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雪中送半炭
- 挽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 不會飛的虎皮鸚鵡
- 2141字
- 2024-11-09 11:40:00
潼關(guān)城內(nèi),所有人都非常高興。
李琩送來了糧,不僅僅意味著他們不用吃人肉,還意味著朝廷終究記得他們。
他們沒有被徹底拋棄。
而且,不僅僅李琩來了,太子李亨的長子,廣平郡王李俶(公元758年改名李豫)也跟著來了。
他在糧隊(duì)末尾押隊(duì)。
李璘其實(shí)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沒搞懂李隆基究竟是出于什么想法,才遣李琩和李俶送糧。
他對長安城最新的形勢一無所知。為了省馬力,也是因?yàn)楹模巡辉倥墒拐咄L安報軍情了。
明明怎么看都是任由自生自滅了,怎么又雪中送炭了。
先把你打落至水底,即將溺斃的時候,再拉出水面,喘一口氣。
真是好一個帝王心術(shù)。
李璘心情很復(fù)雜。
不過,聽完李琩和李俶講了一番來龍去脈后,他算是大致明白了,也猜到了李隆基的心思。
李隆基知道了哥舒翰被李璘下令射殺后,便對潼關(guān)守軍的態(tài)度便有所轉(zhuǎn)變。
他和李亨商議了一番后,決定派人往潼關(guān)送一批糧食以解決燃眉之急,也起一些安撫之意。
楊國忠得知后,苦苦相勸并未起效。
糧還是運(yùn)到了潼關(guān)。
遺憾的是,這批糧食只夠大軍食用兩日。
李隆基終究沒有放下戒心,只肯讓潼關(guān)守軍吊著一口氣。
緊缺的軍馬也是一匹沒送,為的是防止潼關(guān)守軍長途奔襲,奇襲長安。
如今,整個潼關(guān)只剩下了四十余匹馬。
昨夜里,李璘想殺幾匹馬供將士充饑,被王思禮攔住了。
如今,糧食只夠兩三日,又無軍馬。
灞上和長安城的城防軍合計五萬。沒有馬,四千余精兵基本威脅不了長安。
李隆基確實(shí)打的一手好算盤,若能順利等到郭子儀大軍班師回朝,長安無憂矣。
他也不用跑去蜀地避禍了。
“感謝圣人對我等的厚愛!圣人萬歲!”
當(dāng)著李琩和李俶的面,李璘表了個態(tài)。
李琩很適宜的點(diǎn)點(diǎn)頭,“圣人英武!”
咱們的老父親還是有點(diǎn)人情味在的啊。
“只是,為何派你們來?”李璘還是有些疑惑。
“噢,十六叔,是這樣。”李俶解釋道:“圣人念十八叔和您情誼深厚,故令他來送糧。”
“而我呢,是因?yàn)槲野斦f他不能親自前來看望您,特遣我前來,阿爺說他很敬佩十六叔,讓您好好活著!”
李璘差點(diǎn)感動涕零,“阿兄有心了。”
王思禮在一旁聽著,有些不悅,問向李琩,“怎沒見送些緊缺的軍中用物?”
“火油、箭支、弓弩等皆用盡了。”
“這個......”李琩面露尷尬,“圣人未提,我等哪里敢索要。”
“王將軍,不說這個。”李璘笑道:“能送糧來已是天大喜事,勿要貪心。”
王思禮這個直性子,真得收斂,回頭得勸勸,他心中嘀咕了一句。
“永王說的是。”王思禮不再堅持了,轉(zhuǎn)過頭看向高適,“走,和我去看看膳食備好沒,我餓了。”
王思禮那會吐得很厲害,連帶著昨夜的馬肉也吐了出來,腹中已是空空如也。
一想到自己是軍中唯一一個吃了人肉的人,他就有些難過。
怎么高適和李璘恰好就躲過了呢?
高適笑而不語,起身跟著王思禮便走了。
李琩和李俶微微對視一眼,同時有些詫異。
他們沒想到桀驁的王思禮看起來很是尊重李璘這個行軍司馬之職。
長安城這幾日關(guān)于潼關(guān)大軍的傳言難道是真的?
李璘倒是沒意識到李琩和李俶的異樣,他想了想,問道:“你們打算待多久?后面幾日還會不會有人送糧甚至增派援軍?”
“圣人沒說,我陪十六郎幾日便是。”李琩說完,接著雙手一攤,“后面的事,圣人如何打算,我不知曉。”
李俶也趕緊露出了一副“別問我,我也不知道”的表情。
“十八叔待多久,我就待多久。”他低頭支支吾吾問道:“這潼關(guān)城還能守住不?”
“怕了是不?”李璘笑道:“稍安勿躁,多留幾日,自會請你們觀之!”
“你們就清楚答案了。”
火頭軍營地,王思禮聞到飯香已經(jīng)四溢,心情很好,總算不用吃又干又柴的馬肉還有勉強(qiáng)下肚的人肉了。
“咦?怎么還在煮人肉?”他一頭霧水的指著鍋問道。
“稟王將軍。”一名火頭軍兵曹立刻答道:“永王殿下命我等用賊軍的肥肉熬些油備用。”
“還親自教了下我們怎么熬,挺簡單的。”
“您看。”他指向旁邊的一排木桶,“都熬了好多桶了。”
“永王聰慧。”王思禮恍然大悟。
高適很期待的說道:“他呀,總是能給我們出點(diǎn)新花樣。”
......
叛軍大營里,孫孝哲看著不停在哀嚎和呻吟中的傷兵,頓覺心煩意亂。
“救不活的,干脆殺了了事!留著浪費(fèi)糧食。”他皺眉道。
高尚瞥了四周一眼,連忙低聲勸道:“魏王,軍營中可不敢當(dāng)面說這話,寒將士們的心。”
安忠順和張通儒也跟著勸了幾句。
孫孝哲頓覺沒了面子,有些不爽,但也不好多說什么,何況這是安慶緒的軍營。
他眼睛斜著看向一邊,“我剛才的話,除了他們?nèi)耍颊l聽到了?”
跟在他身旁的兩名醫(yī)師頓時嚇得身軀一震,“回魏王殿下,就我倆人。”
“奧。”孫孝哲點(diǎn)點(diǎn)頭,“來,到外面來,本王有事交代你們。”
兩名醫(yī)師忐忑地跟著孫孝哲走到營帳外,心中還在想著有什么事,便感到脖子一陣劇痛,隨即兩眼一黑,倒在地上。
“死人就不會開口說話了。”孫孝哲用手指緩緩擦拭佩刀上的血跡。
“魏王這刀法愈加精進(jìn)。”高尚稱贊了一句。
兩刻鐘后,安慶緒得知了此事,怒氣沖沖地打算前去質(zhì)問孫孝哲,卻被田乾真攔住。
“晉王,兩條賤命,何必與魏王再起爭執(zhí)。”
“他打的是我的臉!”安慶緒怒不可遏。
田乾真又道:“魏王的八千精兵已在路上了,我們?nèi)舨蛔ゾo拿下潼關(guān)城,被他搶了先,那您......”
“這會天色大亮,眾將士都用完了膳,休息充足,乾真也在,正是一鼓作氣破潼關(guān)的好時機(jī),事不宜遲!”崔乾佑跟著說道。
“罷了。”安慶緒把頭轉(zhuǎn)向遠(yuǎn)處的潼關(guān)城墻。
烈日的照耀下,淡紅與黝黑交織的城墻顯得格外清晰。
“那就全力攻吧。我要讓那個狗奴看看,誰才配當(dāng)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