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金瓶梅合璧賞讀
- 劉心武
- 5044字
- 2024-06-26 13:40:33
為什么建議《紅樓夢》《金瓶梅》合璧賞讀?
首先要解釋一下“合璧”。璧在中國自古就有,是一種用玉石制作的、圓形的、扁平的、中間有孔的高級工藝品。講究的玉璧,在它的兩面還會有一些精美的雕刻。在圓形的外輪廓上,有時也會生發(fā)出一些其他形態(tài)的、附屬的、裝飾性的附件。最早,璧是用來祭祀的。后來,璧也成為人們衣服上的一種佩戴品、裝飾品。也有人把它搜集起來,作為收藏品放在家里面欣賞。絕大多數(shù)的璧是用玉石制成的,后來也有用別的材料制作的。
在中國古典小說的發(fā)展歷程當中,有兩部古典長篇小說,都可以形容為文學史當中光彩奪目的玉璧。一部是產(chǎn)生在明朝中晚期的長篇小說《金瓶梅》,另一部是產(chǎn)生在清代乾隆朝的長篇小說《紅樓夢》。《紅樓夢》更可以被比喻為一塊光彩照人的、奪人眼目的、令人心旌搖曳的玉璧。
這兩部小說在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非常高的地位。首先來說《金瓶梅》,因為《金瓶梅》產(chǎn)生得比《紅樓夢》要早,大約是產(chǎn)生在距離今天400多年的明代中晚期。它有什么特點?第一,它是中國文學發(fā)展歷史上第一部由一個作者獨創(chuàng)的、獨立寫作出來的長篇小說。有人會疑惑,不是在《金瓶梅》之前就已經(jīng)有很出色的長篇小說了嗎?像《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我們把它們都稱作古典名著,傳閱至今,難道《金瓶梅》比它們要好很多嗎?是的。首先,雖然現(xiàn)在你拿到這三本小說以后,會發(fā)現(xiàn)都有作者署名——《三國演義》署名為羅貫中,《水滸傳》署名為施耐庵,《西游記》署名為吳承恩。這三位作者當然都很了不起,他們手下形成這樣三部長篇小說,但是嚴格來說,這三部作品都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
在《三國演義》之前,就有《三國志》那樣的歷史書,也有一些零散的文學作品,包括劇本,寫到了很多三國故事。《水滸傳》也是一樣,《西游記》里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也是一樣,在它們之前就出現(xiàn)了一些相關(guān)的文學作品,而且在民間口頭相傳,產(chǎn)生了很豐富的資料,所以這三部小說就不能算是作者的原創(chuàng)作品。《金瓶梅》就不一樣了,它是由一位署名蘭陵笑笑生的人士獨立創(chuàng)作的、具有很高的獨創(chuàng)性的一部長篇小說。雖然他借用了《水滸傳》中的一部分情節(jié)和幾個人物,借樹開花來構(gòu)成這樣一部作品,但它絕大多數(shù)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故事情節(jié)、細節(jié)、語言都是完全獨創(chuàng)的,這是中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史上的一個壯舉。
而且,你仔細想一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三國演義》寫的是帝王將相,《水滸傳》寫的是英雄豪杰,《西游記》寫的是神佛妖魔。在這三部長篇小說里面,基本上沒有什么社會上普通人的形象存在,即使有一點,也是群像或者是很次要的角色,而且有的形象是很模糊的。而《金瓶梅》是第一部真正描寫世俗生活的作品,里面出現(xiàn)了上百個普通的、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名不見經(jīng)傳的生命。《金瓶梅》講述了他們的故事,這是很大的突破。
另外,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上那三部小說雖然很精彩,有很多優(yōu)點,但是其世界觀、價值觀是值得探討的。在《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里面,作者肯定帝王將相的生命價值,肯定英雄豪杰的生命價值,肯定神佛的正面價值和妖魔的負面價值,可是卻沒有給予社會上的普通生命以價值。《三國演義》里面出現(xiàn)的人物,基本都是史書上有記載的人物。《水滸傳》里面,作者只承認108個英雄豪杰的生命價值,此外的普通人的生命價值是被作者忽視的。比如,作者寫梁山英雄好漢在梁山根據(jù)地的周邊開包子鋪,包子鋪賣的是什么包子?人肉包子。店家如果覺得包子餡兒不夠了,看到店里的顧客身上的肉比較好,就會毫不猶豫地用放了麻藥的酒把這個人麻倒,然后把他殺了、剁了,來包包子賣給后來的顧客吃。
在作者筆下,如果你不屬于這108個英雄好漢之列,你的生命不但沒有價值,就算有也只有負面價值,可以剁來做包子餡兒,這是成問題的一種生命觀。《西游記》承認唐僧以及幾個徒弟的正面價值,甚至也承認一些妖魔鬼怪的某些負面價值,但基本不出現(xiàn)普通人,即使出現(xiàn)了也是模模糊糊的,并未賦予普通人以價值。
《金瓶梅》就不一樣了,它具有開創(chuàng)性,它開始表現(xiàn)社會上大量的、史書上沒有記載的、沒有留下名字的普通生命,寫他們的悲歡離合、生死歌哭,這是具有突破性的。另外,像我們前面提到的三部小說,它們當中出現(xiàn)的角色基本都是男性,有一點女性角色,也都是很次要的。《三國演義》里面有一些帝王將相的夫人形象,用筆非常簡約,形象比較模糊,沒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貂蟬的形象還算鮮明,但也只是很小的配角。《水滸傳》108個英雄好漢里面,105個是男性,只有3位是女性,作者也沒有去強調(diào)這3位的女性特征。在108個英雄好漢之外,也有一些女性,有的寫得還比較生動,比如潘金蓮、閻婆惜、潘巧云,但都是作為負面形象出現(xiàn)的,都是淫婦、蕩婦。作品里的性別歧視非常明顯。
在《金瓶梅》里面,雖然作者的婦女觀在今天看來也有一定問題,但是他畢竟給女性角色提供了很多描寫空間,書中出現(xiàn)大量的女性角色,如果算總數(shù)的話,其中女性角色的總和超過了男性角色的總和。這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里面也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
《金瓶梅》作為一塊玉璧,有其光彩之處。《紅樓夢》更是一塊閃光的玉璧。為什么要建議大家把《紅樓夢》和《金瓶梅》來合璧賞讀呢?
《金瓶梅》距今400多年,《紅樓夢》距今200多年,在它們之間的那段時間里也出現(xiàn)了一些古典長篇小說,但是絕大多數(shù)都比較平庸,都不具備它們這樣高度的文學價值。
剛才說了《金瓶梅》的幾個突破性,那為什么要把《紅樓夢》和《金瓶梅》相提并論?就是因為《紅樓夢》繼承了《金瓶梅》的這些優(yōu)秀基因。第一,它是文人獨創(chuàng)的作品。《金瓶梅》是蘭陵笑笑生這位作家的獨創(chuàng)作品;雖然《紅樓夢》的作者究竟是誰還有爭議,但是大多數(shù)研究者達成了共識,它的作者就是曹雪芹,《紅樓夢》是曹雪芹獨創(chuàng)的作品。第二,《紅樓夢》繼承了《金瓶梅》的一個優(yōu)秀基因,就是它所描寫的也都是歷史書上沒有記載的人物的故事。這些人物不是從歷史書上扒下來的,是作者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閱歷想象出來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另外,《金瓶梅》里面有著大量的女性角色,《紅樓夢》不但有大量的女性角色,而且作者對女性的價值觀呈現(xiàn)超過了《金瓶梅》,這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具有很高的超越性,達到了很高的思想境界。
上面已經(jīng)說了,璧就是圓形的、扁平的、中間有孔的美玉,最早用于祭祀,后來可以作為人們衣服上的一種配飾,也可以作為一種收藏品放在家里來欣賞。什么叫合璧?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將美麗的玉璧一剖兩半,得到一半以后尋找另一半,找到以后對在一起,使其完整,叫作合璧。也可以有另外一種想象、另外一種解釋——一塊美麗的玉璧,它本身就已經(jīng)熠熠生輝了,那么找到另一塊美麗的玉璧,兩個玉璧的直徑差不多,圓周差不多,當中的孔洞大小也差不多。一塊就很美麗了,把兩塊疊放在一起,合并在一起,就更加美麗輝煌了,這也是合璧。
現(xiàn)在建議大家把《紅樓夢》和《金瓶梅》作為兩塊美玉,進行合璧賞讀,就是對照著閱讀,這樣會產(chǎn)生特殊的審美愉悅。大家知道,早在18世紀,就有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筑,圓明園這樣的皇家園林里面,很多建筑就是中西合璧的,當然很可惜,后來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了。19世紀以后,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了更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它們有中國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如大屋頂,中國古典建筑對這些屋頂?shù)臉邮綍幸恍┨厥夥Q呼。另外,中國古典建筑會有一些比如斗拱、雀替這樣特殊的建筑構(gòu)件。西方建筑,比如巴洛克建筑,它有很多特殊的圓形、橢圓形的裝飾性建筑構(gòu)件。另外像更早的古希臘的建筑,它的柱子的形態(tài)有科林斯柱、多立克柱、愛奧尼亞柱等。
19世紀的中國大地上,一些大城市,特別是一些像上海、寧波、廣州這樣作為通商口岸的城市,就出現(xiàn)了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筑。把西洋古典建筑里面的精華和中國古典建筑里面的精華結(jié)合在一起,設(shè)計、建造出一些建筑,我們看了以后就會覺得挺好的,挺有特點的。
我們現(xiàn)在也可以想象《紅樓夢》《金瓶梅》是兩塊美玉,它們各自的優(yōu)點也可以結(jié)合在一起,在穿插閱讀、對照閱讀當中,我們會獲得特殊的審美愉悅和思想升華。
不過,我要跟大家強調(diào),不要只看到《紅樓夢》和《金瓶梅》的相同之處,之所以要合璧賞讀,并不是因為它們完全相同、相似。它們有相同、相似的一面,《紅樓夢》繼承了《金瓶梅》很多優(yōu)秀的基因,但是,二者之間又有著巨大的不同,這是我們把它們合璧賞讀的另一個樂趣。對照當中,我們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相同之處,也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差異。
首先,《金瓶梅》里雖然寫到了很多女性角色,在女性人物占比上超越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但是這些女性總體而言還是被男性玩弄的,甚至蹂躪的,寫的是這樣一些生命存在。作者寫到了很多女性,寫到她們不同的遭遇,大多數(shù)的結(jié)局都很悲慘。雖然有時候作者筆下對這些女性有同情、有憐憫,但是作者并不具有先進的女性觀念,沒有男女平等的觀念,基本上還是在男權(quán)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的前提下來描寫這些女性。
《紅樓夢》就不一樣了。《紅樓夢》里出現(xiàn)了大量女性,這些女性的身份雖然不一樣,有小姐、丫頭、媳婦,但是《紅樓夢》的作者有一個獨特的女性觀。他通過書中的男一號賈寶玉發(fā)表了這樣的宣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人便覺濁臭逼人。
所以,《紅樓夢》既繼承了《金瓶梅》的一些優(yōu)秀的基因,又擺脫了《金瓶梅》當中一些不好的,甚至可以說是糟粕的觀念和思想,超越了《金瓶梅》。它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思路,這是很了不起的。拿女性觀來說,《紅樓夢》是石破天驚的,在封建社會里發(fā)出了一道強烈的光芒。
另外,你讀這兩部作品會發(fā)現(xiàn),兩部作品作者敘述文本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都是寫歷史上沒有記載的人物,寫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生死歌哭,但是《金瓶梅》是什么特點呢?《金瓶梅》的筆觸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冷。他寫這些人的生命存在,生生死死,寫成什么樣子?即死者自死,生者自生,每一個生命都是為自己活著,里面死了不少人,但是其他人對于這些死亡,往往都無動于衷、麻木不仁,筆觸很冷。他寫社會的黑暗,寫社會的各種弊病,從官場的腐敗到民間的道德淪喪,他寫得很好、很深入,甚至可以說很深刻,看了以后讓人脊背發(fā)涼。但是他過于冷靜,似乎是在作壁上觀,冷冷地看著這一切,看著這些人的爾虞我詐、生死搏斗、生生死死。他不做過多的評價,甚至不做評價,只是客觀地描摹。這是《金瓶梅》的一大特點,但也是它的一大缺陷。因為這樣的描寫不能給人以希望,沒有給讀者指出社會發(fā)展的前景,沒有引領(lǐng)讀者去追尋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他寫得很棒、很精彩,但是筆調(diào)過冷。《紅樓夢》不一樣,《紅樓夢》的作者是帶著情感來寫的,作者自己就說了——字字看來皆是血。是飽含著血淚來寫,從頭到尾都很動感情,作品浸透了作者的愛憎。而且作者通過書中一些人物形象,比如男一號賈寶玉、女一號林黛玉,提出了一些對人類社會發(fā)展雖然朦朧卻閃爍著光彩的追求和理想;他雖然不可能明確地告訴讀者,你應(yīng)該怎么對待自己的生命和周邊的人,怎么去對待這個社會,怎么去期望社會的發(fā)展,但是,他卻不斷地發(fā)出一些閃光,好像在河道上設(shè)置一些河燈、一些指引性的光點,起到領(lǐng)航作用,引導(dǎo)讀者去深入探究、獨立思考,去追尋人類在大地上如何能夠構(gòu)建一種更合理的、更美好的生活。
所以你看這兩部書,《金瓶梅》是冷的,《紅樓夢》可以概括為一個字——熱。它是有溫度的,是有熱度的。雖然這兩塊玉璧都很美好,但是它們除了相同之處之外,還有不同之處。這是我們對這兩部作品應(yīng)有的一些認知。那么,就文學性而言——什么叫文學性?主要看兩點:一是作為長篇小說,文學性就是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動度、深刻度;二是整個文本的生動性、魅力程度。拋開思想性、社會性的評價不說,就文學性而言,這兩部書也有得一比。有的文人讀者、知識分子讀者往往會認為,就文學性而言,《金瓶梅》還高于《紅樓夢》。因為《金瓶梅》里的很多形象寫得非常生動,而且在挖掘人性的深度上達到力透紙背的程度,這是不得了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都提供不了能夠達到這種程度的文學形象,但《金瓶梅》里面這種人物形象不止一個,甚至形成一個系列,寫得非常好。
另外,《金瓶梅》里除了寫人物在一定場景當中的對話,還有很多敘述語言。無論是作者的敘述語言,還是其所展現(xiàn)的生動的人物對話,會不斷地讓讀者感到審美愉悅,不斷地產(chǎn)生快感。《紅樓夢》也不錯,相比而言,《紅樓夢》在這方面還稍遜風騷。所以如果將這兩部作品合璧賞讀,即把它們合起來閱讀,穿插地閱讀,對照地閱讀,會有很多心得,有比單獨來讀一部作品所獲得的審美感受更為豐富的審美愉悅。因此建議大家把《紅樓夢》和《金瓶梅》合璧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