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平等:如何創造一個更像《星際迷航》而非《終結者》的未來
- (加)喬舒亞·甘斯等
- 1132字
- 2024-07-18 14:50:26
有重大抉擇嗎?
在1975年出版的書《平等與效率:重大抉擇》中,經濟學家阿瑟·奧肯(Arthur Okun)談到政策制定者必須經常地在公平和增長之間進行二選一的抉擇。就拿補充性保障金來說,這個保障金發給殘障和低收入老人,能夠減少不平等。但是這個保障金大部分來自勞動者繳納的稅金,這樣可能會抑制人們工作更長時間的動機。總收入減少,平等增加。通過交稅讓老年人脫貧是大多數人都樂意支持的抉擇。
一個大問題是,貧富之間日益拉開的差距到底是不是進步的代價。如果我們想產生技術進步和創新并以此改善生產率,那么我們就必須接受一些人最終會獲得經濟果實的更大份額嗎?創新與平等之間是否也有一個二選一的抉擇?
商界和政府中的許多人說,不平等只是這個社會為了進入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所要付出的代價。20他們自圓其說地講,焦點本質上并非在不平等上——即誰比我得到更多?而應該在進步上,即我是不是比以前的自己更好了?創新總被當作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好處的事情,即使這個好處各有不同。但是現實是,“沒有輸家”的創新實屬罕見。當今的電子超市收銀機代替了收銀員,就像一個世紀以前的煉鋼廠代替了鐵匠鋪。盡管大多數發明能夠提高平均福利,但大多數創新讓一些人更糟了。
經濟學家還擔心激勵問題。創新不是白來的。總得有人必須投入才智和資源才能讓新想法市場化。不足為奇的是,他們只有在期待回報的情況下才會這么做。為了補償風險,一些收益理應歸他們。所以,只有我們回頭看,我們才會獲得創新,但是我們也會看到不平等。進步的果實確實被不平等地分享了。
從這個角度講,極高的最高稅率很可能會阻礙創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后兩年,美國對超過20萬美元以上的收入征收的最高稅率一度達到94%。21超過該收入閾值的1美元中,納稅人只能留下6美分。在那樣的環境中,一些企業家很可能會猶豫。把全部稅率上調到100%,那么風險和收益的聯系被徹底打破。結果是,平等確實提高了,但是創新也一并減少了。最后,所有人都受損。
當代許多關于創新和平等的討論都有個問題,那就是極端的立場——“創新讓所有人受益”vs.“平等讓所有人受損”——已經支配了討論。但是,一旦我們跳出桎梏,我們就會發現許多政策不必成為一個二選一的抉擇。一旦你檢查技術創新及其影響的細節,就會發現還有許多好政策能夠在增加創新的同時減少不平等。奧肯的抉擇問題經常是一個偽選擇。
本書中,我們認為好政策要尊重兩個關于創新過程的基本事實:創造性破壞和不可解決的不確定性。創造性破壞意味著技術上的變化必然有成本,并且這個成本應當由受益者來承受。不可解決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政策不應過度嚴苛,也不應管到具體的產業層面。反之,我們應當從保險的思路來考慮問題:我們如何激發創新,同時為那些過度承受創新成本的人群提供緩沖?換言之,我們如何讓再分配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