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燕王李藝(求收藏)
- 我,大唐異姓王,從揭皇榜開始
- 孟七年
- 3435字
- 2024-10-15 00:21:22
三輛馬車從遠處緩緩駛來,車輪滾動的聲音在寧靜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清晰。
顏末迫不及待地站在路旁,眼神緊緊地盯著馬車駛來的方向,心中的期待如同火焰一般燃燒著。
他的身體微微前傾,仿佛隨時準備沖出去迎接即將到來的人。
王楚然站在他的旁邊,不時地看向顏末,似乎能從他的表情中感受到那份強烈的情感。
馬車越來越近,顏末的心跳也越來越快。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目光緊緊地鎖定在第一輛馬車的車簾上。
終于,馬車緩緩停了下來,顏末迫不及待地向前走去。他的腳步輕快而急切,仿佛一陣風一般。
王楚然也緊跟其后,她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第一輛馬車的車簾被輕輕掀開,王沁的臉龐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她看到顏末正在等她,興奮地笑了起來。
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陽光,溫暖而明亮。顏末看到母親的笑容,心中的喜悅瞬間涌上心頭。
他加快腳步,來到馬車前,伸手扶住母親下車。
“母親!”顏末的聲音中充滿了喜悅和激動。
王沁微笑著看著顏末,眼中滿是慈愛。
“末兒,讓你久等了。”
王楚然上前一步,親昵地喊道:“姑母!”
王沁看著王楚然,笑容更加燦爛。
“楚然,越來越漂亮了。”
顏子善也走上前來,恭敬地說道:“叔母。”
王沁點點頭,眼中露出欣慰之色。
“子善,好久不見。”
顏末看著母親,轉身介紹林休,“母親,這是林休。”
林休恭敬地說道:“林休見過夫人。”
王沁看著林休,微微點頭。
“嗯,不錯。”
眾人簇擁著王沁走進王家老宅。
客廳里,丫鬟們已經準備好茶水。顏末扶著母親坐下,然后坐在一旁,親自為母親倒了一杯茶水。
“母親,一路上辛苦了。”顏末說道。
王沁微笑著搖搖頭,“不辛苦,看到你們,我很開心。”
顏末突然想到父親,問道:“為何不見父親?”
王沁回應道:“陛下臨時召見。”
顏末皺起眉頭,問道:“是何事?”
王沁搖搖頭,然后又說:“聽風聲是幽州那邊的事情,具體什么事情,你父親也不清楚。”
顏末點了點頭,眼神中透著一抹狠厲。
豳州!
燕王李藝!
亂世出英雄,但有的英雄結局何其悲涼。
顏末沒有多想,以目前的局勢,李藝還不敢謀反,除非他腦子壞掉了。他微微瞇起眼睛,神色中透露出一絲篤定。
在他看來,如今的局勢雖然錯綜復雜,但李藝若真要謀反,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顏子善察覺到顏末的異常,他的目光緊緊鎖住顏末,眉頭微微皺起。同時,他也把重點放在豳州方面,心中暗自思忖著各種可能性。
現場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仿佛有一塊無形的巨石壓在眾人的心頭。
王楚然察覺到二人臉色異常,她的眼神在顏末和顏子善之間來回掃視,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立馬站了起來,走到王沁面前說道:“姑母,我們去看大哥家的娃娃,現在可乖了,咿呀咿呀的,還會對著人笑呢。”
她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試圖打破這壓抑的氛圍。
王沁一聽小孩子,兩眼放光,仿佛瞬間被點亮了心中的喜悅。她毫不猶豫地起身,就跟著王楚然離開了。
王楚然一邊走,一邊輕聲和王沁說著話,她的腳步輕快,仿佛要將這凝重的氣氛遠遠甩在身后。
顏子善見眾人離開,才開口詢問顏末:“你是不是擔心幽州有變?”
顏末點頭后又搖頭,他的臉上露出一絲糾結的神情。
“我也不確定,總感覺那邊有事情發生。”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眼神望向遠方,仿佛在思索著什么。
顏子善微微頷首,他理解顏末的擔憂。
“要不要派人去打探一下?”他試探性地問道。
顏末搖頭拒絕。
“陛下應該會處理,而我現在無官職,派人去的話,說輕了就是胡鬧。說重了,就是目無王法,畢竟那里還有個燕王。”顏末理智地說道。
如今已經是九月中,大唐內部人員正在有條不紊的更換,太上皇的人手會越來越少。
至于朝堂的事,顏末知之甚少,不過按照時間線發展,燕王應該很快會上表李世民,請求獲得開府儀同三司之權。
這個權利不可為不大,意為得授儀“同三司”加號者與三司即太尉、司徒、司空的地位、禮制、待遇相同,并許以自己的名義自置幕府與幕僚部屬。
若是文散官,或許還不會受他人忌憚,但李藝不同,他是燕王,有自己的大軍。
手里有兵和無兵不可同日而語。
這讓李世民如何不忌憚。
顏子善沉默了片刻,他知道顏末的考慮是有道理的。
“那我們現在該怎么辦?”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顏末微微皺眉,眼神迷離,似乎在思考。
“我們只能等待,看看局勢的發展。如果真的有什么變故,陛下一定會采取措施。”顏末堅定地說道。
此時,客廳里一片寂靜,只有窗外的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涼意。
顏末站起身來,走到門前,他的目光望向遠方,江山好兒女,不應內斗。
若是想打,不如轟轟烈烈打出去。
顏子善也站起身來,走到顏末的身邊。
他的目光堅定。
……
大興殿內,氣氛凝重而肅穆。李世民高坐龍椅之上,目光炯炯,掃視著殿下一眾跟隨自己多年的老臣。
杜如晦、房玄齡、李靖等重臣分列兩側,神色肅穆,而顏相時也在其中,站在最后一排,面容沉靜。
自顏末表現突出、屢獲戰功以來,顏相時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逐漸升高,此刻他心中也明白此次商議之事的重大。
李世民面帶笑容,那笑容卻并未達眼底,帶著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深意。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大殿內回蕩:“眾愛卿在對付頡利一事上,皆表現非凡,朕心甚慰。”
殿下眾臣微微低頭,齊聲回應:“陛下圣明,此乃臣等分內之事。”
李世民微微頷首,隨后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凝重:“今日,朕要說的是燕王李藝。”
此言一出,站在前面的幾位大臣表情各有變化。
杜如晦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房玄齡輕撫胡須,若有所思;李靖則神色冷峻,目光深邃。
他們心里清楚,燕王李藝自從歸順大唐以來,勢力日益壯大。
且他是太上皇封的爵位,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藝自然成為重中之重。
若是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導致燕王謀反,那對于大唐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李世民看著眾臣的反應,心中了然。
大唐目前處于百廢待興之際,百姓流離失所,能避免戰亂自然最好,但朕也不會一味地忍讓。
李世民微微挺直身軀,沉聲道:“燕王李藝,手握重兵,其勢不可小覷。眾愛卿以為,當如何應對?”
杜如晦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燕王李藝雖有重兵,但如今大唐初定,人心思安。若陛下能恩威并施,許以適當之利,或可穩住羅藝,使其不生反意。”
李世民微微點頭,示意杜如晦繼續說下去。
杜如晦接著道:“可派遣使者,傳達陛下之仁德與恩寵,同時密切關注李藝之動向。若有異動,當早作準備。”
房玄齡也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為,除恩威并施之外,還需加強對李藝周邊之掌控。可暗中調遣兵力,以防不測。同時,可分化李藝之勢力,使其內部生隙。”
李靖一直沉默不語,此刻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李世民,道:“陛下,李藝此人,野心勃勃。若其真有反意,當以雷霆之勢鎮壓。臣愿領一軍,隨時待命。”
李世民聽著眾臣之言,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看向顏相時,道:“顏愛卿,你有何看法?”
顏相時微微一怔,隨即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杜大人和房大人所言極是。恩威并施,加強掌控,分化其勢,此為上策。但同時,也不可掉以輕心。若李藝真的謀反,當果斷出兵,以保大唐之穩定。”
李世民察覺到顏相時還有話想說,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顏相時看了一眼群臣,說道:“陛下,臣以為,想讓一人毀滅,先讓其膨脹。”
李世民好奇地問道:“你的意思?”
顏相時微微一笑,說道:“歷代對異姓王或者權力大的大臣,都會有特殊的封賞,比如開府儀同三司之權。臣想,燕王應該會很喜歡這個封賞。”
大興殿內,氣氛愈發緊張起來。
顏相時的話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以魏征為首的一些大臣立刻出言反對。
魏征上前一步,神色嚴肅,拱手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開府儀同三司之權非同小可,給予燕王李藝此等權力,無異于養虎為患。燕王本就手握重兵,若再得此權,其勢力必將更加膨脹,屆時恐難以控制。”
長孫無忌也站出來,微微皺眉道:“陛下,臣附議魏大人之言。燕王羅藝野心勃勃,若給予他如此大的權力,大唐江山恐有不穩之虞。”
而房玄齡和杜如晦經過深思熟慮后,卻覺得顏相時之言有理。
房玄齡輕撫胡須,緩緩上前道:“陛下,臣以為顏大人之策可行。如今燕王李藝勢力強大,若強行壓制,恐逼其謀反。不如先以恩賞穩住他,待時機成熟,再行處置。開府儀同三司之權雖大,但亦可借此觀察燕王的動向,若他有不軌之心,我們也可提前做好準備。”
杜如晦也點頭道:“陛下,房大人所言極是。給予燕王此權,可使其放松警惕,我們則可暗中布局,分化其勢力,掌控局勢。”
幾位大臣爭論不休,李世民看著他們爭吵,神色凝重。他微微瞇起眼睛,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一圈,最后又落在顏相時身上。
“顏愛卿,朕想聽聽你對魏大人和長孫大人之言的看法。”
顏相時微微一怔,心中暗自思索。他知道此事重大,不可輕易表態。但陛下既然發問,他也不能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