實上,我看到的是一個超級生氣的孩子。

大衛(wèi):我生氣了。其實我真的非常生氣。

父親:哦?

大衛(wèi):(非常平靜)我想你了。我放學(xué)回家的時候你都不在。

父親:很高興你告訴我。現(xiàn)在我知道了,你想讓我在家等你放學(xué)回來。

大衛(wèi)抱了抱爸爸,出去玩了。大衛(wèi)的父親知道如何改變兒子的情緒。他并沒有解釋不在家的原因,以此來為自己辯護:“我得去購物。如果不買吃的,你吃什么?”他也沒有問:“你為什么這么生氣?”相反,他認(rèn)可了兒子的感受和抱怨。

大多數(shù)父母沒有意識到,讓孩子理解他們的抱怨不合理,理解他們的想法有錯誤,這種做法是徒勞的,只會導(dǎo)致爭吵和生氣。

一天,12歲的海倫放學(xué)回到家時,看起來非常沮喪。

海倫:我知道你會失望。我考試只得了B。我知道拿A對你來說有多重要。

母親:可是,我真的不在乎。你怎么能說出這種話?我對你的成績一點兒也不失望。我覺得B就可以了。

海倫:那為什么我沒有拿A的時候,你總是對我大吼大叫?

母親:我什么時候吼過你?是你自己很失望,卻怪在我頭上。

海倫哭了起來,跑出了房間。盡管海倫的母親明白,女兒沒有承認(rèn)對自己的失望,反而來責(zé)怪她,但向女兒指出這一點還與女兒爭論,并沒有讓女兒感到好受。海倫的母親如果認(rèn)可女兒的看法,說:“你希望成績對我來說沒那么重要。你想自己決定什么是好成績。我明白了。”這樣會更有幫助。

不僅是孩子,就連陌生人也會感激我們對他們的困難充滿同情和理解。格拉夫頓太太說她不喜歡去銀行。“那里總是很擁擠,經(jīng)理看起來總是一副賞臉幫我的樣子。一接近他我就開始緊張。”有一個星期五,她不得不去讓他簽發(fā)支票。看到他對別人的態(tài)度,她變得心煩意亂,后來她決定試著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上,思考并接納他的感受,表達對他的理解。“又是一個難熬的星期五!每個人都想讓你鄭重以待。還沒到中午呢!真不知道你這一天怎么熬。”聽到格拉夫頓太太這么說,經(jīng)理的臉上露出愉悅的表情。她第一次看見他面帶微笑。“哦,是的,這里總是很忙。每個人都想優(yōu)先辦理業(yè)務(wù)。您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他不僅簽了支票,還陪她到出納員那里,以便更快地處理支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左贡县| 陇西县| 湟源县| 灵石县| 彭泽县| 肥城市| 通渭县| 清涧县| 巩留县| 卢龙县| 读书| 西吉县| 石泉县| 黑水县| 革吉县| 丹凤县| 虞城县| 太康县| 黑河市| 通榆县| 台南县| 台湾省| 五华县| 嵊泗县| 临邑县| 盱眙县| 台北市| 咸丰县| 沁水县| 汝南县| 腾冲县| 濉溪县| 临清市| 青河县| 温泉县| 常山县| 淄博市| 阜康市| 盘山县| 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