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楔子:陌刀淬煉中的大唐
【因文體所限,每章節之字數,均在千字左右。以駢文形式書寫,不喜勿噴!至謝!】
夫陌刀者,唐之利器也,固國神器乎。
兵者跡若流星,光寒四野,歷貞觀之盛世,經天寶之烽煙,與國同休戚焉。
其刃之所向,胡騎辟之不易;其芒所照之,山河震蕩。
今述其本末,以彰唐武備之盛,匠作之精。
溯其源流也,始于貞觀四年,衛公戰神李靖肇造此器,以克胡騎。
盛于天寶之際,陌刀將李嗣業者,持之縱橫安西,威震絕域,遂使陌刀之名,彪炳史冊也。
昔漢武有“雖遠必誅“之誓,而唐室秉“陌刀所指“之威,雖無壯語,實有雷霆,震狼驅虎。
論其形制,可謂奇絕也。刃長三丈余,雙鋒如雪,弧如偃月之勾,勢若泰山之崩。
柄為堅木,裹革以固握,身淬火而增堅。
每有壯士持之,恍若天神執鉞,霜刃未動而氣已攝三軍。
至若鍛冶之術,尤顯唐人工巧。
選精鐵千錘,融異金百煉,折疊如織素,鍛打似擂鼓也。
淬以寒泉,現魚鱗之紋;磨以玄石,生秋水之芒。
故能斷金甲如裂縞,斫馬骨若裁朽木。
及至戰陣時,列陣如鐵壁。
胡塵蔽天,鼓角動地,陌刀營立如松岳,靜若淵渟。
又胡騎迫陣,士卒齊喑,忽如雷霆乍起,陌刀翻飛,人馬俱碎,血染黃沙。
觀安西之戰,嗣業振臂一呼,刀光如練,回鶻驍騎竟成齏粉,此非神兵之驗乎?
然盛極必衰,唐祚既微,府庫空竭,工巧漸佚。
兼以騎戰革新,舊刃弗利,遂使神兵隱沒,唯存青史也。
悲夫!一器之亡,恰似國運之消長乎。
今觀殘刃斑駁,猶聞金戈之聲,轉眼千年耶。寒鐵雖冷,尚存貞觀遺溫;銹跡雖深,難掩天寶輝光。
一器之微光,可窺盛世之光輝,匠魂之熾,豈獨兵戈之事耶?
后之覽者,當撫刃長思:國之重器,在精不在眾,在德不在兵。
昔人已逝呼,雖利器蒙塵,然唯精神不滅,可永照汗青,依驅宵小。
觀今之器,于國之重??烧疬呅l疆。學古人之神,捍民之主權,世不可逆我之意也。
唐末長安九衢蕭瑟,王氣漸微。
朱雀街槐葉紛落,似撒天寶舊銅錢。
李嗣業玄孫明,守祖傳丈二陌刀于陋巷,刃銹斑斑處,猶見貞觀寒芒。
茶肆老者拄杖太息:“昔年陌刀陣過處,胡馬聞風遁陰山。“
酒徒摔碗應和:“今時禁軍持朽弩,竟被羌笛破玉關!“李明夜拭祖刃,忽聞刀嘯如嗚咽,驚起檐角昏鴉。
含元殿藻井積塵,君臣對策似兒戲。
龍案前:“陛下,幽州告急!“御座上:“朕...朕欲幸蜀?!昂鲇欣蠈⒆搽A死諫,血濺屏風《凌煙圖》。
是夜,李明抱刀醉臥祖祠,夢見開元年間陌刀營列陣,寒光直沖紫微垣。
漁陽鼙鼓動地來,恰似天寶舊劫重演。
李明束祖傳犀甲,刃扣缺處綴紅綢。
稚子牽衣泣:“阿爺鬢白何堪戰?“
妻跪奉踐行酒:“妾知君是李衛公后人?!澳暗冻銮蕜x那,滿巷忽起少年歌,依稀《秦王破陣》遺響。
潼關落日凝血,陌刀寒芒乍破胡塵。
李明白首舞重刃,恍若先祖附脊梁:“唐家陌刀營在此!“殘卒睹刃泣跪,潰軍竟聚成陣。
忽有流矢穿肩過,血染紅綢更艷三分。
此時長安坊間,萬千戶同懸三色彩繒——竟是百姓自發祭陌刀!
戰至弦月西沉,刃卷缺如鋸齒。
羌帥獰笑:“爾等持前朝廢鐵,能戰幾何?“
李明拄刀長嘯:“此刃斬過頡利可汗!“言畢突陣,刀光過處,敵酋金盔裂作兩半。
然則力竭之際,忽聞山呼海嘯,萬千布衣執耒耜涌來——竟是關中老農馳援!
血戰既畢,陌刀折于涇陽。
李明斷三指,猶緊握刀柄。歸途過馬嵬驛,聞宮人夜唱《霓裳》殘曲,驀然嘔血數升。
是夜,長安暴雨,竟有老卒見陌刀化龍西去。
千百年后,黃發小兒指博物館銹刃:“此燒火棍耶?“
皓首將軍顫撫玻璃罩:“此乃...此乃華夏脊梁?!按巴夂銎痫L雷,展柜中千年銹跡簌簌落,霎那寒光照透展廳——恰與昭陵六駿眼中磷火輝映。
贊曰:衛公鑄魂,嗣業揚威。丈刃所指,胡馬悲回。鐵淬星芒,血沃邊陲。今撫殘兵,猶見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