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話“熬夜肌”
- 沐風
- 2482字
- 2024-07-03 17:15:30
4.8 熬夜與黑眼圈
4.8.1 黑眼圈的產生
我們的眼部皮膚厚度只有0.6~4.0mm,僅為面部皮膚厚度的1/5~1/3(圖4-55)。由于眼部皮下缺乏皮脂腺與汗腺,導致油脂供給相對較少,眼睛周圍的細薄皮膚容易干燥。此外,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在眼部分布有限,而頻繁的眨眼動作會持續性地拉伸肌膚,這些特點共同導致眼部皮膚很容易出現黑眼圈、眼袋、魚尾紋、脂肪粒等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黑眼圈。

圖4-55 面部皮膚與眼部皮膚的對比
黑眼圈,又被戲稱為“熊貓眼”,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眼部問題。它位于雙側眼眶下區,呈現青黑色或茶黑色。雖然其并非正式的醫學用語,但已被廣大患者和醫生用于描述眼周的灰暗狀態。黑眼圈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衰老、遺傳、睡眠不足和壓力等密切相關,其中與熬夜聯系最為緊密。
● 黑眼圈的類型
根據黑眼圈的顏色和外觀特點,可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 第一類:血管型黑眼圈
這種黑眼圈常見于生活作息不規律的人群。睡眠不足、眼睛疲勞、壓力大、貧血、內分泌失調、情緒不穩定等因素,使眼周微血管血液流速緩慢甚至滯留,形成青紫色的黑眼圈(圖4-56)。

圖4-56 血管型黑眼圈
? 第二類:色素型黑眼圈
這類黑眼圈常由長期日曬或受到類似光源(藍光)照射、過度干燥、接觸性皮炎及外傷等引起,導致真皮層黑色素過度沉積。強烈的紫外線刺激黑色素母細胞,使其產生更多色素并向表層(角質層)移動。由于眼周循環相對弱,色素逐漸積聚,加之下眼瞼皮膚薄,色素容易顯現,呈黑棕色外觀。組織學顯示,真皮層存在色素過度沉積,且有炎癥反應,日曬和水腫加重了色素型黑眼圈(圖4-57)。

圖4-57 色素型黑眼圈
? 第三類:結構型黑眼圈
此類黑眼圈是由眼部皮膚老化變薄、彈性下降和膠原蛋白流失等引起的凹陷、眼袋突出、水腫和松弛等現象,在眼窩底部形成青色陰影(圖4-58)。

圖4-58 結構型黑眼圈
如何鑒別黑眼圈
(1)血管型黑眼圈。
將一塊透明的玻璃放在黑眼圈處,輕輕按壓皮膚,如果黑眼圈的顏色明顯消退,露出皮膚本色,很可能是血管型黑眼圈。
(2)色素型黑眼圈。
同樣使用透明玻璃,在黑眼圈處輕壓皮膚,如果黑眼圈的顏色沒有明顯變化,可能是色素型黑眼圈。
(3)結構型黑眼圈。
在穩定的光源下,將眼周皮膚向外眼角的方向提拉,觀察黑眼圈的變化,如果提拉后黑眼圈有明顯改善,那可能是結構型黑眼圈。
4.8.2 熬夜對黑眼圈的影響
黑眼圈實際上指的是眼部特別是眼下皮膚顏色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檢測L值(明暗度)、a值(紅度)、b值(黃度)這幾個指標來量化這種變化。
一項針對年齡在40歲以上的32位韓國女性的部分睡眠剝奪實驗(連續6天只睡4小時)發現(圖4-59),這三個指標雖然都有一定的變化,但只有L值出現了顯著下降。這表明熬夜確實會導致眼部皮膚變暗。

圖4-59 熬夜對眼部皮膚明暗度、紅度和黃度的影響
引用:JANG S I, LEE M, HAN J, et al. A study of skin characteristics with long-term sleep restriction in Korean women in their 40 s[J].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20, 26(2): 193-199.
而在另一項實驗中(圖4-60),研究對象為年齡在25~35歲的24位相對較年輕的韓國女性,進行了完全睡眠剝奪實驗(保持一夜完全不睡)。結果顯示,熬夜并沒有對眼下皮膚明暗(L值)帶來顯著變化,只有與紅度(a值)相關的血流量值出現了明顯下降。

圖4-60 一晚不睡后眼下皮膚的變化
引用:KIM M A, KIM E J, KANG B Y, et al.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th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facial skin[J]. Journal of Cosmetics, Dermatological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7, 7 (1): 34-47.
綜合以上兩種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結論:熬夜對眼下皮膚的代謝和色素沉積確實產生了影響,可能是熬夜導致節律基因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從而促進黑色素的生成。
4.8.3 如何選擇改善黑眼圈的產品
市面上有關改善黑眼圈的護膚成分,其功效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 改善血液循環
通過一些活性成分,可以減少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并加強其抵抗力,從而改善眼周的血液循環,有效解決黑眼圈問題。
● 減少黑色素的生成
黑眼圈的出現與眼周色素沉積有關,即眼眶周圍有過多的黑色素沉積??梢圆捎靡种坪谏丶毎鲋?、防止黑色素生成及轉移、促進黑色素代謝剝脫和調控生成黑色素等方式來減少黑色素的沉積,達到提亮膚色的效果。
● 補充皮膚結構蛋白
針對特定類型的黑眼圈,可以增厚基底膜,補充層黏連蛋白-5(一種基底膜中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膠原、氨基葡聚糖及皮下脂肪來加強皮膚結構蛋白,改善黑眼圈。
基于黑眼圈的形成原因,總結出了對抗黑眼圈的相關成分表,以供大家參考,見表4-10。
表4-10 對抗黑眼圈的有效成分


注:以上名錄來源于資深配方師推薦,不代表市場所有,僅代表“熬夜肌”實驗室觀點,排序不分先后。
從黑眼圈形成的三大原因出發,從表中選取了三種成分詳細介紹其功效。
? 促循環——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具有血管收縮特性。它能刺激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并加速眼睛周圍毛細血管中的血液流動。這樣一來,眼睛周圍的皮膚看起來更加清新有活力??Х纫蜻€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可以有效保護皮膚免受自由基的傷害,防止黑眼圈進一步加深。
? 天然抗氧劑——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是由半胱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組成的三肽,主要以還原(GSH)和氧化(GSSG)狀態存在。在我們體內,大部分是還原狀態,即GSH。谷胱甘肽通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從而減少黑色素的合成,有助于改善色素型黑眼圈。此外,GSH還能有效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和遠離異生親電試劑的毒性,維持皮膚的氧化還原穩態。
? SynchrolifeTM(迷迭香葉提取物+棕櫚酰四肽-7+白楊素)
褪黑素(melatonine,MT)是腦松果體分泌的內源性激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性,可減輕皮膚色素的深度。褪黑素的表達受到節律蛋白(PERIOD2)的調控,而節律蛋白的表達又受到感光受體(OPSIN)的影響。SynchrolifeTM通過平衡視蛋白、節律蛋白和褪黑素的生物鐘機制,維持生理節律的平衡。在夜間藍光的壓力下,它能重新平衡關鍵因子的產生量,從而減輕細紋、斑點和黑眼圈。在人體測試中,低濃度的SynchrolifeTM就能顯著改善這些問題。
4.8.4 黑眼圈護理建議
由于黑眼圈的成因多種多樣,規律飲食、改善睡眠、正確按摩眼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等對黑眼圈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首先,早睡并保持充分休息是最關鍵的,建議有黑眼圈的人群在23:00前睡覺,從而減少熬夜帶來的傷害。其次,適當按摩或熱敷眼周區域(圖4-61),這兩種方法可以直接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最后,適度的日常運動有助于加強身體的血液循環。此外,飲用促進血液循環的“湯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

圖4-61 眼周按摩路徑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