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遷就功臣,結束論功行賞

1996年1月,華為發生了一件震驚整個中國企業界的大事——華為市場部所有正職干部,從市場部總裁到各個區域辦事處主任,所有辦事處主任以上的干部都要提交兩份報告,一份是述職報告,一份為辭職報告,采取競聘方式進行答辯,公司根據其表現、發展潛力和企業發展需要,只批準其中的一份報告。在競聘考核中,包括市場部代總裁毛生江在內的大約30%的干部被替換下來。這就是彪炳華為史冊的市場部集體大辭職。

這是華為市場部的一次重大人事變動,而任正非的用意更加深遠。

當時在華為,作為利潤中心的市場部是最風光的部門,市場部的每一名干部都是在與對手進行殘酷的肉搏、取得驕人的業績后被一級級提拔上來的,也就是說,市場部的干部們今天的職位和優厚待遇都是靠自己真槍實彈地打拼、犧牲了很多個人利益得來的。在很多華為人乃至很多中國人的觀念里,打江山的人就應該坐江山,否則,就是對不起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在很多華為人看來,沒有市場部員工們的前赴后繼,就沒有華為的后來。更重要的是,很多市場部干部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感情,要突然離開自己為之奮斗多年、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崗位,的確難以適應。

任正非很清楚手下弟兄們的感受,但是,他還是要堅決在市場部進行大換血。

創業時期的華為,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市場結構單一,銷售主要依靠“土狼”的拼命精神,銷售人員只要不怕吃苦、敢打敢干,就可以做好市場。1995年,華為自主開發的C&C08交換機開始在國內市場上推廣使用,華為的市場地位明顯提升,當年銷售額突破了15億元,標志著華為結束了以代理銷售為主要贏利模式的創業期,進入了以開發、銷售自主產品為主要贏利模式的高速發展階段。華為的銷售模式也必須隨之改變,技術和服務在銷售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創業初期涌現的一批個人英雄,隨著公司業務的轉型,許多已經無法跟上企業快速發展的步伐,企業管理水平低下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成為制約公司繼續發展的瓶頸。

任正非說:

華為初期的發展,是靠企業家的行為,抓住機會,奮力牽引;而進入發展階段,就必須依靠規范的管理和懂得管理的人才。

毛生江剛進華為時是做產品開發的,不久便擔任了華為拳頭產品C&C08交換機的開發項目經理,參加了第一臺C&C08交換機的開發,之后轉做市場。毛生江第一次商務談判是東北第一臺容量超過兩萬門的交換機項目,正處年前節骨眼上,該單合同金額共1000萬元。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就超額完成,否則,任務就泡湯,壓力巨大。毛生江想盡一切辦法最終簽了合同,雖然已是精疲力竭,但卻練就了心理承受能力。

此后,毛生江在市場部大展宏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并于1995年11月調任市場部代總裁。這時,那場振聾發聵的集體大辭職到來了。那是毛生江一次極其痛苦的抉擇,辭職后意味著可能降職、降薪、地位易換;意味著離開自己熟悉的崗位,從頭做起,從頭學起;也意味著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也就是說,這意味著自己在華為將近10年的奮斗很可能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華為當時所面臨的是整個中國社會的一個普遍問題:官只能越做越大,工資只能越升越高,免掉或降低職位,都意味著徹底的失敗。

人是一種喜歡安逸的生物,沒有人心甘情愿為自己制造磨難,尤其是自己沒有任何過錯卻需要承擔某種不可預知的苦難的時候。但毛生江無可選擇。對于那個沒有其他選擇的選擇,毛生江至今銘心刻骨。

經過短暫的陣痛后,毛生江沒有退縮,反而以此為動力,激發起新的斗志和豪情。在后來的工作中,他不再是憑著一股熱情、沖動去沖鋒陷陣,而是多了一份沉穩和自信;不再是“單打獨斗”打“游擊”,而是調動團隊資源,游刃有余,實現“集團軍”和“正規軍”的整體作戰;不再是單一的公關型市場思維模式,而是公關、策劃與管理并重的新模式。

2000年1月18日,已經脫胎換骨的毛生江被任命為華為執行副總裁。

毛生江是那次集體大辭職的干部中順利獲得“新生”的人員之一,還有一批干部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沒有“與時俱進”而遭到了淘汰。集體辭職讓大家先全部“歸零”,體現了起跑位置的均等;而競聘上崗,則體現了競爭機會的均等,這種看似“激烈”的方式的背后,實際隱含著的是一種“公平”。它充分體現了任正非高超的領導藝術:在順利實現人員更替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落選員工的面子,也為華為“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推行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2000年1月,任正非在“集體辭職”4周年紀念講話中,對那次歷史事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市場部集體大辭職,對構建公司今天和未來的影響是極其深刻和遠大的。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組織只要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會停止。如果我們顧全每位功臣的歷史,那么就會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沒有市場部集體大辭職所帶來對華為公司文化的影響,任何先進的管理,先進的體系在華為都無法生根。

干部的職務能上能下,因為時代在發展,企業在大發展,而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這是組織的需求,個人要理解大局。

市場部集體大辭職宣告華為單純依據“功勞”提拔干部歷史的結束,開創了華為干部自動“禪讓”的先河,更重要的是顛覆了“功臣”可以一勞永逸的傳統觀念。任正非以這種獨特方式讓華為人明白,在華為,功勞只能代表過去的成績和榮譽,公司給了你相應的報酬后,功勞就只是一個符號,如果員工居功自傲,不再努力,結果只能是被華為拋棄。任正非實際上是將華為人置于了一個職業斜坡上——在斜坡上的華為,永遠都不能停止前進,否則只會自己滾落下來。

通過市場部集體大辭職,華為構建起能上能下、充滿競爭氛圍的干部制度。華為管理隊伍職業化、制度化的序幕就此徐徐拉開。

雖然,任正非對有失誤的有功人員從不姑息、遷就,但對離職的員工,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還比較照顧,這讓許多已經離職的高管人員對任正非感激有加。

按照華為的規定,員工在每年1月1日前辭職是沒有上一年的獎金的。但是,當華為副總裁李玉琢在任正非再三挽留下還是決意辭職時,華為將上一年的獎金如數給了李玉琢,甚至比李玉琢應該得到的還要多。李玉琢離開華為后的兩三個月內,任正非還派鄭寶用、孫亞芳、王成三名華為高管到北京看望李玉琢,繼續規勸李玉琢回去。李玉琢離開華為的第二年,華為派人給他送去了一塊金牌——上書“創業精英”。這是李玉琢有生以來得到的第一塊金子。其實,東西并不在于貴重與否,關鍵是讓李玉琢感到了一種無限的榮耀。

離開華為的李玉琢還一直掛念著華為。離開華為后,李玉琢還多次向任正非發傳真,表達自己對公司的建議和見解,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華為對離職干部、員工的包容、寬厚,讓眾多離職的老華為人刻骨銘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安丘市| 石泉县| 昌乐县| 抚松县| 娄底市| 巫山县| 汕尾市| 桂平市| 嫩江县| 龙岩市| 六安市| 彰武县| 柏乡县| 奇台县| 墨竹工卡县| 车险| 合山市| 界首市| 屯门区| 扶绥县| 肇源县| 米泉市| 灵璧县| 嘉祥县| 凉山| 丹棱县| 新疆| 宜川县| 宣威市| 高尔夫| 黄骅市| 阿尔山市| 辰溪县| 乌鲁木齐县| 车险| 黔东| 积石山| 时尚| 江安县| 从化市|